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藏式文化與牧區文化的結合
徐盡歡拿着一大塊風乾犛牛肉,趁阿真還在切肉的功夫,簡單的看了一眼這個小屋子,大概十平米大小,房樑上掛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犛牛肉和犛牛腸或者是犛牛內臟。
一進屋就聞到了非常明顯的牛肉香味。
對於愛喫牛肉或者是愛喫肉的人來說,這裏簡直就是仙境所在。
更直白的來說,把他關在這裏一年,都餓不死。
“因爲我們這裏氣候乾燥,牛肉不需要太陽暴曬,直接放在廕庇的屋子裏,等待時間將水分蒸發就可以了。”
阿真又遞給徐盡歡一大塊肉。
“行了行了,夠了夠了。”阿真切的這些牛肉,比他在康定的時候買的還要多。
味道也更好。
“明天去我家裏做客吧,我親自做好喫的藏餐。”阿真帶着徐盡歡走出小屋。
徐盡歡聞言挑眉,他喫不到了捏。
“我也正要跟你說呢,我今晚就要離開理塘了,在離開之前還想去寺廟山頂看一看,所以沒有時間了。”
此時他想起來什麼,將自己的隨身攜帶的揹包打開,拿出兩個精美的餐盒,打開之後,牛肉包子和蟹黃包子的香味瞬間充斥着阿真的鼻腔。
香到他忘記自己下一句話該說些什麼了。
“和你一起喫早餐那天就說過了,要讓你感受一下漢族人的早餐都喫些什麼,我們那裏的打工人,每天的時間都很緊張,而包子,就是最方便和飽腹的早餐食物,再配上一盒豆漿,喫完就要開啓上午的工作了。”
徐盡歡和阿真坐在草地上,中間有一個木板搭的小桌子,他將豆漿倒在兩個杯子中,一杯遞給阿真,一杯自己喝。
“這包子好軟嫩,是用麪粉做的?好白啊。”
阿真第一次見這樣白白胖胖的包子,捨不得喫。
“是的,快喫吧,熱的包子,纔好喫。”
徐盡歡看阿真一臉捨不得喫的樣子,失笑催促道。
“啊,那我喫一口。”阿真說完趕緊咬下一口牛肉包子。
牛肉的香味在咀嚼中散發出來。
“是你剛做的包子嗎!好好喫啊,和犛牛肉的口感很不一樣,這牛肉很軟,很嫩,一點都不柴。”
犛牛因爲生存環境和飲食方面的原因,肉質是非常緊實的,但他喫的這個牛肉包子,卻一點都不纏牙,感覺都可以不應嚼,直接吞都可以。
“那是,我自己做的,再試試這個蟹黃湯包,像我這樣,咬一小口,然後吮吸湯汁。”
徐盡歡給阿真演示了一遍。
“我第一次見到包湯水的包子!”阿真自從認識了徐盡歡,真的見到好多以前從未見到的食物的喫法。
他想要走出高原去旅遊的心,更強烈了!
“在煮之前還沒成湯呢。”
“那這是怎麼包的?”
見到阿真好奇,徐盡歡接下來的時間給他講了蟹黃湯包的包法和原理。
阿真全程都是張大嘴巴的聽完的。
完了之後還給出自己的評價:這複雜,我學不會。
不止是徐盡歡帶了早餐,阿真也自己準備了早餐。
和那天的糌粑不一樣。
“這是用犛牛奶和青稞做的餅,旁邊是蜂蜜,澆到小餅上就可以吃了。”
“這是野生花蜜吧?”徐盡歡眼神放光的看着阿真拿出來的一盤蜂蜜。
不是那種流動狀,蜂蜜非常的濃稠,顏色清澈,一看就是無添加!
他的購物慾上來了,這好東西,他多買些沒準後面做飯的時候還能用上呢!
“是的,這是八月份,草原上開的花,蜜蜂在野花上採蜜採集來的,還有這個加熱的犛牛奶。”
徐盡歡非常給面的吃了很多,阿真則是“一臉慈祥”的看着徐盡歡,期待着他的喫後感。
“好喫!餅子牛奶味很濃,蜂蜜好香甜,這蜂蜜我能跟你買嗎?”
