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入甕
兀良合臺皺眉道:“蠻族諸部落近十萬兵力,我如果撤軍他們必然大舉反撲!”
“不如放棄永昌郡,將所有兵力撤回來,以一部防備大理城西側的鳳羽郡,以蠻族的實力要攻下鳳羽郡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先按照原來的計劃集中力量對付宋軍!”
兀良合臺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視線轉到張良臣方面。張良臣率領十一萬宋軍進抵建昌城下,兀良合臺在此佈置了一萬守軍,建昌城城池堅固,防禦裝備完善,要想攻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兀良合臺的計劃是,以建昌府、會川府遲滯消耗張良臣所部,然
後他集結主力在永寧河東岸與疲憊的宋軍進行決戰,力圖一鼓作氣擊潰張良臣所部,然後主力南下,以同樣的方式擊潰廣南西路軍!如果他的這個戰略意圖可以實現的話,那麼大理是有可能保住的。
建昌城的守軍望着城外的宋軍軍陣面色蒼白,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十一萬宋軍列陣在城外,旌旗雲涌,刀槍反射出的寒芒如同霜雪一般,數百九稍石炮一字排開,十一萬人竟然沒有半點雜聲。
張良臣望了一眼城頭,“開始!”
數百九稍石炮一起發射,登時天空暗了下來,無數石塊遮蔽天空朝城牆飛去。城頭上的守軍慌忙奔跑起來,緊接着只見一片煙塵漫天飛舞,和着沉重的撞擊聲,不少士兵被石塊砸翻在地,血肉模糊。
十幾輪攻擊下來,城頭上的蒙古軍傷亡不小,一片狼藉。宋軍石炮停止了射擊,戰鼓聲大響起來,一萬突擊部隊猛發一聲喊,推着各種攻城器械朝城牆涌去。
當突擊部隊衝到距離城牆不遠處的時候,原本不見人影的城頭上突然出現了無數蒙古軍士兵,他們拼命地朝宋軍突擊部隊發箭,箭雨呼嘯而下,不過大部分箭矢都打在了塔盾之上,宋軍繼續前進着。
宋軍衝到城牆下,雲梯、攻城塔紛紛搭上城頭,宋軍將士咬着鋼刀朝城頭上衝鋒,滾石檑木如同瀑布般奔涌而下,不斷有宋軍士兵被砸落下去。
衝城車反覆衝撞着城門,巨大的撞擊聲在這激烈嘈雜的戰場清晰可聞。宋軍突擊部隊通過一座座攻城塔涌上城頭,蒙古軍將士在蒙古將官的督促下拼死反擊,雙方在城頭上展開血戰。做爲鋒線的宋軍突擊部隊非常強悍,他們怒吼着揮舞兵器,長刀在空中翻飛,血雨漫天飛舞
,蒙古軍將士咬牙抵擋着,顯得非常艱難的樣子。就在雙方相持不下之時,突然有身着重甲揮舞長柄斬馬刀的破陣營士兵加入戰團,他們一出現便打破了僵局,蒙古軍將士在他們兇悍的攻擊下紛紛倒在血泊之中。蒙古軍將士心中駭然,有些人開始逃跑,
城頭上的蒙古軍開始動搖。宋軍將士乘勢猛攻,蒙古軍兵敗如山倒。與此同時,衝城車也撞開了城門,張良臣率領大軍洶涌而入。
殘存的蒙古軍聚集在治所之中,心驚膽戰。
緊接着,萬餘宋軍包圍了他們。
陷入重圍的蒙古軍殘部在猶豫了一番後放下武器投降。
僅僅不到一天時間,建昌城便被攻陷,一萬蒙古軍(僕從軍),除三千餘人陣亡外,其餘全部被俘。當正在調兵遣將的兀良合臺聽到建昌失陷的消息,大驚失色,他雖然知道建昌城不可能守得住,他原本也沒打算要守住,可是卻沒有想到竟然僅僅一天時間就失守了,他本來以爲至少可以守住五天。兀良
合臺叫來傳令官,傳令各軍加緊行動,同時命人給會川府傳去消息,說援軍即將趕到,他其實並不打算支援會川府,之所以命人傳去這樣的消息,原因很簡單,他要守軍拼死抵擋宋軍。
會川府的守軍在得到兀良合臺的消息後確實如他所願進行了極爲頑強的抵抗,然而他們堅持的時間並沒有比建昌守軍長多少,會川府不到一天時間也被攻陷。
緊接着,張良臣率領大軍馬不停蹄西進,一天之後進抵安寧河東岸。此時,兀良合臺率領的蒙古軍主力六萬之衆已經出現在安寧河西岸,雙方隔河相望。
張良臣朝對岸眺望了一眼,對身邊衆將道:“大理蒙古人的精銳都在這裏了!不可大意!”
