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謀北(二)

作者:秦長卿
進入趙若楠的營帳。

  岳家軍方面,派來傳訊的赫然是魏十三的老熟人,魏大貴。

  信件中的內容是魏天北所寫,岳飛之所以第一個召集魏十三北上,這其中當然少不了魏天北的舉薦,再加他們先前一起作戰結下的情義。

  岳飛心中當然也能夠接受魏十三是個出色的將領這種說法的,但魏十三並不知道。

  此時此刻,遠在臨安新朝中,也悄然地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首先是一位叫陳地山的年輕人,在許經的幫助下,毫無徵兆地聲名鵲起,進入高宗趙構的視野,走上官途。跨越了千萬讀書人難以跨越的一步。

  再者是,一個衣衫襤褸的瘦弱乞兒從南邊來,進入臨安之後,受人欺凌,惶惶不可終日,最終被迫淨身入宮當了太監。

  於是乎,那個在岳飛呈遞上去的軍報中,並不顯然的名字,便頻繁在臨安城中出現。

  這個名字的主人,當然非魏十三莫屬。

  流言蜚語大概分爲兩個流派,其一當然是誇讚魏十三的勇謀與忠心,並非那種想要動亂宋廷根基的惡徒,連帶着他在贛南地區的戰績,都廣爲流傳。

  當他那轉投官軍的消息傳回到新朝後,更是又勢不可擋之勢。

  但另外一個流派,則是反其道而行,大概的意思當然就是說,魏十三就是個無恥小人,濫殺無辜,殘害朝廷命官,四處勾結難民起事

  不過,也正是這樣,反而更加讓魏十三這個名字,更加引起了趙構的興趣。

  如此,纔有了皇命比岳家軍的情報先到的怪異情況,當然啦,這些事情魏十三並不知情。

  如果在新楚政權方面,安排奸細的情況尚未成熟的話,他本來就有放棄陣地的想法,總不能這麼跟對方耗着,畢竟他最後要跟對跟着自己的這幫兄弟負責的。

  眼下這種情況,正是想要點菸,有人遞火,這種順勢而爲的好事,魏十三又怎麼可能就此放過呢。

  接下來,在與趙若楠簡單商議之後,便下令召集所有上層軍官,聚集在一堂,將這件事情的因果利弊道說清楚。

  他們又都是魏十三等人親手選出提拔的人,並不是愚蠢之徒,只要將道理說開,衆人都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以魏十三在他們心中的威望,他們是無條件相信魏十三不會作出錯誤的判斷的。

  便是如此,撤軍的事情敲定下來。

  只是梁坤找到馬伕人說明了魏十三的想法之後,後者依然沒有等到馬伕人親自前來找他,加上撤軍的事情頗多,這件事情便再一次不了了之。

  在他們收兵北上之時,刻意經過了上猶城一帶的區域,將蘇紅魚在當地墟鎮中,培養出來的醫療隊五。

  這個時候,他們之前在上猶城中的建設,便起了效果,加上又聽到了他們已經轉屬官軍,如今正是奉皇命北歸。

  一時間,竟又來了不少的人,要報名參軍,事實上,當地的人,都跟先前在墟鎮中遇到的那個老奶奶一家人一樣。

  心中都一腔熱血,就是被混亂的時世澆滅了,要不然就是將這一腔的熱血,轉爲了反抗不公政策的勇氣。

  ——————

  魏十三在領軍行至江州之後,由趙若楠等人,帶着重要的將首,出發往臨安去,覲見宋高宗趙構。

  進朝之後,由於趙若楠刻意避讓,承認魏十三才是南下這支韓家軍的將帥,魏十三便名正言順地受任武功大夫,受封爲江州御史,直接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飛躍成爲八品官員。

  再者,趙構賜給岳飛鎧甲、弓箭等物,及御書“精忠岳飛”錦旗一面,作爲軍中張掛的大纛。

  覲見時,趙構還就岳飛在洪州時曾於醉後痛毆兵馬鈐轄趙秉淵一事,面諭岳飛戒酒,岳飛自此絕飲。

  同月,宋廷授岳飛鎮南軍承宣使,除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

  岳家軍改號神武后軍,岳飛爲統制。隨後,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也被撥歸岳家軍,岳家軍兵力得到擴充,達到兩萬多人,在加上魏十三手下的兵力,人數直追五萬的龐大規模。

