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一波又起

作者:薛白杜五郎
也就在此時,有官吏邁着大步走來,道:“傳個話,三日之後,將嚴莊押赴南城門,斬首示衆……”

  苗大壯有一瞬間還在想這是天子眼看着叛亂了,要除掉嚴莊,可快就反應過來時間在三日之後,那或許就意味着並沒有叛亂髮生。

  “滾開,你個愣種。”

  他還在發呆,已被牢頭撞到了一邊,這一撞,他的美夢也就被撞醒了。

  三日之後,南城門附近站滿了人。

  苗大壯跟在兩個獄卒後面,看着嚴莊的背影,感到每一步踩出去都是軟的。

  他害怕極了,知道如果被嚴莊牽連,自己就是死路一條,還要連累家小。而嚴莊只需要大喊一聲就能害死他。

  因此,他整個人都是失魂落魄,直到聽得那一聲“斬”,才突然一個激靈,低頭一看,發現自己已經嚇尿了。

  “苗大壯,你真是個愣種,看人殺頭也能嚇尿了,滾。”

  “誒。”

  苗大壯連忙應了一聲,飛快跑回家裏,抱起他這陣子收到的錢就往外跑,一路跑到一個斷頭巷裏,四下一看,見無處可去了,他把手裏裝錢的布包往地上一丟,見了鬼般的就逃遠了。

  他知道自己也許會後悔。

  當他終於逃回家裏,喘着氣,站在院子裏看向天空,聽着隔壁院子的雞鳴狗吠,孩童的打鬧聲,他忽然覺得自己前陣子就像是魔怔了,此時只希望沒有任何的變亂,能這樣平平淡淡、安安穩穩地活下去。

  “斬!”

  薛白看着嚴莊的頭顱應聲而落,目光向田承嗣、張忠志、侯希逸、劉客奴等范陽將領們掃視了一眼,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鬆了口氣的樣子。

  其實,嚴莊不過收買了裴對付顏杲卿,就已發生的事而言,罪不至死。別的不說,天寶年間的政治鬥爭當中,手段比嚴莊惡劣者不計其數。

  但薛白還是處斬了嚴莊,因爲知道這些范陽將領們私下裏都與嚴莊有所勾結,有利益往來。殺人滅口便是爲了安他們的心,以示既往不咎之意。

  這並不代表朝廷軟弱或妥協,相反,在前幾日,諸將最有可能叛亂之際,薛白沒有任何的安撫,安坐於范陽冷眼看着他們的反應,直等到他們紛紛到范陽請罪,才寬恕了他們。

  於是,一顆首級被掛在了城門之上。

  “我本以爲,嚴莊會再次造反。”

  田承嗣正擡頭看着,忽聽到身後有人低聲說話,轉頭一看,見是張忠志。

  他搖了搖頭,道:“難,我不會跟着他再造反。”

  “因爲你的子侄也在范陽爲人質?”張忠志低聲問道。

  “與這無關。”田承嗣道,“若是聖人登基之前,或許還有機會。可朝廷軍屯這麼久,士卒們人人皆有田畝馬上要豐收了,割了麥,大半都是自己的,誰會跟着造反。”

  “看來你有打算過?”張忠志道,“否則你怎知士卒們不跟你。”

  “啖狗腸,不必拿話套我。我在關中就是敗在聖人手上,如何還敢反他?”

  張忠志嘆了一口氣,心想嚴莊說的不錯,朝廷原本是通過控制高門大戶來控制天下,通過控制各地將領來控制士卒,而變法的本質,就是削弱中間這層關係,直接增強朝廷對庶民、對士卒的控制力。

  這次不叛亂,隨着越來越多新政策的推進與落實,往後就更難了,安安穩穩地當大唐臣子罷了。

  而此番張忠志沒有叛亂的原因與田承嗣不同,他是被小兒子寫信說服的。

  張惟簡在范陽府學隨着杜甫讀書,如今已學有所成,寫信給張忠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各種分析,稱順服天子纔是張家的長久之計。

  那信,張忠志沒太看得懂,他也不在乎。

  他只是覺得,自己的兒子裏終於有一個文武雙全、見地不凡的了,早晚要成才,把他的家族傳承下去且越來越興旺發達,像是世家大族一樣。因此,他不忍壞了兒子的前途。

  說來可笑,薛白一心變法以削弱世家大族,而嚴莊所作所爲卻是想要成爲世家大族,張忠志之所以沒叛亂亦是想成爲世家大族。

  這般看來,薛白倒像是一個獨行者,逆着人們的心意,爲了可笑的理想而一心孤行。

  可他心裏堅信,他纔是順勢而爲的那個。

  隨着不停的發展,大唐已經到了世族註定衰弱,寒門庶族逐漸崛起的時候。階級之間的差距不斷減小,這是不變的規律。

  那些沉默無言,還不能發出聲音的人,纔是新政的支持者,厚實而龐大,這股力量也終將得以展現。

  范陽諸將沒有變亂,薛白在河北的行事也就順利起來。可就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洛陽緊急遞來的文書。

