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心理戰
可仔細想了想,他身邊出生入死的心腹部屬都跟了他好些年了,也算在郭子儀麾下打過仗,雖然不一定就會走漏風聲,但難免讓人不安。
這種不安其實出自於他自己心中的膽怯,而非那些部屬真就信不過。
“去把任盆叫來。”末了,僕固這般吩咐道。
任盆是個很年輕的將領,今年才二十二歲。
他是洛陽人,家中原本是鉅富,他從小就讀書習武,希望走科舉入仕的路子光耀門楣。可惜,安祿山的叛軍打入洛陽時殺害了他滿門,他孤身逃脫,在長安待了一段時間,結識了十個差不多大的遊俠兒,一起到靈武從軍。
因爲見識過了叛軍的殘暴,他做事頗爲狠辣,初到靈武被人欺負了直接就廢了對方的手腳,因此入了僕固的眼,得了提攜。
不過朔方軍中能人多,論資排輩,任盆往日並不算出頭,這次的事旁人做不了,纔是他的機緣。
很快,任盆就到了,他長得高大健碩,這年頭只有富家子弟才能養得出這樣的身材。
“見過大郎。”
稱“大郎”而非“將軍”,代表着任盆是僕固的私兵,而非朝廷將士。
僕固對他很滿意,點點頭,道:“你年紀雖然小,但心狠手辣,是能幹事的。”
“大郎若有吩咐,我一定做到。”
“殺人,你敢不敢?”
任盆愣了愣,擡頭看着僕固的眼睛,疑惑爲何要問他這樣的問題。
“這次要殺的不是一般人。”僕固招手讓他近前,壓低聲音道:“要殺的是……郭子儀。”
他說話時仔細盯着任盆的反應,只見這年輕人沒有絲毫的錯愕與慌亂,眼睛裏反而綻出了興奮之色。
“敢?”
“敢。”
聽了這果斷的回話,僕固的氣息反而比任盆還急促了一些,他拍了拍對方的肩,道:“好,用你的人,半個時辰之後,我阿爺會在節帥府大堂見他,末了,我會讓你護送他到東二街的別園,你在院子裏動手,莫讓旁人發覺。”
“大郎放心,我一定做得滴水不漏。”
“很好,事成之後,我重重有賞。”
安排妥當,待任盆走了,僕固長舒一口氣,才發現自己額頭上已有細汗流了下來。
他緩了一緩,起身去迎郭子儀。
黃昏。
郭子儀在僕固懷恩的迎接下進了節帥府。
一路上,僕固特意靜街,保證除了郭子儀帶來的十餘親隨之外,只有僕固家的心腹知道此事。
如此,只要在今夜能處理乾淨,就不必擔心明日會驚動軍中的將領們。
到了大堂,僕固懷恩執意讓郭子儀在上首坐下,說着話,漸漸眼眶通紅。
“當年胡逆叛亂,是大帥讓我趕來輔佐忠王,我不爭氣,反而因爲此事與當今聖人疏遠了,日日心中忐忑,今日大帥來了,我纔有了主心骨啊。”
“不是因爲忠王才使你與陛下疏遠了。”郭子儀道:“是你的犟脾氣,讓陛下難辦了。”
僕固懷恩道:“我雖然犟,可赤膽忠心,偏偏當今聖人不信,爲之奈何?”
郭子儀突然加重了語氣,喝道:“是陛下不信嗎?倘若我等帶兵打仗之人全都想把兵權傳給兒子,社稷成什麼樣子?”
這一句話,大堂的氣氛就僵住了,僕固懷恩也看懂了昔日上司的態度。
“自鐵勒九姓降唐以來,我僕固族便一直是世代相傳。”僕固懷恩一指僕固,道:“正因爲是世代相傳,我們待天可汗的忠心才傳到了今日,爲了守衛大唐,僕固族世世代代死了多少人,現在,大帥是覺得我的兒子不爭氣,功勞不配繼續爲大唐守邊不成?!”
“休得胡攪蠻纏!”
郭子儀罵了一句,懶得再與他廢話,道:“聖人旨意,遷你爲拜檢校尚書左僕射、冊封爲寧國公,任命僕固爲殿中監,即日進京,朔方軍,老夫自會暫代。”
僕固懷恩不說話了,顯然對這份旨意不滿。
等了好一會兒,郭子儀不見他回答,拍了一旁的案几,問道:“你欲抗旨不成?”
“大帥,那位到底爲什麼能讓你如此支持他?”
僕固懷恩這一句話,乾脆把心裏的不滿一股腦地倒出來。
“忠王以往罵他‘薛逆’,論身世,他可疑,論威望,他年紀輕輕能有多少威望,論才能,大帥振臂一呼,推翻他不難,如何每次都依着他?我在一旁看着,從未見他對大帥有過厚待……”
“夠了!”
“可我不明白啊!”僕固懷恩喊道:“大帥你爲何這樣?我們這些舊部看在眼裏,都替大帥你感到不值!”