黑熊一拍胸膛,嗡聲嗡氣地道:“只要大人一聲令下,咱們就過去宰光他們!”
張良臣笑了笑。
片刻之後,斥候回來了,“大人,已經探明有一段河段水深只到腰部,可以涉水!”
張良臣立刻對張鈺道:“你率領陷陣營先行!”“是!”當攻擊月宮的蒙古軍主力撤下去後,白霜月等立刻集結所有力量出怒江峽谷東進,包圍了大理城西邊背靠點蒼山的鳳羽郡,並且發起攻擊,然而由於白霜月的軍隊既缺乏攻城裝備,也無攻城經驗,因此數
日下來不僅未能攻破城池,反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即便如此,鳳羽城的失陷也只是時間問題,畢竟雙方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了。
這天夜裏,白霜月大帳。
白霜月正和衆位頭人商議策略,人人勁頭很高的樣子。
一名斥候飛奔進來,興沖沖地稟報道:“女王,從四川南下的宋軍已經攻下了建昌府!從廣西西進的宋軍也已經攻下了石城郡、善闡府!”
衆人登時流露出興奮之色,葛青哈哈笑道:“這個張良臣還真是名不虛傳啊!三支大軍合力攻擊,蒙古人敗局已定!”
衆人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白霜月卻皺眉道:“越是這個時候,咱們越不能大意!”
衆人點了點頭,將興奮的心情按捺下去。
荊棘道:“我們的攻擊必須加緊!爭取在宋軍進抵大理之前攻下鳳羽郡,以便在他們面前有更大的話語權!”
衆人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視線轉回到安寧河。兀良合臺立馬在安寧河西岸的山崗之上,山下六萬蒙古軍排列成數個軍陣,這六萬蒙古軍中有五萬是來自北方的軍隊,其中又有五千蒙古騎兵,一萬五千探馬赤軍,這兩萬騎兵便是兀良合臺仗以擊潰宋軍
的核心力量,是他信心的來源,按照以往的經驗,兩萬騎兵在毫無遮擋的原野之上野戰,宋軍是根本無法抵擋的。兀良合臺遠遠地看見宋軍兩萬人馬開始涉水渡河了,雙眼一亮,其實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景象,如果宋軍按兵不動他反而要擔心了,因爲白霜月部及廣南西路軍的攻勢都非常猛烈,他根本就拖不起。其實
張良臣最萬無一失的做法是與兀良合臺隔河對峙牽制住他,而不是急着與其決戰,張良臣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他有自己的打算。
“大將軍,宋軍開始渡河了,咱們是不是也該行動了?”部將兀良哈勒急聲請示道。兀良合臺卻搖了搖頭,“不急!等他們一部過河之後再發起攻擊!”半渡而擊之,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戰術,在敵方兵力一部分渡過河流後再發起猛攻,一旦擊潰了已經渡河的部隊,則全軍必然大亂,結果不
言而喻。當年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便是在半渡之時被晉軍徹底大敗的。兩萬陷陣營將士渡過安寧河,迅速開始列陣。此時,蒙古軍也開始行動了,一萬五千探馬赤軍從兩翼呼嘯而來,速度極快,而五千蒙古騎兵則從中緩緩壓來,兀良合臺的如意算盤是,待兩翼探馬赤軍攪亂宋軍陣型後,五千蒙古騎兵以摧枯拉朽之勢從正面完全沖垮宋軍。這一戰術是蒙古人慣常使用的戰術之一,曾經幫助蒙古人取得了無數輝煌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