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7章 倒臺
“再一個就是,咱們之前一直都是賣油炸餈的。”
“現在咱們作坊被封了,如果有油炸餈流出去的話就不好了。”
衆人聞言都表示明白。
他們自己內部人員定然不會讓作坊裏的糕點平白往外流。
但等糕點落入附近山民們手中後,那就說不準了。
所以換一種糕點製作確實沒那麼打眼。
確定了要做炒米餅後,大家又開始忙活起來。
炒米餅的製作其實並不複雜。
李青峯因爲要往米粉里加入藥粉,所以由他負責打粉的步驟。
在打粉之前,需要先將大米炒成焦黃色。
其中花生米也需要炒制一番。
炒制好後,李青峯就將這些材料以及白糖一起打碎成粉狀。
在打碎的同時摻入事先準備好的中藥粉。
他的工作室仍舊在最裏間,因此衆人也不知道他往炒米粉里加入了什麼。
他把米粉打好後,就交給在外頭等着的婦人們。
婦人們用雞蛋調和米粉,成半乾狀態後,就往米餅模具裏塞入米粉。
米粉需要壓實敲打,之後用刀切去高出模具的米粉。
然後將模具倒過來,將裏頭已經成型的米餅敲出來即可。
爲了不讓米粉粘黏模具,在灌入米粉之前,一般都會往模具裏頭撒入一些乾麪粉。
另外,米餅的材料中也會摻入油。
因此米餅並不會直接粘在模具上。
敲出來的米餅湊成一竹扁子後,就放到炭火上烤。
烤至米餅從半溼狀態到乾燥狀態即可。
最好的狀態就是表面微有焦黃。
這樣喫起來最香。
人多力量大,一個上午的時間,大家就做了不少炒米餅出來。
李青河還是負責送貨。
做出來的米餅由他往外送。
先送自己村裏。
然後再往其他村子送。
按照每人一個的量送。
多了沒有。
李青峯如今的鐵桿粉絲羣還在,而且人數爆滿。
他跟羣裏的衆人說了一聲後,各村就自己統計了人數。
並且安排了跟李青河交接的靠譜人員。
雖然李青峯沒有明說這些糕點有何作用,但大家都從李師傅慎重的人口清點一事察覺到了不尋常。
要是尋常糕點,按照李師傅的性格,給了就直接給了。
怎麼會清點各村人口?
還特意交代每人一個?
然後,又有人從李師傅的朋友圈裏看到李師傅進山挖了很多藥材。
並且說這些藥材可以強身健體。
雖然李師傅在朋友圈裏說是給自己喫的。
但他一個人能喫這麼多?
而且最後還把藥材都弄成粉末了。
白色的粉末。
白色的粉末。
焦黃色的炒米餅。
山民們大多不機靈,但也有個別很機靈的。
機靈的山民一分析,其他人就懂了。
原來是李師傅沒有行醫資格,所以不能明目張膽的給大家贈送具有藥材功效的糕點。
只能暗戳戳的送。
知道這個真相的山民們差點淚目。
就說他們的李師傅絕對是活神仙。
那些當官的還不相信,還偏偏要欺負他們的李師傅。
就在他們發出抖音視頻的第二天早上,養老院就迎來了好幾個領導。
他們的視頻當然都被下架了。
他們還被狠狠的教育了一通。
說他們這樣的人就跟邪教差不多。
呵呵,救苦救難的李師傅要是邪教,那這世上還有好人?
反正不管那幾個官員怎麼教育他們,他們都不聽。
說他們冥頑不靈也好,說他們食古不化也罷。
他們就是信奉李師傅!
李師傅就是他們的神!
這一信仰在喫下李師傅送來的炒米餅後再度昇華。
只是,讓山民們沒想到的是,李師傅的糕點剛送到沒多久,政府的救助也到了。
毛家村衆人看着進村的車隊都有些害怕。
老百姓對當官的人具有着天然的畏懼。
特別是這樣的車隊,上面寫着什麼公務車之類的,更是極具壓迫感。
毛家村村長朝村民們遞了個眼神,示意大家趕緊擦擦嘴巴。
方纔李師傅的糕點一到,衆人就忍不住嚐了起來。
這會兒有好幾人嘴上還沾着米餅的米粉。
有些人手裏還拿着家人那份米餅的,則是趕緊扭頭就往家裏走。
村長見大家都心領神會了,便去迎接領導們。
只是,看着下車的領導們村長又懵了。
這領導怎麼沒見過?
看着那一車車往下搬的物資不僅村長懵圈,村民們也懵。
村長疑惑,剛要問點什麼,那新來的領導就連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自我介紹起來。
原來,原先的幾個領導被開除黨籍了。
連工作也丟了。
現在的這幾個領導是新來的。
新來的領導親自帶隊給毛家村的村民送物資。
村民們雖然不瞭解這些領導跟以前的領導有無不同,但還是十分熱情的招呼起來。
只不過,這些新來的領導連杯水都不喝。
下了物資,視察了一番村子後,又風風火火的趕往下一個村子。
毛家村衆人都隱隱覺得這天好像真的放晴了。
村長道:“只希望這些領導跟之前的領導不是一批人了。”
有個村民道:“方纔那誰家的娃兒在喫李師傅送來的米餅,那大領導看到了,就問那小孩誰給的。小孩說是李師傅給的。”
“那領導非但沒有生氣,還說李師傅的糕點肯定很好喫。”
村長點點頭。
方纔那一幕他也看到了,差點把他心臟都嚇出來。
先前的領導們都不喜歡李師傅。
但願這次的不一樣。
綠水村也迎來了領導們的車隊。
物資也是一車一車的往下搬。
李青峯等人一直在作坊裏做事,倒是不知道這件事。
知道的時候已經是晚上。
看了手機羣才知道的。
聽聞先前的那些領導都下臺了,李青峯也只是淡然一笑。
怎麼說呢,政治家的事情,還真不是老百姓想的那麼簡單的。
他們這些老百姓看到那些當官的倒臺,就以爲只是那些人貪了多少,或者做了什麼壞事。
但政治上的事情肯定不會這麼簡單。
每一個倒臺者的背後肯定有一隻顫抖的手。
誰也不捨得自己的棋子。
但大勢所趨,權衡利弊,覺得沒有救的必要了,這纔有了老百姓看到的倒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