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獻俘

作者:薛白杜五郎
滿唐華彩正文卷第365章獻俘四月初,長安城議論最多的事是范陽、劍南兩大節度獻俘之事,有人想看那個敢於背叛大唐的閣羅鳳會是何下場,也有人想看胡兒又會獻哪些奇珍異獸來。

  李林甫謀反一案原本正辦到如火如荼之際,卻忽然中止,楊齊宣錯失抱得美人歸的機會,難免氣惱。

  沒多久,他更是聽聞薛白把李騰空接回家中,氣惱遂成了怨恨,每在家中暗罵薛白總是多管閒事,無怪乎朝中人人對他生厭。

  可要說如何應對,他能做的只有去找楊國忠,設法挑唆楊國忠出手。

  “右相,薛白一回朝就敢與你作對,目中無人,早晚要養成心腹大患。”

  近來楊國忠正因風光被安祿山搶了而煩着,聞言反而審視了他幾眼。

  “本相問你,既吩咐你放過李十七娘,爲何那日還要押她到少府監?”

  楊齊宣欺上瞞下有一手,早就想好了說辭,故作驚訝道:“此事我交代那幾個吏員,該是他們覺得先放一人不妥,打算到少府監再放,好推卸責任吧?”

  這是官場常有之事,楊國忠習以爲常,懶得再追究。

  至於對薛白,他亦有所不滿,但李林甫這個死人的案子沒觸到核心利益,還不足以讓雙方反目。彼此往後還有合力對付安祿山的機會。

  他遂道:“本相不是索鬥雞那般小心眼,伱在此進讒言無用,管好自己就行。”

  楊齊宣好生失望,想來想去,只能想到一個粗糙的辦法——直接擄了李季蘭、李騰空。

  事情進展到了眼下這個地步,假如她們失蹤,旁人必然懷疑是薛白做了什麼。

  想到自己坐擁二美,予取予求,他心頭一熱,愈覺得這粗糙的辦法也十分可行。

  偏是冤家路窄,還未來得及出手,就在次日,他到中書門下省視事,遇到了薛白。

  諫議大夫專掌諫諍、議論朝廷得失,隸屬門下省;而中書舍人掌傳宣詔命,隸屬中書省。巧的是,中書門下合併在一個衙署務公。

  故而,楊齊宣與薛白往後大概要常常相見了。

  他完全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這日清晨才進衙署,竟見到薛白在前院支了一張桌案,正站在桌案後磨墨,像是要在衙署當個收禮金的門房。

  乍見之下,楊齊宣嚇了一跳,連忙偏過頭打算避開。

  周圍人來人往,本不容易被留意到,但薛白偏偏就是喊了他一句。

  “楊齊宣。”

  楊齊宣聞言,身子一僵,深吸了兩口氣,提醒自己不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得要冷靜應對。

  等他再回過頭,已擺出了笑臉。

  “原來是薛郎,如今是薛舍人了,今日來上衙可見過左相了?我領你過去?”

  他自覺比薛白要有風度得多。身爲朝廷重臣,哪怕是殺父仇人當面也該維持禮儀,豈好像薛白方纔那樣直呼其名?

  但薛白依舊板着臉,居高臨下地招招手,讓他上前,道:“問你幾句話。”

  楊齊宣有些莫名其妙,道:“薛郎請問便是。”

  “你指證李林甫與李獻忠共謀造反,可有證據?”

  “這……”楊齊宣一皺眉,道:“此爲機密大事,你只怕不宜多問吧?”

  薛白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小卷軸,淡淡道:“聖人遣我問詢此案,旨意在此,現在我例行公事,請你配合。”

  他這說辭倒是鮮新,偏以那嚴肅的語氣說出來,讓人不自覺地感到一股威嚴。

  周圍官員來往,不時往這邊瞥上一眼,皆見了這場景。

  楊齊宣氣勢被壓,心中鬱悶,只能應道:“證據是安祿山遞交給朝廷的那些。”

  “哪些?”

  “一些公文、輿圖、書信之類。”

  “你如何得知?”

