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瘦得皮包骨
“李師傅,您吃了飯再回去吧。”
“沒錯,再急也不急在這一刻。”
“李師傅,我家中午做了雞蛋餅,我回去給您拿幾個來。”
“對對對,我家還有油茶,你們珉石鎮的人不是最愛喝油茶的嘛,我去給您端油茶來。”
衆人說着就各自回去搬運食物了。
老村長一想,說道:“既然這樣,那乾脆我讓我家老婆子把晚飯給送來。”
“李師傅您就在這裏喫,也耽誤不了幾分鐘。”
見衆人如此熱情,李青峯也不好退卻,就應了下來。
沒一會兒,村民們都把自家的食物帶來了。
村長老婆送了米飯跟三個菜來。
一個蒸臘腸。
一個炒雞蛋。
還有一個是土雞湯。
都是肉。
李青峯正要開玩笑說你們怎麼只吃肉不喜歡青菜的時候,又看到了其他村民送來的食物。
雞蛋餅。
純純的雞蛋餅,蔥花都沒一粒。
大肚粑。
純純的肉餡,蘿蔔丁都沒有一點。
看着這滿桌子的肉,李青峯原本要調侃的話愣是說不出口了。
他有些不解的擡頭看向站在周圍的村民們。
這些人的年紀最小的才一歲左右。
中間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但留在這個村裏的年輕人原本都是病號。
只不過現在不是,因爲已經被他治療好了。
其他年紀往上的,有六十歲的老頭老太,也有七八十歲,甚至到了八九十歲的老人家。
這些人除了孩童之外,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瘦!
他們的精神面貌在經過李青峯的神力治療之後已然變得十分好。
但他們仍舊瘦得厲害。
這份清瘦是日復一日累積下來的。
而非短時間內造成的。
而且他們瘦得皮膚乾癟,一看就是平日的飲食沒什麼油水的緣故。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瘦,但只要在飲食方面攝入足夠的肉蛋奶,皮膚會很盈潤。
但這些村民不是。
他們不管骨架大小,都是瘦得皮包骨那種。
不用想都知道,他們往日的飯菜肯定都是能省則省。
想到這裏,再看這滿桌子的肉,李青峯心中有些不好受。
他道:“其實大家不用這麼破費的。”
“我家裏每天都有肉喫。”
“你們給我做這麼多肉,我也吃不了多少。”
“倒不如給我準備些新鮮的蔬菜。”
他笑了笑,並沒有覺得這些菜不好。
只是心疼這些村民自己捨不得喫,反倒把家裏最好的拿給他吃了。
村民們自是明白他的意思。
都說:
“李師傅,您別跟我們客氣。”
“要是沒有您,我們這些老的老,小的小,也不知道能不能捱過這場雨。”
“是啊,您大老遠來給我們看病,還帶了藥來,這份恩情,就是把家裏的過年豬殺給您喫都不過分。”
李青峯很是感動。
這些人確實是淳樸得可愛。
但也正是因爲他們太過淳樸善良,所以纔會被同個村委的其他幾個村子欺負得連村子周邊的山地都不能開荒。
他擡頭將視線從窗戶往外看去。
一眼就可看到瓢潑的雨幕當中青山綿延,綠樹成蔭。
山頭雖然不高,但卻因爲沒有過度開荒的緣故而綠得如同翡翠一般,幾乎看不到半點黃泥。
在這些青翠裏,有數不盡的野生植物,自然也有各種藥材。
見他還沒有動筷子,村民們都以爲他不喜歡喫這些肉菜。
心中暗暗有些自責起來。
覺得是自己沒有站在李師傅的角度去想問題。
李師傅今天大老遠奔波而來,又說了大半天的話。
估摸着早就口乾舌燥了。
這種時候,估計他不會想着立馬喫肉。
而是想着先喫點清淡的。
有了清淡的墊底,纔會想要喫肉。
而且剛纔李師傅又說他家裏天天喫肉,那自然是跟他們這些人不一樣的。
他們這些人一看到肉就流口水。
可人家李師傅是有本事的人,哪裏會像他們一樣饞肉喫?
村長老婆說道:“李師傅,是不是這些菜不合您的口味?”
“也怪我考慮不周,我該想辦法再給您弄個青菜的。”
“可、唉。”
她嘆口氣,無奈道:“可我家裏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麼青菜了。”
“要不您再等一下,我回去看看酸菜壇裏的酸菜還好不好。”
“要是還能喫,我就給您弄個酸菜來,您看行不?”
李青峯擺手:“不用麻煩!”
“我對喫食方面沒有什麼挑剔。”
他看着桌上的食物,想到自己村裏的情況,皺眉問道,
“嬸子,您方纔說您家沒青菜了?”
村長老婆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是啊,原本是有的,可這雨不是一直下不停嘛。”
“菜地裏的青菜都爛光了。”
其他人附和道:“我家現在連豬草都不好找了,只能天天去割野生芋頭苗回來煮了餵豬。”
“我家也是,我家養了些雞鴨,原本菜地裏有點青菜的時候,每天還能弄點菜葉子給它們喫。現在青菜爛光了,只能喂糧食了。”
聽着村民們的談論,李青峯不由得問道:
“你們爲什麼不挖野菜喫?”
“野菜?”村民們不解。
李青峯繼續說道:“你們村的山地都沒有開荒,山裏肯定到處都是野菜。”
“野菜的生命力要比咱們自己種植的蔬菜強很多,即便這雨下得再大再久,也對它們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
“如果你們實在是沒有什麼蔬菜可以吃了,完全可以去挖野菜。”
“野菜可以給人喫,也可以給家裏的家禽牲口喫。”
村民們點着頭,卻問:
“那山裏的什麼野菜能喫?”
“我們也就知道竹筍跟甜蕨苦蕨還有山藥這些。”
“但現在甜蕨苦蕨都還沒有,山藥又難挖,我們這些老骨頭......唉。”
他們不是怕喫苦,也不是怕勞累。
他們是擔心萬一自己在挖山藥的同時閃了腰或者傷了腳什麼的,豈不是得不償失?
進山挖山藥的基本上都是男人。
男人要是傷了痛了,就剩下家中的老婦人跟孩子,那可怎麼辦?
李青峯明白大家的想法,說道:
“其實咱們這山裏能喫的野菜很多很多。”
“像你們村附近不是還有薺菜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