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決心

作者:薛白杜五郎
從薛白的視角看,歷史上唐廷對藩鎮的綏撫太過軟弱,反而墮了朝廷的威望。

  可此時殿中羣臣卻不認爲自己是天子口中的“軟骨頭”,他們是根據切實情況而提出眼下最有利於維護社稷安穩的辦法。

  “臣敢以性命擔保,僕固懷恩尚未造反。”

  崔甫率先出列,表現出他是個硬骨頭,直接頂撞道:“近日京師傳言僕固懷恩殺了杜謄,此必爲有心人造謠,陛下不可聽信謠言,怒而興兵。”

  其實他很清楚,薛白並非是爲了替杜五郎報仇纔對僕固懷恩態度強硬。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在提醒薛白,臣民並不支持朝廷打這一戰。

  只需要給一個官職就能擺平的事,卻非要打仗,這在衆人眼裏就是小題大作的、是不划算的。若這麼做了,悠悠衆口只會說皇帝是因摯友之死才怒而興兵。

  總之,崔甫一開始,就想從道義上否決這場戰爭。

  但薛白並不陷入與他的爭論,反而道:“朕也認爲僕固懷恩還未反,朕更認爲他不敢反。正因如此,朔方留後之職不能給,該查辦的問題絕不容姑息。”

  幾個重臣們面面相覷,甚至一向不對付的崔甫、元載還相互看了一眼。

  “陛下,可若是……萬一逼反了僕固懷恩。”元載小心翼翼地問道。

  “那便做好討伐他的準備。”薛白斬釘截鐵道,“敢打、能打,才能夠不打,諸卿很難明白嗎?”

  這些話原本不該由他來與羣臣對質,成熟的帝王都會扶植起幾方勢力,看着他們打擂臺,而自己只當裁判。

  但薛白登基不久,且認爲這件事幹系重大、影響深遠,不能從一開始就縱容藩鎮,所以等不到朝堂上派系林立的時候再來處理。

  他在乎此事,因爲在乎所以着急,於是親自上陣了。

  能站在殿內的都是聰明人,一切利害關係都懂,不需要薛白給他們講道理。但立場不同,萬一真的逼反了僕固懷恩,誰來扛?

  天子是不會承擔責任的,最多就是下一份罪己詔,可官員們卻要面對被問責、被罷黜、被降罪的風險。

  若開戰了,苦巴巴做事的還是他們這些人。

  “陛下。”崔甫加重了語氣,道:“臣以爲眼下之局面正是朝廷不敢打、不能打。”

  “那你告訴朕,爲何不敢?”

  “天下太平不過一年,民心在‘不戰’,錢糧則‘不濟’,僕固懷恩之罪亦‘不至於’,這一仗不該打。”

  “諸卿以爲呢?”薛白問道。

  崔甫當先答道:“臣請陛下妥善安撫僕固懷恩。”

  “臣等,請陛下妥善安撫僕固懷恩。”

  殿內官員們大多都是附和。

  即使是想在這個時候表態效忠天子的,心裏也得掂量一下,等僕固懷恩真反了,自己會不會被拎出來背黑鍋。

  唯有顏真卿、杜有鄰等少數重臣還一臉平靜地站在那,便是元載這種平常一向支持薛白的也低下頭,避過薛白的目光。

  良久,薛白道:“朕若答應封僕固留後,此事很簡單。”

  “陛下,僕固徵戰多年,功勞赫赫,當得起一個留後之職……”

  “但朕今日當着諸卿的面表個態。”薛白自顧自地道,“朕不會因爲貪圖眼前的簡單,把它拖成遺禍後世的大問題,此事,就在朕手裏解決。”

  他指了指崔卿,道:“你說的三個‘不’,在朕這裏不成立,僕固懷恩若不反,願意聽從調遣,朝廷自然不會討伐他。但他若反,不論民心如何,必須討伐,這是天理綱常。若說錢糧不濟,也簡單,這筆錢,朕帶頭掏。”

  最後一句說完,羣臣皆感訝然。

  若是天寶年間的李隆基,內帑裏確實有足以平叛的財寶,可眼前這個年輕天子有幾個錢?這件事扯到現在,不就是國庫、內帑都沒錢嗎?

  “將興慶宮重新劃分爲坊,其土地、建築全部發賣……”

  薛白話音未落,殿內已經像炸了鍋一般。

  就在前幾天,大家纔在興慶宮歡度上元節,憶昔日大唐盛世,如何能接受這美好的念想被髮落。

  “陛下?”

  “不可啊!”

  當先出面疾呼阻止的是幾個老臣,紛紛拜倒在地勸薛白收回成命,稱宮苑乃天子居所,自古以來哪裏有發賣的道理。

  又說若是天子販賣宮苑,世人會如何看待,朝廷的威望何在?

  這句話戳到了薛白。

  “你們還知朝廷威望?若讓地方藩鎮輕慢,纔是真正的讓朝廷失去威望!大唐治國靠的是言出法隨,還是幾座宮苑,你們想清楚了再向朕哭訴!”