  至此,魏十三算是正式在官府體系中站穩了腳跟。

  待到所有的人手達到之後,衆人百年針對了北伐的相關事宜,研究謀略,訓練兵卒,魏十三訓練的水師,在這次作戰之中,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次年春,岳飛上《乞復襄陽札子》,提出收復陷於僞齊政權的襄漢六郡(襄陽府、郢、隨、唐、鄧等州、信陽軍)的主張,並說:“恢復中原,此爲基本。”

  岳飛的提議得到朝中宰執朱勝非、趙鼎的支持,經過長時間的爭論與推敲之後,宋廷最終還是決定由岳家軍出兵收復襄漢,劉光世軍增援。

  於三月十三日,正式任命岳飛爲荊湖北路前沿統帥,在他的制置使官職上添入“兼制置荊南、鄂、嶽”的加銜。

  但是針對這次北伐,趙構還是留了一手,特別規定岳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只以收復六郡爲限,否則“雖立奇功,必加爾罰”。

  四月十九日,岳家軍又重返民族戰場,由江州向鄂州挺進。[在從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時,岳飛情緒昂揚地對幕僚說:“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五月五日,岳家軍直抵郢州城下。

  六日黎明時,岳家軍向郢州發起總攻。戰鬥異常酷烈,岳飛坐在大纛下指揮,忽然有一大塊炮石飛墜在他面前,左右都爲之驚避,岳飛的腳卻紋絲不動。

  於此,更加激勵士卒,攀登雲梯,奮勇攻上城牆。此戰殺敵七千餘人。

  郢州收復後,岳家軍分兵兩路,由張憲、徐慶分兵東向攻隨州,岳飛則領軍直趨襄陽府,與投降僞齊的李成決戰。

  李成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倉皇逃遁。

  五月十七日,岳飛兵不血刃,收復襄陽。

  十八日,牛皋便與張憲、徐慶合力攻下隨州城,俘虜了五千僞齊軍。年僅十六歲的岳飛長子岳雲勇冠三軍,手持兩杆數十斤重的鐵錐槍,第一個衝上城頭。

  岳飛出師大捷,震動了僞齊政權。

  他們本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如今又有魏十三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

  僞齊皇帝劉豫在面對這種困境是,急忙調度兵力,還請來金朝的“番賊”,與河北、河東的“籤軍”增援。

  再次重用敗走的李成,他在得到支援後,仍不死心欲奪回襄陽府,率領號稱三十萬大軍反撲,再遭魏十三水路兩用兵卒,乘船繞後,在側翼殺出來,給予他們毀滅性打擊,狼狽敗軍。

  金將劉合孛堇領軍與李成會合,集結於鄧州附近,築寨掘壕,企圖以此遏制岳家軍北上。

  卻不曾想,岳飛遣王貴等由光化路,張憲等由橫林路,前去掩殺。

  七月十五日,王貴、張憲在離鄧州三十餘里的地方,與敵軍數萬接戰。

  岳飛又分遣王萬、董先軍、魏十三兵,立即放棄打下的陣地,全速趕往正面在戰場,出奇突擊,敵軍大潰,俘金將領楊德勝等二百餘人,奪馬二百餘匹,衣甲不計其數。

  這一戰後,僞齊距離正式宣佈滅國,僅一步之遙,正面的軍隊,只有高仲帶領殘部逃入鄧州,閉門堅守。

  七月十七日,岳飛軍攻取鄧城,將士不顧矢石,蟻附而上。一場血戰,鄧城終被攻克。此戰斬殺金、僞軍無算。

  岳雲又是第一個登城的勇士。

  岳家軍攻拔鄧州,活捉了高仲。

  岳飛隨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於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州城。王貴和張憲同時在唐州以北三十宋裏,再次擊敗金與僞齊聯軍,以掩護李道收復州城。同一天,信陽軍也被攻克

  七月二十六日,劉光世的部將酈瓊率五千援軍趕到,但已經無仗可打。

  岳飛特別上奏,要求給這五千人“先次推賞”、“卒使不沾寸賞,恐咈人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