第一百六十七章:說緣
果然....這纔是他的真面目嗎?
然而胖和尚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和尚力”的時候,那位崴到腳的美女身後就衝出來一個與薛勇身形相差彷彿的大漢。
大漢眉頭一皺,兇狠的眼神頓時就讓胖和尚止住了衝刺的身影。
他雙手合十,兩腳併攏,一副得道高僧模樣
“阿彌陀佛。”
“施主,剛剛纔下了雨,地有些滑,還請小心。”
那男人點了點頭,意思是清楚了。
然後就這樣繼續望着他。
場面頓時有些尷尬。
一個身高快要兩米的大漢盯着胖和尚,那眼神好像在看那些影視劇裏的花和尚一般。
而胖和尚則是低着頭,眼睛緊盯自己合十的手,似乎那合十的雙手裏邊兒有世尊闡述的極其深奧的佛理。
鉤心鬥角的屋檐有着幾滴露水滴在下邊兒的水塘,那聲音異常明顯,幾乎是落針可聞。
兩方就這樣保持着似乎一個極其和諧的狀態,然而在沉爲看來卻是劍拔弩張。
終於,胖和尚悄悄邁開小步子,他的身子不經意間往後挪了挪。
與之前那副奔跑的肆意模樣完全不同,現在他乖巧至極,就和貓和老鼠裏傑瑞背手似的。
“阿彌陀佛,施主若是上香,可往北去接引殿,若是賞景,可往西去天王塔。”
大漢還是隻點點頭,然後兩隻眼睛盯在他的身上,讓他渾身不自在。
“貧僧還需去爲衆位檀越以及同門師兄弟準備齋飯,若是無事。”
“小僧....”
話還沒說完,胖和尚轉頭就熘掉了。
“就先走了!”
那狼狽的背影看得大漢懷中的美女施主噗嗤一笑。
隨後在大漢耳朵旁邊滴滴咕咕一陣,連着大漢也換掉了那幅瞋目張膽的表情。
沉爲幾乎是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個大概:
“你看那和尚,好像一條狗啊!”
灰熘熘地跑回切菜處,胖和尚絲毫不覺尷尬,而是又恢復了那一種得道高人風範。
我的眼睛裏只有豆腐!
像是大徹大悟的得道高僧,心不求於外物,凡身在此,便有陣陣禪意浮現。
要不是親眼見證過了剛纔這胖和尚見到美女跑得有多快,沉爲怕是就相信這胖和尚是六根清淨了。
“敢問高僧法號?”
胖和尚手中的刀頓了頓,擡起頭來瞟了一眼。
沒看錯,和剛纔一樣,一熘水兒的全是男人!
鼻子一歪,眼皮子一搭,和尚本來是連理一下都不想理的。
不過人都走到臉上來了,還就這樣湊着耳朵裝聾怕是不行。
於是例行公事一般,像是機械提前設定好的程序。
“阿彌陀佛,貧僧仁前!”
雖然有些感覺這法號奇怪,但沉爲也不懂出家人法號到底應該怎麼搞。
而且佛門個個派別取的規則也不一樣。
“仁前師傅是這裏的飯頭僧?”
和尚搖了搖頭,手裏的動作仍然不停。
“小僧是知客僧。”
沉爲有些無語。
他對於和尚廟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除去方丈住持等高級和尚,下邊兒一般分爲兩種。
一種是飯頭僧,另一種就是知客僧。
廚房做房的和尚叫做飯頭,後邊兒就都叫飯頭僧。
知客僧,顧名思義,看諧音“知客”,就是嘴皮子熘一點兒的,會哄施主的,能討來香油錢的那一種就叫做知客僧。
知客僧一般的任務,就是接待寺廟的客人(尤其是進香、參拜的施主),並安排食宿之類的事宜,在這個階段裏,能讓客人爲寺廟添多少香油錢就看本事了。
看着這胖和尚切菜動作這麼熟練,甚至能夠達到眼中無刀,心中有刀的境界,沉爲以爲再怎麼說也得是個飯頭僧,哪成想竟然是知客僧。
似乎是知道沉爲的疑惑,胖和尚難得多解釋了一句。
“飯頭僧都是在伙食房裏幹事兒。”
而這裏不是伙食房。
沉爲這麼一思量,方纔恍然大悟。
不過緊接着新的疑惑就來了。
“那仁前高僧這是?”
一邊發問,沉爲還指了指這胖和尚的菜刀。
“別,高僧當不起,施主直呼小僧法號即可。”
“至於小僧爲何在此處....”
說着,仁前和尚就停下手中的刀,在後邊兒的一堆雜物中間掏出來一塊兒木板將其擺在了自己的家當前邊兒。
沉爲三人只是一看,頓時腦袋冒出黑幾條線。
只見這塊兒木板上邊兒毫不扭捏,只有幾個大字。
天王寺素齋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下邊兒還有一行小字——非免費供應。
這可真是.....直入主題!
其實沉爲對於佛教的觀感一直都不太好,畢竟你覺得一個能把寺廟都當成上市公司經營的,哪兒來的什麼方外之地的氣息?
這又與其他的那些企業有什麼不同?
尤其是在深入瞭解過一些事情之後,他是真的更喜歡道教。
三清只需泥像身,佛祖卻要金身塑。
亂世老道出山來,盛世歸隱深山去。
亂世未見佛祖現,盛世處處是廟堂。
茅山派黎遇航、一代道教宗師李本純、武當山程定遠、李圓通道長、甚至我國開國將軍之一的“獨臂將軍”——賀炳炎也是道士出身!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許多的道士都死於抗日戰中之中,喋血於我神州大地!
很多的道士甚至把自己的道觀貢獻出來,作爲我軍的防禦基地,事發後整個道觀的弟子都被殺害!
這一樁樁的事蹟,讓他簡直是頭皮發麻!
沉爲很理智,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佛教之中也不全是這種滿身銅臭味兒的人,佛教之中也會有大師。
但相比起我國本土萌芽發生,奉行無爲之道的道教來說,佛教有些人有時候就像一個上不得檯面的小丑——喫相太難看!
我們身邊幾乎沒有道士的身影,道士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就彷彿傳說中的存在一樣,然而隨處可見寺廟與和尚。
什麼天價香油錢之類的事情屢見不鮮。
佛教裏的有些和尚倒更像是將其作爲一種工作,而不是一種對於“道”的追求,而且在以此牟利的同時還得披上一層虛僞的宗教外衣。
彷彿這樣就會顯得高尚許多!
回到此處,可能是矮子裏邊兒拔高個兒,沉爲倒是覺得這胖和尚乾脆,毫不虛僞。
直接就把牌子掛了出來,收錢也直接寫出來!
想到他那副令人拜服的刀功,不免起了心思。
與史廣浩和薛勇交流一番,兩人也很是好奇。
於是問道。
“那你這齋飯多少錢?”
胖和尚搖搖頭。
“施主,佛門淨地不說錢,說緣!”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