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踏青

作者:薛白杜五郎
當今聖人爲方便去曲江遊玩,沿着長安城東城牆修了一條夾道。

  夾道牆與外郭城牆等高,把御道與外界隔絕,北起大明宮、途經興慶宮、南至芙蓉園。

  薛白等人沒資格見識這御道,得從昇平坊繞過啓夏門,再拐向曲江。

  車馬緩緩,女眷們在後方。

  杜五郎不知跑到了何處,獨留薛白與杜有鄰並轡而行,一路聽他說些關於權術的幼稚言論。

  “王鉷以御史中丞兼戶部郎中,裴公則以御史大夫兼戶部尚書,皆壓他一頭。老夫本爲五品贊善,眼下復官爲六品員外郎,想必裴公之意,待除掉王鉷,讓我升五品郎中,重披紅袍……”

  遠處蟬鳴不止,有些聒噪。

  薛白心中微微嘆氣,轉頭看了杜有鄰一眼,見他風度翩翩,神情親切,總之人品可信賴、處事不迂腐。

  眼下他畢竟是薛白核心朋黨中,家世、資歷、前途最高的一個,彼此之間利益綁定的程度也遠不是顏真卿、楊銛可比擬的。

  換言之,楊銛只是楊黨的渠魁,杜有鄰纔是他薛黨如今的面門,是該多費些氣力扶持,多費些耐心培養。

  “在小侄看來,品階是最不必在意的,聖人要賜紅袍、金魚符只需一句話,權職才重要。”

  “不錯。”

  杜有鄰連連頷首,心知薛打牌能得聖眷,眼界必定不同,因此聽得很服氣。

  薛白道:“爭權奪勢,其實是做好了本職差遣之後,請權力賦予者選擇賦權於誰。那麼伯父任戶部,該做分內事。”

  “老夫難道輔佐王鉷不成?”

  “當然,所謂‘員外郎’,定員外增置之,爲郎官之佐。伯父職責所在正是輔佐王鉷。官場上進,首先該做好本職差遣,比如,天下人雖罵哥奴,實則他從不耽誤聖人吩咐……”

  杜有鄰聽得受教,不由再看了薛白幾眼,卻是嘆了口氣。

  他過去清貴度日,等着女婿讓杜家騰達,結果兩個女兒不成器,已完全指望不了。求人不如求己,還得自己爭取。

  從虛職到實權,要學的很多,若無薛白幫襯,心裏總覺發虛。

  可彼此關係該如何拉得近?原本收義子是個好主意,可惜被破脾氣的女兒壞了事,一轉眼薛白聲名不俗,已錯過了時機。

  “唉。”

  杜有鄰心中嘆息,轉頭間恰見到一幕,忽有了想法。

  卻見杜五郎策馬在盧豐孃的馬車邊隔着車簾說話,正將一枝野花遞進去,而探出手來接的,是薛三娘……

  曲江池風光秀美,東岸是皇家芙蓉園,尋常人家則在西岸遊玩。

  四月天朗氣清,水邊的柳樹被風一吹,柳絮飄如雪。

  一行人下了馬車,盧豐娘與柳湘君坐下,看着幾個小的孩子追逐,繼續小聲嘀咕着方纔的話題,卻見杜有鄰向她招了招手。

  “郎君何事?”

  “你覺得,讓五郎娶薛家三娘如何?”

  即使到了眼下這情形,杜有鄰首先考慮的依舊是門第,沉吟着緩緩道:“河東薛氏、平陽郡公之曾孫女,門第是不差。”

  盧豐娘愣了一下,道:“郎君糊塗了,薛三娘是有婚約的,妾身說過。”

  “依律,男方悔婚聘禮不退。讓薛家退一步,將聘禮還了,了結此事便是。”

  “柳氏方纔正聊此事呢,原本對方指薛家騙婚,非要賠聘禮;如今她想還了聘禮,對方卻死活不肯退婚了。”

  杜有鄰皺了皺眉,依律,女方悔婚要杖六十,且繼續履行婚約,這是他也沒辦法的。

  此事,即使他或薛白出面都不行,恐怕還得把薛靈找回來辦。

  但想到要把薛靈找回來,聯姻的心思忽然又淡了。

  杜有鄰再看向杜五郎,只見兒子與薛十一郎正在池邊玩水,傻頭傻腦的模樣。

  他不由在想,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怎可能旁人都沒察覺,反而被自己這個一點不管家務的察覺了?