  展開一看,薛白不動聲色地將它放到了一邊,繼續與河北諸臣談笑風生。

  直到所有官員退下,他纔再次攤開這封信報,獨自坐在那一字一句地再看了一遍。

  其內容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新任的江南東道安撫使劉展謀反。

  劉展其人,薛白見過幾次。那是在討伐史思明之時,劉展被借調過來,他頗有能力,立下了一些功勞。

  但最讓薛白印象深刻的是劉展出身微寒,爲人有城府,不苟顏笑,但對士卒非常體恤。正是因此,薛白纔在施行新法後調他到江南東道這個稅賦重地,讓他以武力保證新法的施行。

  這種情況下,有人告劉展謀反,薛白的第一反應是爲了阻撓新政的誣告。

  可他收到的這封密報裏,卻是指出劉展乃是開元二十三年間在東都造反的劉普會的養子,甚至牽扯到天寶年間華清池刺殺玄宗的案子。

  密報裏還列舉了一些罪證。

  薛白輕輕敲着手指,閉上眼思忖着,認爲這件事不是小事。

  若劉展真的反了,後果必然非常嚴重;就算他不是真心謀反,有人羅織出這麼詳盡的罪名對付他,未必不能真逼反他。

  奏摺是以杜有鄰的名義遞來的,而具體查到劉展往事的,卻是如今在江南東道負責變法的轉運使李藏用。

  這件事與裴彈劾顏杲卿一事很像,可想而知,往後還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事。

  薛白或許可以從河北趕赴江南處置,卻不可能再從江南趕到山南、嶺南,這不是天子該做的事。

  可以預見朝廷變法的阻力正在逐漸加大,薛白思來想去,決定依原計劃沿運河南下。

  而劉展正在蘇州,若他真心謀反,一旦御駕過了江淮,他便有可能沿運河而上,劫持天子。

  但目前並沒有人阻止薛白,此事是密奏,只有寥寥數人知曉。

  數日後,薛白從范陽啓程,繼續巡視河北。

  臨行之前,他下旨放了顏季明,卻也貶了顏季明的官,懲戒他闖入朝廷封禁之地,這是依唐律處置的,畢竟顏季明與史朝英來往,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罪。

  “你阿爺說你一天到晚不務正業,想把你送到長安,你怎麼看?”

  “陛下,我沒有不務正業。”顏季明道,“我想留在河北,想要有朝一日爲大唐掃清外虜,平定塞外!”

  “你已經被罷官了。”

  “陛下不是說過嗎?只要史朝英立下功勞,便能證明我的清白。”顏季明道:“我要去回紇部再次勸說她的部屬。”

  薛白搖頭道:“那你還是隨我走吧。”

  “這是陛下的旨意,還是私下裏勸臣的?”

  “算是旨意吧,說來,你也算是國舅。”

  “怎麼能‘算是’呢。”顏季明道:“大唐男兒當縱橫四海,廓清寰宇。我不願回長安當甚國舅,顯得與楊國忠相類。”

  薛白看着他神彩飛揚的樣子,感覺到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於是,點點頭,縱容了他。

  御駕繼續南下,一個月後過了黃河,到了宋州,薛白收到顏真卿的奏摺,請求讓他結束巡視,返回東都。

  原因是,顏真卿認爲劉展叛亂之事是真的,且是切實看到了證據,可以證明劉展參與了當年華清宮的刺駕案。

  此前,薛白一直認爲,劉展與顏杲卿一樣是因爲新法而被人冤枉的。他依着原定的計劃南巡,其實也是想表達對劉展的信任……因爲相信劉展才敢沒帶太多兵力就親赴險地。

  但顏真卿的奏摺打破了薛白這個想法。

  他再繼續南下,很可能是會有危險的。

  考慮了許久,薛白提筆給顏真卿寫了回覆,他認爲哪怕劉展真的要謀反,但其剛到蘇州,不可能有充分的準備,何況眼下還沒舉旗。若天子因此懼怕而不前,墜了朝廷聲威不提,反要被劉展察覺到事情敗露。倒不如他繼續南下,趁劉展尚未發動將其摁住……

  寫了信,薛白吹乾墨跡,忽然又想到另一種可能。

  劉展剛到蘇州,便是叛亂也掀不起大波瀾。顏真卿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擔憂之意卻很深,一心要讓他返回東都,擔憂的真是劉展嗎?或是有其它不便言說的變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