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鐵石心腸

作者:薛白杜五郎
得益於武則天將明堂建得足夠高,薛白其實能看到那些從宮門外涌來的兵士。

  換成別的皇帝也許早已跑了,比如歷史上的涇原兵變,叛軍陳兵于丹鳳樓下,唐德宗倉皇出逃。

  薛白一直自詡英明,此時卻面對着與唐德宗一樣的局面。他若逃了,也許大唐的“天子九遷”就要應在他一人身上。

  “陛下,崔相公求見。”

  內侍還在通稟,那邊,崔佑甫已經大步趕到了殿中,朗聲道:“陛下總算是將他們逼反,可稱心如意了!”

  這話太過無禮,站在薛白身後的杜妗當即叱喝道:“崔佑甫,你好大的膽子!”

  “我爲朝廷重臣,直諫天子,還輪不到你這婦人插嘴,想牝雞司晨不成!”

  崔佑甫一句話頂撞了杜妗,旋即向薛白行禮道:“臣請陛下出面安撫諸將士,以免事態愈發不可收拾。”

  “依崔卿所見,朕該如何安撫”

  “若能下罪己詔,停止撿括,逐杜二孃,想必羣情遂安,民心即定。”

  那“逐杜二孃”的要求雖是崔佑甫臨時起意加的,卻恰與反對派的利益相合,最能表現薛白服軟的態度,也是讓薛白交出手中的權力。

  杜二孃聽了,原本慍怒的臉色反而平靜下來。

  她是薛白的一條臂膀,深知薛白不可能自斷臂膀。

  崔佑甫能提出這樣的要求,可見其人內心極爲傲慢,從骨子裏認爲該由薛白捨棄一切向他們低頭。

  果然。

  “朕若不呢”

  “臣請陛下三思!”

  這樣簡簡單單一句話,便是崔佑甫的威脅之語了。

  彷彿爲了響應他,乾元門處響起了震天呼喊,如驚濤駭浪般撲了過來。

  薛白於是走下明堂,出了大殿,站在石階上以目光迎接着那些反對他的人們。

  崔佑甫快步跟了過來,眯了眯眼,喃喃道:“他們是如何進宮的”

  反而是他更爲驚詫。

  薛白想了想,有些失望地嘆息了一聲,向杜妗問道:“你可有查到元載與叛亂的公卿有所來往”

  “元載”

  杜妗出乎意料,搖了搖頭。

  元載算得上是薛白最爲倚重的大臣之一,是主持變法的重要人物,又豈會站到反對派那一邊

  薛白一直都知道元載原本是個鉅貪,因此一次次地敲打他,本以爲能改變他,以此證明自己改變了歷史。

  如今想必元載是忍不住動搖了、伸手了,被拿住了把柄,只能向反對派妥協。也是,連顏真卿都沒能抗得住的風浪,豈能寄望於元載抗得住

  就像是你永遠無法勸一個嗜賭的人回頭,能做的也許唯有尊重他的命運。

  “陛下看到了嗎越來越多的人背叛了。”崔佑甫道:“再這般一意孤行下去,陛下真要成爲孤家寡人。”

  “朕從一開始就是孤家寡人。”

  雙方更近了。

  大步趕來的公卿貴胄們終於看到了站在明堂前的薛白。

  然而,密集的腳步聲同時也從明堂後方響起,一列列披着整齊甲冑的兵士流水一般趕出來,列陣在石階之上,或豎起盾牌,或架起長戟,張弓搭箭,須臾便形成了銅牆鐵壁。

  爲首的將領並不是郭千里,而是薛白更爲信任的樊牢。

  可想而知,薛白早有準備,原本就不可能讓他們輕易兵變成功。

  “你等擅闖宮城,想要謀逆不成!”樊牢高聲喝問道。

  來瑱、李峴等人遂越衆而出,坦然無畏地站在石階下,與薛白對質。

  他們有太多話能說了。

  可開口,第一句卻是——

  “臣等聽聞有宮中有亂賊,特來護駕!”

  當年三庶人案,李瑛也是這麼說的。

  ……

  李成裕在隊伍的後方,有些焦急地仰着頭,試圖看到前方發生了什麼。

  他有些後悔之前沒有與來瑱、李峴等人到前面去領頭。當時也有人說“李公德高望重,當爲我等領袖”,被李成裕以無官在身給推辭掉了。

  結果可倒好,進展遠比預料的順利,廢立天子的大功歸了旁人。

  “得到前面去啊。”

  “事有不妥。”李泌正在打量着乾元門,忽然想到了什麼,眉頭一蹙,道:“今日恐有埋伏,須速勸諸公罷手。”

  李成裕道:“事到臨頭,豈還有退縮之理”

  李泌有些着急,不與他相爭,徑直往隊伍前方趕去,很快卻被一個將領攔住。

  “我是李泌,有緊要之事告於諸公。”

  “李先生也看到了,眼下不是時候,煩請稍等。”

  李泌道:“告訴來瑱,天子早有佈局,萬不可與之衝突,且先請罪,從長議計。”

