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朕的卑劣

作者:薛白杜五郎
正興二年的重陽節,長安城正準備着迎接西北邊軍歸來獻俘,朱雀大街上忽然響起了豪爽的呼喊聲。

  “哈哈哈,長安,岑二十七郎回來了!”

  一個提着菜籃的豐腴婦人被這呼聲吸引,回過頭看去,恰見一隊風塵僕僕的健兒入城。

  她眉毛一挑,不由自語地稱讚道:“好健壯的馬兒,好健壯的男人。”

  男人們信馬由繮地走過,其中幾人回頭看了那婦人一眼。

  “黃花插滿頭,我看她也頗有姿色。”

  “那是你在大漠待得太久了,待到了三曲,才教你開開眼。”

  “若是去三曲,岑長史橫豎要再作幾首好詩。”

  岑參正仰頭感受着長安城的秋風拂面,聽了下屬們的這些話,道:“你們且去,我這便要入宮面聖了。”

  “方進京就面聖?”

  “不錯,交了差事,纔好寬心。”岑參意氣風發,朗笑了兩聲,在平康坊前的路口揮別了他們,自往大明宮去。

  漸漸地,宮城在望,他翻身下馬,牽着馬往前走,腳步越來越慢,最後停了下來。

  他上次來這裏還是金榜題名時,一別多年,城闕沒有太多變化,心境卻大不相同。

  “山河襟帶壯皇京……”

  心中詩意才起,岑參餘光見到了顏泉明向他走了過來。

  兩人見了禮,顏泉明遂領着岑參先到中書省稍待,接着,與一衆重臣們入內覲見,商議獻俘之事。

  現今朝中重臣,有好幾個都是岑參以前就相識的,今日他的心思卻不在與他們敘舊攀關係上,不由自主地走神。

  雖早就得知了薛白登基一事,可昔日一起喝酒賦詩的年輕人突然成了天子,世事荒謬至此,依然讓他有種不真實感。

  待回過神來,他已進了宣政殿,再一擡頭,天子就站在那兒,穿着赭黃色的袍,彷彿他心目中的英明天子形象映射到了眼前。

  岑參愣了一下,再也想不起以往與薛白一起飲酒賦詩的場景。

  此時已有官員開始給他表功了。

  這些年岑參先是與安西軍一起回關中平叛,後往河北屯田,再隨封常清回援安西、北庭,立下了不少功勞,此番歸朝,想必能得到重用。

  至於這次收復河西走廊,因吐蕃內亂,唐軍準備充裕、左右合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俘虜了達扎魯恭則是意外之喜。

  今日討論的就是獻俘時的安排,主要在說此事的人是元載。

  這是天子登基後對外的第一場大勝,元載揣度上意,打算照着以前高仙芝獻上小勃律王的流程來。

  岑參目光看去,卻見天子臉上並沒有志得意滿的神色,眼神凝重,帶着些許思忖之色。

  從頭到尾,薛白都沒有與岑參單獨說上話,更別提敘舊,只在最後封賞了岑參,還任命他爲鴻臚寺右丞,他其實更想外放地方,對這樣的差職並不是很喜歡。

  次日,岑參往皇城鴻臚寺,再次見到了時任鴻臚寺左丞的顏泉明。

  他本以爲鴻臚寺眼下最忙的就是獻俘的禮節,但顏泉明卻道:“你或許以爲鴻臚寺只是掌外邦、朝會儀節之事,但陛下即位之後,已大有不同。”

  “這是何意?”

  “隨我來吧。”

  顏泉明領着岑參一路往內裏,路上遇到許多人都沒有理會,唯獨有一人讓他停了停腳步。

  “那人名叫賈耽。”

  岑參目光看去,只見那賈耽是個高瘦官員,一邊走路,手裏捧着一張大大的圖紙在看,頭也不擡,根本沒注意到他們。

  “他有何奇異之處?”岑參便問道。

  “他好像信了陛下說的話。”顏泉明道。

  “這有何不對?”岑參不明所以。

  “天下是圓的。”

  “什麼?”

  顏泉明道:“陛下說天下是圓的,賈耽信。”

  岑參追問道:“這又是何意?”

  “譬如你岑二十七郎,從西域一直往西走,走到最後,會從東邊回到大唐。”

  岑參眉頭一挑,再次看向賈耽,將對方那認真思索的表現記在腦海裏。

  兩人繼續走,到了顏泉明的官廨,繞過屏蜆,一張大地圖便出現在了眼前。

  “你我掌外邦儀節,便該知天下有多少外邦,吐蕃、西域諸國、大食、拂,還有這裏,陛下命人造海船想要探訪之地……”

  岑參看了很久,漸漸地才反應過來。

  “說回吐蕃。”顏泉明道:“你可知,鄯州之戰,王難得是如何俘虜了達扎魯恭?”