“我早就給你準備好啦,不用買,我家多的是。”豪氣的農場主又發言了。
“那怎麼好意思。”徐盡歡還想拒絕。
“必須要好意思,先給放着,一會兒你回去的時候帶上。”
此時時間來到了犛牛擠奶的時間。
“也到時間啦,去擠奶,你不要小牛的話,一會兒給你多帶一些犛牛奶回去。”
阿真一邊說一邊帶着徐盡歡往一處沒有草的空地去,這下徐盡歡纔看見一羣犛牛,聚集在一起,排排站,不知道的還以爲在開什麼牛界大會。
還有一頭犛牛老大站在前面,彷彿在守着秩序,等見到阿真的身影,“哞”的一聲,算是打過招呼了。
然後盯着徐盡歡這個陌生人看。
“站在前面的是犛牛老大吧?比其他犛牛壯了一倍不止。”
“是的,在擠奶之前要先讓小牛到媽媽的旁邊去喝奶,這樣纔會下奶。”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他們都大小不一的。”
有小牛中牛還有大牛,而且都是一對一對站在一起的,應該都是母子。
此時已經有幾位藏族阿奶在給犛牛擠奶了。
阿真上前打了個招呼,便帶着徐盡歡來到其中一對犛牛母子面前。
“這一家人是最溫順的。”
“一家牛。”徐盡歡不由得糾正。
“對!一家牛,戴上手套,試試看,像我這樣,雙手上下一捏一拉,不需要很用力,簡單的。”
阿真熟練的給徐盡歡展示。
看起來確實不復雜。
於是徐盡歡也非常膽大的上手了。
“刷刷刷”的響聲傳出來。
“不行,這玩意兒太難了。”很滑,有點抓不住,不好着力。
徐盡歡直接放棄,有些事體驗體驗一下就好了,沒必要一直做。
“哈哈哈,你其實方法對了,但是不熟練,不敢下手,我從小和牛一起長大,幾乎天天擠奶,都熟練了。”
阿真想要給徐盡歡多擠一些新鮮的牛奶,所以說話的時候手上的動作也不停。
“犛牛被擠過兩次奶之後,小牛就可以過來,就能喫到飽了。”
阿真換了一隻犛牛擠奶。
“哈哈這小牛餓了,快速跑到母牛媽媽面前喝奶。”
這些動物不會說人話,但行爲,卻讓人覺得,很可愛。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徐盡歡也該離開了,今天的牧場之旅他還是很喜歡的。
很愜意。
可以體驗到藏式文化和牧區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更堅定了以後他退休搞養殖業的想法。
這一上午,徐盡歡的整個世界,整個腦海中就只有動物和自然,所有平常的煩惱和雜念都會消失,來到這裏,只會讓人覺得平靜。
“你以後還會來理塘嗎?”
阿真手裏牽着小白犛牛,送徐盡歡離開時不捨的說道。
“當然會!我很喜歡這樣平靜悠閒的牧場生活,肯定會再來很多次的,到時候帶着一堆特產來找你玩。”
他將自己買的很多自熱米飯,還有零食,自己做的糕點和和包子都打包遞給阿真。
“這幾天認識你很開心,你說的高原外的世界我也很嚮往,我一定會去一次你的家鄉的。”
阿真看着手裏這一堆徐盡歡贈送的禮物,語氣認真的說道。
“好啊,那我在我的家鄉等着你,記得一定要給我打電話。”
徐盡歡何嘗不開心,在理塘的這段時間能夠認識阿真這樣真誠的朋友。
“你給小牛起個名字吧,下次來,就能見到它長大時候的樣子了。”
“就叫小白吧。”一身白毛。
“小白?”阿真看了白犛牛一眼,確實是很白的,很新的白。
“嗯,小白。”
“哞~”小白叫了一聲,算是迴應了徐盡歡的呼喚。
“這麼有靈性?”徐盡歡語氣帶着不可思議。
“看來他很喜歡這個名字。”
“我也覺得。”
動物一旦被冠上名字,就帶有感情和羈絆了,徐盡歡突然就有點捨不得這隻認識了一上午的小牛了。
在今後的時間裏,他要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記得在理塘認識的這個藏族朋友阿真,和沒有被他帶回家卻被冠上名字的犛牛小白。
“好啦別送了,再送你又得走好長的路了,我先走了,下次見!”
徐盡歡上車,朝阿真招了招手。
“下次見!”阿真看着徐盡歡漸遠的車影,小聲呢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