  衆人見勸不動,便不停地給顏真卿、杜有鄰施壓,讓他們阻止薛白。

  顏真卿很在乎禮儀,對此事亦是強烈反對。

  但薛白異常堅決。

  “都不必說了,朕便要讓天下藩鎮知道,若敢反,朕砸鍋賣鐵也必平定了他們!”

  “陛下……”

  “度支留下,其餘人都退下。”

  皇城,中書門下省。

  從殿內退出來的官員們都是憂心忡忡,揪了一地的鬍鬚。

  “都放心吧,聖人只是一時氣話。”

  杜有鄰當先表了態,道:“聖人也說了,是爲了震懾有異心的藩鎮,此事鬧得越大,震懾之效果越大。倒不至於真賣了興慶宮。”

  “杜公何以見得?”崔甫道:“看來,此事聖人事先並未與杜公商議過。”

  杜有鄰身爲宰相,沒有什麼話都回答的必要,於是撫須不語。

  但沉吟了一會之後,他還是補充了一句,道:“發賣興慶宮,我亦是反對的。”

  顏真卿難得當衆表態道:“此事,絕計不可行。”

  這件事讓他們都無心國務,只乾坐着等元載、楊綰等負責度支的官員出來,可時間一點點過去,天子與那些人聊得時間頗久,遠超他們的預料。

  終於,元載等人過來了。

  “如何?”

  元載一入內,就感到一道道目光如箭一般向自己射來,擺手苦笑道:“諸公莫急,此事並無諸公所想得那般嚴重。”

  “我等只問你,是否勸說陛下回心轉意了?”

  元載搖了搖頭,道:“難。”

  衆人皆嘆息,沉默了一會。

  “其實,興慶宮一開始本不是宮城。”元載借這個機會開了口,“我若沒記錯,那一帶最初叫‘隆慶坊’,一直到玄宗皇帝受爵時,才劃出了幾個王府,稱‘五王子宅’。”

  他這話一出,引得不少人皺眉。

  “元公輔,你不勸陛下,反而又要當佞臣了不成?!”

  “何謂佞臣?!”元載大怒,拍案怒叱,“我與你談實務,你無端構陷,欲黨同伐異?!”

  “我……”

  “夠了!”

  崔甫喝止住了那個要說話的御史臺官員。

  元載繼續道:“玄宗皇帝登基之後,幾次擴建,把北側永嘉坊、西側勝業坊各一半併入興慶宮。使得興慶宮在長安繁華之地佔地頗廣。可它除了是玄宗皇帝的潛邸之外,長安城內真的需要三個宮城嗎?”

  太極宮、大明宮,加上廣袤的禁苑,以及禁苑當中的漢代故城長樂宮、未央宮。大唐皇室確實是不缺居住、遊覽之地。

  “聖人之意,絕非讓尋常人也能入主宮城,而是恢復興慶坊、永嘉坊、勝業坊的原貌。除了保留花萼相輝樓、勤政務本樓等建築,其餘皆拆除,因地制宜。”

  這“因地制宜”四字,也是元載轉而支持薛白想法的原因。

  興慶宮的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東面靠近春明門,那裏被稱爲“青門”,是酒肆林立的熱鬧之處;北面就是東市,極是便捷;北面離大明宮也不遠。

  總之,位置比平康坊還要好,面積還有平康坊的四倍之大。

  經手此事,都不必說貪多少油水,只它帶來的權力與人脈都是極了不得的。

  “此事關乎的是京師的風貌、青門一帶的改建,不僅僅是發賣宮苑這般簡單。作價幾何?由何人來買?由何人來建?建成何等貌樣?皆需由朝廷把控,比如,朝廷擬將整個興慶宮分爲六個地塊,每個地塊競價出售,諸公可知何謂競價?”

  “荒唐!”

  話到這裏,依舊有人對此事無法接受。

  但同時也有很多人意識到這件事帶來的巨大的機會。

  京城中多出了這些位置極好的宅院,他們這些每日到大明宮奏事的重臣們是最有資格住的,此事的好處也是不需多言。

  更何況,興慶宮那個地方原本就是隻有玄宗皇帝喜歡,放在那往後也只會漸漸荒廢,朝廷每年還得花費錢財打理,倒不如用來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

  因薛白有意使然,這件事很快便在長安議論開來。

  雖禁不住有好事者說是因爲僕固懷恩殺了天子摯友,天子寧可發賣興慶宮也要討伐他。

  但明眼人都知道,大唐天子是在表明一種決心。

  “什麼?他要把興慶宮賣了?”

  “報紙上說的是‘改造興慶坊一帶,以便……’”

  “我們纔剛剛探查了那裏。”

  娜蘭貞皺了皺眉,看向了自己畫的一張地圖,上面正是興慶宮的佈局。

  接着,一份報紙就被擺到了她的面前,上面竟也有一張興慶宮的佈局圖,且比她畫的要詳細準確得多,這是唐廷公告的規劃。

  “居然有這樣的事,他怎麼能這樣治國?”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