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形勢
鐵騎洪流轟然撞在陷陣營陣線之上,那場面正如同驚濤拍岸一般。蒙古鐵騎可怕的衝擊沒能衝開陷陣營的陣線,反而人仰馬翻。
與此同時,張良臣率領主力部隊從蒙古騎兵的後方上來了。兀良合臺看了一眼面前堅固無比的漢軍陣線,眉頭一皺,他明白,自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衝破陷陣營的防線,而張良臣率領的主力就要上來了,一旦他們圍了上來,他這幾萬鐵騎就算能衝出去,也必將損
失慘重!
兀良合臺當機立斷,下令放棄進攻,全軍北撤。
當張良臣率領主力終於趕到戰場的時候,蒙古軍騎兵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只留下一片狼籍的戰場。
馮勝一臉懊惱地罵道:“可惡!要是有騎兵,他們就別想跑掉!”
張良臣掃視了一眼橫臥沙場的己方將士,眉頭一皺。
遲進奔了過來,跳下戰馬,一臉慚愧地道:“末將無能,請王爺治罪!”說着跪了下去。
“你沒有做錯什麼!起來吧!”
“謝王爺!”遲進站了起來。
張良臣策馬前出數步,望着躺在沙場上的將士們的遺體,皺眉道:“騎兵!”
兀良合臺及其騎兵部隊被迫退走,玉泉城中守軍大受打擊,士氣極爲低落。
漢軍以火炮強攻,只用了半日時間便打破城牆,殺入城中,士氣低落的元軍一萬步兵稍作抵抗之後便崩潰了,絕大部分被俘,只有百多人僥倖逃掉。
攻下玉泉後,張良臣派出使者催運糧草,只待糧草一到,便向延安府進軍。
就在張良臣等候糧草的時候,京兆府方面傳來消息,從襄陽分出的十萬元軍已經對潼關展開攻擊了,戰況非常激烈。
張良臣放下報告,背手走到門口,望着湛藍的天空思忖着。
馮勝疾步奔了上來,抱拳道:“王爺,斥候回報,兀良合臺所部近七萬騎兵在延安府西面下寨!”
張良臣點了點頭,踱起步來,面有思忖之色。
“王爺,有這些騎兵掣肘,我軍很難攻下延安府啊!”
張良臣卻淡然一笑,“沒關係!把他們牽制在這裏,張鈺那邊就輕鬆了!”
馮勝恍然地點了點頭。“對了王爺,剛剛接到張鈺送來的軍報!”說着取出一封報告呈給張良臣。張良臣接過來看了一遍,笑着點了點頭,“好!張鈺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軍報上說,張鈺率領麾下十二萬大軍出鳳翔,一路連克隴州、秦州、平涼,殲敵萬餘,現已分爲兩部,分別包圍了隴西和隴幹
,形勢一片大好!
張良臣想了想,“告訴張鈺,越是這種時候越不可大意!”“是!”馮勝應諾一聲,準備離開。
“等等!”張良臣突然叫住了他。
“王爺還有何吩咐?”
張良臣回到書案前寫了一封書函,交給馮勝,“立刻派人送到張鈺手中!讓他依計行事!”
馮勝接過書函看了一眼,應諾一聲,離開了。
視線轉到成都。不斷出現在大街上的報捷快馬已經令百姓們幾乎都興奮得快要麻木了,不過也有很多人在擔心,在默默地爲正出徵在外的親人祈禱着,這其中就有張良臣的那些嬌妻們,這些美麗的女子一天到晚都在菩薩
面前焚香祈禱,祈禱愛郎平安,整個王府沒有了往日的熱鬧,顯得有些寂靜。
揚州。
“趙兄!”史天澤來到趙璧身後喚了聲。
正在想着心事的趙璧回過神來,“天澤兄!”史天澤走了上來,看了一眼眼前的滔滔江水,嘆了口氣,“關西那邊局勢堪憂啊!漢軍勢不可擋!隴州、秦州、平涼相繼失陷!而兀良合臺又在玉泉敗於張良臣之手,損失兩萬餘,並且銳氣受挫!我真有些
擔心啊!要是漢軍橫掃了關西,必將勢力大漲!到時要對付張良臣和他的漢軍就更加困難了!”
趙璧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是啊!這張良臣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天下竟然有這等智勇雙全之人!若不是有他在,我們大元朝此時只怕已經君臨天下了!”
“誰說不是呢!”頓了頓,皺眉道:“還有山東!李檀竟然反叛!實在讓人想象不到!”
趙璧苦笑着搖了搖頭,“山東那邊的戰事進行得怎麼樣了?”
史天澤搖了搖頭,“沒有什麼進展!雙方正在濱州鏖戰,互有勝負!”所謂‘濱州’,指的就是現在山東省北面的濱州,歷史上李檀反元之時,這裏便是雙方的主戰場。
史天澤懊惱地道:“李檀這個叛逆,實在可惡!要不是他,我們現在也不會如此被動!”
趙璧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有些擔憂地道:“看陛下的謀劃,是要先解決李檀,然後集中兵力西進對付張良臣!不過,我擔心不到那個時候,整個關西就會失守!”
史天澤卻沒有他那麼悲觀,“我倒不這麼認爲!”看了趙璧一眼,“你忘了現正身處察合臺汗國的公主殿下了?”
趙璧一愣,興奮地道:“對啊!我怎麼把這忘了?公主殿下已經基本控制了察合臺汗國的局勢,只要公主殿下率軍東進,張良臣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史天澤點頭道:“不錯!另外嶺北還有幾萬鐵騎,大都也還有十幾萬大軍!必要的時候,這些軍隊大可進入關西,就算無法將張良臣趕出去,也可阻擋住漢軍的進一步攻勢!”
趙璧笑着點了點頭,“看來,我是多慮了!”
史天澤笑道:“趙兄只是想得太多了!”
趙璧突然擔憂地道:“如今我軍在南線的軍隊有些薄弱!如果宋軍大舉來攻,只怕會有些麻煩!”
史天澤哈哈笑道:“宋人沒這個膽子!就算吃了雄心豹子膽來犯,憑我們目前的軍隊足可應付!”
趙璧微笑着點了點頭。
視線轉回到張良臣方面。
張良臣在接到糧草補給後,立刻率領大軍朝延安府開進,留下一萬人馬守備玉泉,此時的玉泉縣城儼然已經成爲支援張良臣的前進基地了。
大軍進抵延安府城下,然而漢軍並沒有立刻攻城,似乎對於近在咫尺的兀良合臺騎兵部隊頗爲顧忌。而兀良合臺也沒有出擊的意思,似乎也有所顧忌。
延安府內的百姓憂心忡忡,他們擔心戰火會毀了他們好不容易恢復的安定生活。當天夜裏,正當張良臣在地圖前思忖的時候,大帳外突然傳來殺伐之聲。張良臣嘴角一挑,出了大帳。順着殺聲傳來的方向望去,只見火光下人影憧憧,不過局面已經被己方控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