  “想必是達扎魯恭沒想到王師會在這個時候便攻打他?”

  “吐蕃內亂了。”顏泉明道:“我接下來與你所言屬於機密,但你既遷鴻臚寺右丞,理應知曉。”

  岑參的臉色鄭重了起來,靜待下文。

  顏泉明先從之前派人出使吐蕃,借吐蕃內亂帶回赤松德贊說起。

  “達扎魯恭實則是輸在了戰爭之外,他迎回贊普的心思太過迫切,纔會中了王難得的計。朝廷活捉他,並不僅是爲了耀武揚威,早晚還是會把他與赤松德贊一起放回去的。”

  “放回去與瑪祥爭權?”

  “不錯,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讓他們變得真心敬畏大唐,融入大唐。要讓他們回到吐蕃之後依舊欽慕、懷念在長安的生活,用大唐的文字,讀大唐的書籍,漸漸讓他們像南詔一樣成爲大唐的屬國。”

  岑參不由問道:“能做到嗎?我是說靠改變赤松德贊、達扎魯恭,能改變整個吐蕃?”

  他在西域從軍多年,很多時候都是在與吐蕃打仗,知道那是一個憑藉地勢之後國力可與大唐抗衡的強國。

  “不夠,但我們有耐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顏泉明道:“大唐欲征服吐蕃,僅憑武力不夠,需以文明融合之,昔太宗皇帝有天可汗的氣魄,今我等欲再興大唐,何不能包容一個吐蕃?”

  從西域回到長安的岑參知道,那場戍邊擴土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只是手段更多了,目標也更宏大了。

  大唐像是一隻受傷的猛獸,養好了傷之後,正在一點點變得強大。

  幾天後,一場盛大的獻俘儀式在朱雀門前進行。

  唐軍再次把赤松德贊、娜蘭貞帶回了長安,明面上,他們是因爲奸臣瑪祥迫害而逃到長安,並主動幫助唐軍勸降了吐蕃將領,活捉了達扎魯恭。

  這樣的說詞,讓這一場戰爭少了些仇恨,添了幾分和睦太平的味道。

  於是,當着滿城百姓的面,達扎魯恭跪在了赤松德贊面前悔過,算是與這位流亡的贊普一起客居長安。

  當夜,薛白在宮中賜宴。

  赤松德贊有種僧人的淡泊從容,對此坦然接受了,平靜地觀賞着表演,不時還能與唐廷官員們談論幾句,甚至即興賦了一首詩。

  達扎魯恭則是一臉鬱悶地坐在那,只管悶頭喝酒,心想着以前頡利可汗被唐太宗捉到長安跳舞,如今贊普在此賦詩,看似不同,實則都是寄人籬下的處境。

  娜蘭貞則始終低着頭,不知在想什麼。

  宴到正酣,薛白看向了赤松德贊,似不經意地開口問道:“贊普貴庚?”

  “回陛下,外臣年已十八了。”

  “可有婚配?”

  “娶了吐蕃蔡邦氏之女。”

  “陛下。”顏泉明站起身來,開口道:“此前贊普曾向大唐求娶公主,以效仿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之佳話,彼時因事不成。如今他親至長安,可謂是好事多磨,陛下何不擇一宗室女嫁之?”

  一聽這話,赤松德贊還未有太大反應,娜蘭貞已變了臉色。

  當時的情形與現在可完全不同,當時是吐蕃讓大唐和親,現在大唐擇一個“宗室女”嫁給赤松德贊,卻是明顯的控制、利用。

  且說是宗室,實際只是唐廷培養出來的女細作。

  她有心替赤松德贊拒絕,舉着酒杯站了起來,耳畔卻已聽赤松德贊應了一句。

  “陛下若能開恩,外臣求之不得。”

  “……”

  有宦官趨步到了薛白身邊,小聲道:“陛下,就在方纔,僕固懷恩過世了。”

  “厚葬。”

  薛白原本捧着一杯酒沒喝,聽了這話,飲了那杯酒,算是送僕固懷恩。

  他吩咐散了宴席,轉回宣政殿,處理了一些關於僕固懷恩去世之後留下的事。

  其實,僕固懷恩那份叫屈請罪的奏摺還擺在薛白的案頭,他那種心結未消、怒氣鬱結的心情,薛白看在眼裏。

  “太執迷了。”薛白在心裏如此評價了一句。

  他就與僕固懷恩不同,他是爲了能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