  薛白與杜家姐妹走在曲江畔。

  側頭看去,風吹動了她們的裙襬,顯出美麗的曲線來。

  “獻軍器一事,我已有大概的想法。”薛白道,“我恰好識得兵部庫部司的王維,通過師門結識了工部主事李華,如此,官面文章便好做了。”

  “用工部的工匠?”

  “只怕不夠,更好的選擇該是給王鉷造新宅那批人,回頭我打聽一番。”

  杜妗道:“如此,事已可爲,若真能造出你要的巨石砲,直接呈給聖人即可?”

  “還缺一個由頭。”薛白道,“總不能說,我們是在豐味樓的暗室裏收集了隴右情報。誰人提醒我們造巨石砲,亦是一樁功勞。”

  “你還是想分功勞給王忠嗣?”

  “嗯,如此留下交情。”

  杜媗道:“可這很危險,顏公已提醒伱不要結交邊將。”

  薛白轉頭,看向杜媗。

  她目若秋水,眸中總是帶着溫柔,以及關心之意;而他看她,眼神從來不像是束髮少年。

  在他眼裏,她始終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卻過得太辛苦了。

  杜媗被他那目光看得低下了頭。

  “我在想。”薛白道,“是否有個辦法,能讓王忠嗣念我的情,但旁人卻又不知道,我與王忠嗣有這份交情。”

  杜媗一聽,當即覺得他這句話有雙關之意,不肯再言語,只挽着杜妗的手走。

  她穿得很素淨,不着半點脂粉,平素完全是依照一個不與人往來的小寡婦的言行舉止來規範自己。

  “可有頭緒了?”杜妗開口,爲姐姐解了圍。

  薛白道:“聽聞你太伯公在隴右時,曾對王忠嗣有舉薦之恩?”

  “有。”

  杜妗點了點頭,說起兩家之間的交情。

  ……

  杜希望任河西節度使時,王忠嗣恰遭貶謫,杜希望遂招他到河西爲左威衛郎將,攻取吐蕃新羅城。

  據說,吐蕃還出動大軍前來報復,王忠嗣單騎挺進敵陣,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使敵軍大亂,杜希望側翼掩襲,蕃軍大敗。

  也正是這一次舉薦,使王忠嗣再立赫赫戰功,其後威震邊疆……

  安仁坊,杜家大宅。

  杜位聽得有客至,趕到前院迎接,見了來人,不由朗笑。

  “公輔兄,王十二孃,難得來看我。”

  “知你馬上要當宰相婿,喜宴繁冗,特來看看可有需要幫忙之處。”

  說話間,元載奉上禮物,錦盒中裝的是一對玉如意,頗爲體面。

  他三旬左右年歲,體貌豐偉,器宇軒昂,面容白皙方正,雙目炯炯有神,鼻樑高挺筆直,兩道劍眉斜長,鬍子打理得很漂亮,端得是一副好相貌。

  若讓人猜,必以爲這是世家子弟,定然猜不到他其實家境貧寒。

  與元載一同來的還有其妻王韞秀。

  王韞秀時年二十二歲,她是四鎮節度使王忠嗣第十二女,確有將門虎女之風範。

  她身材高挑,不像長安女子那般白皙豐腴,西北的風沙吹得她的皮膚略有些粗糙,有一股巾幗女子的英氣。

  未出閣前,她便以“兇戾”聞名,其實是性情剛烈,有些桀驁不馴的習氣。

  杜位曾隨父在河西,很瞭解王韞秀,知她雖性子強硬,卻有着不輸男兒的忠義與豪氣。

  作爲友人,杜位知道元載曾在王家受了不少冷眼,留詩離別,王韞秀則是回贈了一首詩,與夫婿患難與共,一道離開。

  “路掃飢寒跡,天哀志氣人。休零離別淚,攜手入西秦。”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