  “好,李先生在此等着,我去傳話。”

  那將領於是吩咐士卒看住李泌,自轉身便去了。

  李成裕快步跟上那將領,卻沒有被阻攔,且與對方交談了起來。

  “李泌有奇才之譽,可他這次出山,旁人並不重視他,李公可知爲何”那將領問道。

  李成裕道:“因是顏真卿請他出山”

  “此其一,他與薛逆早是舊識,當年輔佐忠王,結果忠王奪位失敗,他反而成了宰相,可見他立場。他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我等舉事時來,見我等馬上要功成了,又跑來說些恫喝之語,騙我等向薛逆請罪,如何能受他的騙”

  李成裕與李泌是舊識,此前一直頗信任李泌人品,沒往這方面想過,此時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原本該被引爲軍師的人物,這次一直被冷落,只能跟在他後面。

  “可他說的若是真的”李成裕依舊有些擔心。

  “必是假的,今我等大功就在眼前,哪能被他三言兩語誆騙。”

  李成裕深以爲然,趕到前面去聲討薛逆的種種大罪……

  那邊,李泌等了很久始終被攔在後面,便知這些人並不信任他。

  他也果斷,轉身便走。

  出了乾元門,他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卿貴胄們往這邊趕來,倒像是上朝一般,遂攔住一個官員問道:“出了何事”

  “你從大內出來,反倒問我”

  李泌這一身道袍在此場景下頗爲與衆不同,因此那官員雖然反駁了一句,卻也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

  “天子不得人心,我等響應人心,前來聲討!”

  “什麼”

  李泌連問了幾人,得到的竟都是差不多的回答。

  他知薛白的新政其實也有不少支持者,可此時一個都沒見到,太過反常,必有大問題。

  於是他加快腳步趕出宮城,忽然,他看到洛陽城外的上空有焰火閃過,雖是在白日裏,依舊給天空抹上了一瞬間的紅霞。

  那像是有人在發信號。

  再一回頭,李泌赫然見到洛水邊不聲不響地出現了一列列的士卒。

  有身披盔甲的將領驅馬在前,無聲地揮動令旗,指揮着士卒對宮城進行包圍。

  平時見慣了吵吵嚷嚷的軍隊,突然發現有軍隊能做到安靜行軍,竟有一種莫名的可怕感。

  明堂前,君臣還在隔着石階對峙。

  但薛白已經厭煩了。

  那些議論翻來覆去地發生過,談過一遍又一遍卻沒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他心裏清楚,因爲這些是根本利益的衝突,不是靠談能解決的。

  之所以還在談,出於人們的僥倖與軟弱,總覺得磨一磨也許就可以不花代價達成目的。

  但世事總有代價,難免的。

  “陛下,臣是爲你好啊!”

  來瑱十分激動,已經好幾次往石階上走了幾步,走到了禁軍的刀槍能砍到的距離,他卻根本沒在意自身安危,還在吵吵嚷嚷。

  “你的所做所爲動搖了社稷的根基……”

  薛白一直懶得理會旁人,但來瑱是特別的。

  旁人爲了利益,來瑱卻是爲了控制局面才親自跑來領頭,這心思很難理解,簡單來說,他怕各地方官員被新法逼反了,鬧得天下大亂,於是,把他們組織起來,形成這種有秩序的抗議。

  前提是,在來瑱心裏,薛白的的確確是錯得一塌糊塗。

  這是個擰巴的人,做着擰巴的事,喫力又不討好,回頭很可能得罪各方,但世上總有這樣的人。

  於是,薛白罵了他。

  “迂夫!大唐以均田制立國,根基在於均田。你捫心自問,到底是誰壞了大唐根基,是這些貪得無厭的蟲蠹,還是檢括均田的朕!”

  來瑱越被罵,越固執,梗着脖子道:“你明知不可爲而爲,便是禍國殃民!”

  “朕爲何不可爲”

  “還不領悟嗎”來瑱道,“旁人變法或可成,你變法就是不成!”

  薛白道:“好!你說,爲何!”

  他知道,歷史上唐廷也是改革了稅制的,雖沒有他這麼激進,但兩稅法與包括租庸制在內的各種雜稅並行,東拼西湊地,畢竟是改制成功了,根本沒這麼大阻力。

  爲何到了他變法就不成

  除了他執行新法更爲嚴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下公卿世胄們心底裏不認同他。

  有人認爲他冒充皇室篡位,有人即使相信他是李倩,卻也鄙夷他昔日的卑賤。

  他們難免會想“我們捏着鼻子認了你這麼個人當皇帝,你老老實實順我們的意就好”。

  這就是正統性的不足,做什麼都不那麼順理成章。

  就像是個出身卑賤的男子娶了一個豪門的千金,卻開口說要納妾,旁人做得,他卻做不得。

  當然,這些事大家心裏知道,私下裏也是自然而然地罵着“薛逆”,但卻少有拿到明面上來說的時候。李成裕私底下一直叫嚷着“反了薛逆”,真衝到了宮裏,依舊是“臣前來救駕”。

  直到此時,薛白當衆問了出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