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摘箬葉
唐宅民有些得意的把木柴堆放在角落裏,笑道:“是啊,今天我見山裏有一大片被人砍倒的野木,就砍了些。”
“什麼?”王菊芬一驚,“你偷人家曬好的木柴?宅民,我不是跟你說過嗎?讓你別偷別人的柴,你怎麼不聽話?”
“我沒偷!”唐宅民解釋道,“這是別人砍下不要的尾柴,看着大,但很短的。”
王菊芬上前看了看,這才鬆了口氣:“宅民,你一定要聽阿奶的話,人可以窮,但不能偷,知道嗎?”
“知道了!”唐宅民轉身,準備去喫飯。
卻看見阿奶手中捏着兩張紅彤彤的鈔票,有些詫異:“阿奶,你這錢哪裏來的?”
王菊芬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鈔票,就把剛纔李青峯的事情說了一番。
得知李青峯要把山牆的箬竹砍掉,唐宅民也沒說什麼。
畢竟,箬葉這玩意最不值錢。
村裏還從來沒見誰花錢買過箬葉。
箬葉在本地就是一種荒草,一種生命力極強,怎麼燒都燒不死的荒草。
但在外地人眼中,則是包糉子的稀缺好物。
李青峯再度來到山牆腳,看着密密麻麻的箬葉有些頭疼。
這麼多,用刀子割得割多久啊。
想了想,還是用拳頭方便些。
查看一番四周,確定四周無人之後,就凝聚掌力,一一向箬葉根部打去。
隨着霧氣形態的掌力快速衝向箬竹根部,原本直挺挺的箬竹杆子立馬噼裏啪啦應聲倒下。
隨之一起傾倒的,還有各種野草灌木。
沒一會兒,這塊山牆上的野生植物全部被放倒!
李青峯滿意的拍了拍手掌,這才爬上山牆把箬葉一一挑揀出來。
這些箬葉都是包糉子的好東西,正過幾天就是盤王節,用來包糉子最好。
盤王節是本地少數民族的節日。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就是盤王節。
盤王節到來之前,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包一些糉子。
在本地,不僅僅是端午節的時候包糉子。
七月中元節的時候也會包糉子。
還有十月盤王節的時候也會包糉子。
倒不是說這糉子有多美味。
而是因爲,糉子比起其他糕點更耐儲存。
而且製作簡單。
李青峯已經提前預約了鎮上派出所的胡忠信,讓他盤王節中午來家裏喫飯。
這事已經說了許久,眼看盤王節快到了,李青峯覺得自己有必要好好準備一下。
倒不是說這盤王節有多隆重。
當然,對於一些有錢的村落,盤王節還是很隆重的。
但是對於綠水村這樣的貧窮山旮旯來說,盤王節跟端午節中元節都沒啥區別。
都是包點糉子殺只雞意思意思即可。
但是,李青峯不同。
這不僅是他回來的第一個節日,也是孩子們第一次過這個節日。
而且還有客人來,所以想準備得豐盛一些。
糉子是必須的。
而且還不能是太普通的糉子。
就在李青峯把箬葉收拾回去的時候,餘成隆發來了信息,說等盤王節那天,要帶兒子兒媳一起來登門道謝。
李青峯迴了信息後,就趕緊處理箬葉。
箬葉的葉子其實跟一般竹葉差不多。
只是它的葉子更寬大更長,也更厚一些。
把箬葉從箬竹上一一摘下後,疊在一起紮成捆,倒掛起來暴曬即可。
用不了兩天,這些箬葉就會被曬乾,便於儲存。
把箬葉全部摘下紮成捆後,特意給王奶奶送了一些去。
再次來到王菊芬家裏,唐宅民也在。
祖孫二人看到李青峯來了,都有些驚喜。
忙招呼他坐下。
李青峯沒坐,放下箬葉就準備走了。
王菊芬見狀,趕忙吩咐道:“宅民,你今天不是撿了不少板栗回來嗎?快給孩子拿些。”
“好!”唐宅民立馬起身往廚房走去。
沒一會兒,就捧了一大捧板栗出來。
笑呵呵的湊到子衡面前:“弟弟,來,拿着。”
【在兩广部分地區,大人一般會把小男孩稱呼爲‘弟弟’,把小女孩稱呼爲‘妹妹’。一種禮貌用語。】
子衡睜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怪蜀黍手中的怪東西,扭頭看向爸爸。
他還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圓滾滾卻長滿毛刺的東西。
這東西有核桃大小,但卻不像核桃圓潤,而是周身長滿了細長茂密的小刺。
李青峯笑道:“孩子拿不住,給我吧。”
說着,就用剛纔裝箬葉的袋子包下了唐宅民手中的板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