見他如此,郭子儀道:“陛下從來不需要特意拉攏我,因爲他強大、自信,如此氣勢,才堪爲盛唐之主。我若棄陛下,而扶植一個庸弱之君,社稷又將動盪成何等模樣?你所謂‘厚待’,我等已位極人臣,富貴享之不盡,還要何厚待?”
“位極人臣,大帥就沒想過再進一步?”
郭子儀看向僕固懷恩的眼睛,能從中看到野心的火焰在燃燒跳動,這已不是憑着勸說就能澆滅的了。
他嘆了口氣,搖着頭道:“我若想再進一步,從穆宗登基以來,有無數機會,不會等到如今。僕固懷恩,你若早反,或許還有機會,現在時機已經過去了,你莫自取死路。”
“我沒想反,只想爭我應得的。”
“入京向陛下說吧。”郭子儀道:“曹令忠、杜謄等人何在?”
話到這個地步,彼此之前原有的情誼似乎也消退了許多,僕固懷恩的語氣開始變得疏遠、公事公辦的態度,道:“杜五郎在歸京的途中,被拔野古部落的人捉了,我正在全力營救,至於曹令忠,我不知這是何人。”
“如此,我親自尋找罷了。”郭子儀道:“你將一應虎符印信交來,早日進京吧。”
“大帥纔到,軍務交接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請大帥先去歇息,容我準備一番。”
一旁的僕固見狀,心想最後果然是談不攏,還得殺了郭子儀。
他轉頭看去,只見任盆已經披着盔甲站在院門處候命了,便走了出去開口喊道:“任盆,過來。”
“末將在!”
“護送郭公前去安頓。”
“喏!”
僕固則擡起手,道:“郭公,請。”
“好自爲之吧。”
郭子儀最後提醒了一句,起身,往外走去。
僕固家父子遂也跟着相送,然而纔到節度使府外,竟是見外面密密麻麻站滿了朔方將領。
此時夕陽已經落山,但天色還沒完全暗下去,最後一點光亮中,那一道道挺立的身影更加顯得深沉、堅定。
“節帥。”
“節帥。”
一聲聲的呼喚讓郭子儀連連點頭,可聽在僕固父子耳裏,卻使得他們臉色沉重了不少。
“都聚着做什麼?”僕固懷恩道:“各自歸營,否則軍法處置。”
“將軍,我等這麼多年沒見節帥了,接風洗塵也不行嗎?”
“哈哈哈,就是,往日也不見軍法這般嚴厲。”
僕固懷恩還待呵斥,郭子儀已笑着對他道:“不必太過責罵,他們想跟老夫敘敘舊,也無甚不可的。”
還是以往那上位者的吩咐語氣,但當着衆人的面,僕固懷恩竟是不敢反駁,只好應道:“是。”
僕固轉頭看了任盆,只見任盆正在以詢問的目光看着他,他想了想,最後無奈地搖了搖頭,示意若沒有機會的話今夜不可勉強動手。
果不其然,那些趕過來的將士們紛紛簇擁着郭子儀隨之一道去往了下榻之處,不給任盆暗殺的機會。
“這是什麼回事?”
“想必是郭子儀在到靈武之前,就派人通知了那些將領。”
“不對。”
僕固事後回想,很快就感到了奇怪,道:“若是郭子儀抵達之前就聯絡了他們,爲何我們一點風聲都沒得到?我父子在朔方軍中的威望,還沒喪失到這個地步。”
任盆眉頭緊皺,還在爲不能殺郭子儀立功而懊惱。
僕固思索着,緩緩道:“而若是趁我與阿爺去迎接時,有人召集了這些將領,誰有這麼大的能耐?”
“不必猜了。”
隨着這一句話,僕固懷恩大步走了過來,瞪了兒子一眼,罵道:“你好大的膽子!”
“孩兒知錯。”
僕固的知錯並非是起意殺郭子儀,而是錯在沒殺掉。
對此,僕固懷恩只罵了一句,並不深究,接着便道:“那些將領,是你祖母喊來的。”
“什麼?”
僕固也知道祖母一向反對他們反叛大唐,還曾經爲此打了僕固懷恩一頓,因此他們所有的謀劃都是瞞着她的。
“可……她怎麼知道的?”
“想必是郭公讓人給她遞了消息吧。”僕固懷恩說着,皺起眉頭道:“看來,郭公根本不相信我啊,認爲我會刺殺他,提前就有提防。”
“阿爺,朝廷這個態度,乾脆反了吧。”
“閉嘴!”
僕固懷恩煩躁地一揮手,喝道:“你們都下去。”
任盆等人遂行了一禮,退了出去,很快,屋中就只剩下僕固父子。
“別動不動把造反掛在嘴邊。”僕固懷恩道,“你也不想想,真成得了事嗎?我們纔多少兵馬,朔方軍的糧草以往都是朝廷供給,一旦開戰,朝廷有源源不絕的江南稅賦,我們又撐得了多久?”
“未必不能速戰速決,我們有吐蕃、回紇的支持。”
“靠別人?成大事卻寄望於旁人,那就離僕固一族身死族滅之日不遠了。”僕固懷恩道:“郭公說的沒錯了,要造反,薛逆登基之前纔是好時機,如今已經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