  “我曾經是李林甫的女婿,曾經。”楊齊宣又強調了一句,撇清關係,才道:“偶然間,我碰巧聽到他們祕謀,李林甫說他獨掌大權,讓李獻忠在邊鎮積蓄實力,往後大事可期。”

  “哪年哪月哪日,在何處碰巧聽到?”

  “天寶九載正月十九,李獻忠回朝之際。我是在偃月堂聽到的,哦,他們還約爲父子。”

  “正月十九。”薛白一直在提筆記錄,又問道:“是何天氣?”

  楊齊宣終於有些不耐了,道:“你這是何意?我還能做僞證不成?”

  “據李十一娘所說,九載正月十九,你與她一起去了曲江遊玩了一整天。”

  “那是她爲了洗刷罪名胡說的。”

  薛白語氣冷峻,道:“再問你一遍,那日是何天氣?”

  這次,楊齊宣毫不猶豫應道:“晴天。”

  “是嗎?”

  薛白分明是狀元出身,但審迅起人來,反而更像是刑名老手。

  此時短短兩個字,莫名就讓楊齊宣不安起來。

  楊齊宣想起來了,上元節前後,他確實是陪着李十一娘去了曲江,沒甚意思,他在車篷裏睡了半個下午。

  但不記得那日是正月十九,還是正月二十了,好像那幾天有一天是陰天。

  一念至此,他猛地心一緊,暗忖薛白該不會是在詐自己吧?

  他目光打量着薛白,只見那張讓人討厭的俊臉上帶着高深莫測的表情。

  “我不記得了。”楊齊宣愈發不耐。

  薛白繼續問道:“李十一娘說,與李林甫密謀的不是李獻忠,而是安祿山,這與你的說法相左。你怎麼說?”

  楊齊宣乾脆俯身過去,用手握住薛白的筆,低聲道:“你能不明白嗎?若說安祿山造反,聖人不可能信的。現在的情況,是李獻忠已經叛逃了!”

  “這就是說,你承認做了僞證了?”

  “我沒有。”楊齊宣道:“你想知道什麼,自去問右相。”

  薛白放開了被他握住的毛筆,又拿了一支,蘸了墨水,竟是用漂亮的字跡把楊齊宣這句話也原原本本地記下來。

  這一舉動看得楊齊宣目瞪口呆。

  “你!”

  他伸手要奪薛白的冊子。

  薛白一把格開他的手,道:“還有一個說法,你是愛慕李十七娘,遂作僞證陷害李家,以達到休妻並贖買李十七娘的目的,是嗎?”

  “哈。”楊齊宣譏道:“原來是爲此,你因此針對我,是嗎?!”

  薛白不答,也不再記錄,放下了筆,冷冷盯着他。

  楊齊宣愈怒,道:“你揣着聖旨,說要辦案。實則還是爲了兒女私情。但我告訴你,我不怕你,別在我面前狐假虎威,你拿我沒辦法。”

  他決定得先把事情定性下來,事情的性質一旦定了,就沒人能追究他誣陷李林甫的事。

  於是,他往官廨外走了幾步,故意提高了聲音,嚷道:“薛白!你別給我裝出一副在辦案的樣子,你爲了一個女人構陷朝廷重臣,你可笑至……”

  “嘭!”

  楊齊宣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話才說到一半,薛白突然撲了上來,直接重重一拳砸在了他臉上。

  臉上劇痛,他被打得摔在地上,嘴裏一酸,有了奇怪的異物感。

  “你敢打……你,你打落了我的牙……”

  他再開口說話,滿嘴都是血,聲音也漏了風。

  薛白一邊揉着手腕,走上前,提起楊齊宣的衣領,又是一拳。

  “嘭!”

  這一拳打斷了楊齊宣的鼻樑。

  “別打了!”

  周遭官吏見了,連忙撲上前勸架,努力拉開薛白。

  薛白不愧是剛從南詔戰場上回來的,任他們拉扯,猶巋然不動,繼續揮拳,幾拳下來,將楊齊宣打得鼻青臉腫。

  顯出了在南詔時都沒有的大將之姿。

  楊齊宣雙眼發腫,連路都看不清,連爬帶滾,好不容易脫離了薛白的攻擊範圍,吐了幾口血,帶着把斷牙吐了出來。

  他正呻吟着,卻聽薛白叱了一句。

  “咽回去!”

  旁人剛聽,還不知這話是什麼意思,再一看地上的斷牙,才知是要楊齊宣打落了牙往肚裏咽。

  “薛白!你不要欺人太甚!”楊齊宣大喊道:“我官位比你高,你毆打上官,該流二千里!”

  “我爲大唐社稷征戰在外,你竟妄想欺我的女人。今日你不把這幾顆牙嚥下去,我絕不放過你。”

  楊齊宣只覺從未有過如此屈辱,怒吼道:“你與弘農楊氏爲敵,你死定了!”

  弘農楊氏的威風初顯,忽有人大喝了一句。

  “做什麼?!”

  衆人轉頭看去,只見是陳希烈從衙署大門處邁步而來,一派凜然之色。

  楊齊宣連忙跑了兩步,嚷道:“左相,薛白動手打我!毆官是大罪,請左相爲我作主。”

  陳希烈環顧一看,立即就看清發生了什麼,但竟是叱道:“住口!”

  楊齊宣一愣,道:“左相?薛白打人啊!”

  “獻俘的隊伍已至城外,這等時候,你等還要鬧事?!”陳希烈臉色肅然,喝道:“都收了,到此爲止!”

  楊齊宣瞪大了眼,不相信自己就這樣被白白打了。

  然而,陳希烈已不再看他,轉身趕向薛白,催促道:“你還在這做甚?趕緊出城去,獻俘纔是大事。”

  “這就去。”

  薛白應了,竟還不馬上走,反而看向楊齊宣,擡手,指了指地上那幾個顆牙。

  他不發一言,但舉手投足間極具威懾。

  楊齊宣竟是被這個小動作嚇到,心底發虛。

  薛白記得今日該出城接獻俘的隊伍。他是故意在這種時候打楊齊宣一頓,反正他是徵南詔的功臣,此時絕無人敢處罰他。

  如此行徑,屬實算是恃功而驕了。薛白卻以此自豪,認爲自己終於有了資格犯與王忠嗣一樣的錯誤。

  總之,這一頓拳腳,他把事情定性了下來,是兒女情長、爭風喫醋,可以降低李隆基的警惕,容他找到最合適的機會把矛頭直指安祿山……

  出了皇城,只見朱雀大街兩側站滿了百姓,都在等着看獻俘。

  而在長安城外,袁思藝已帶着大量的官員在列隊迎接,場面極爲盛大。

  今年上元節李隆基沒能與民同樂,終究在今日還是做到了。

  薛白見了,不由心想,朝廷給足了南征的功臣們榮耀,但卻不在意來的是不是真正的功臣。

  如今王忠嗣還在梁州養病,薛白路過樑州時與他見了一面,確是病得不能行路。

  可在朝中衆人看來,都不信王忠嗣是真病,只覺得他恃功而驕吧。

  薛白趕到獻俘的隊伍面前,只見鮮于仲通一身金光閃閃的盔甲,耀武揚威地騎着高頭大馬在隊伍前。

  在南詔時都沒見他有這般英武過。

  “薛郎,過來。”鮮于仲通也看到薛白了,招手道:“你就排在我身後。”

  薛白卻實在懶得過去,這一戰真正有戰者,如王忠嗣、王天運、李晟、曲環、嚴武等人,或在病中,或被留任劍南。今日出風頭者,不過是鮮于仲通的心腹而已。

  他沒在御前揭破鮮于仲通在龍尾關的敗績,無非是知道李隆基不愛聽而已,與之爲伍便大可不必了。

  “謝節帥厚愛,我愧不敢當,還是到後面去爲妥。”

  “我有話與你說。”鮮于仲通依舊招了招手,待薛白上前,略略傾身過去,道:“我聽聞安祿山也派人來獻俘了。”

  “是,節帥從明德門入,他的人從春明門入,在皇城朱雀門前匯合。到時御駕會到皇城,親自聽閣羅鳳謝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