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人類與填充
“如果本尊仔細觀察,本尊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無論是氣壓也好,還是溫度也好,或者說是磁場好,其影響的全部都是植物內部的空間。”
“所有的外力都作用在了內力上,可以說宏觀力根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但如果微觀力崩塌了,自然宏觀力也就消失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宏觀力意志象徵意義的存在,但支撐宏觀力的微觀力,卻正在被高頻交換。”
“除了這一點,還有一點,那就是內部空間的能量變化。”
“動物也好,植物也好,其其實都是一個容器。”
“這個容器究竟是什麼?”肖毅有些好奇。
“本尊,我認爲就是我們之前在微觀世界看到的沙子與沙子之間的縫隙。”
“如果將這些縫隙連接起來,其也就會形成一個個容器。”
“能讓這一切連接起來的是什麼呢?”肖毅有些好奇。
“本尊,我認爲是靈子光子電子原子分子等等這一切,從小的微觀到大的宏觀,依次融合所產生的物質聚合反映。”
“所有的動物與植物都有這一個特性嗎?”肖毅有些好奇的問道。
“是的,本尊,就算是機械生命其也會受到這三大規則的影響,要說不同,不同的也只有能量區間而已。”
“比如需要的氣壓更大,熔點更高,密度越大之類。”
“氣壓對應的是空氣,熔點對應的是溫度,密度難道對應的是磁場嗎?”
“是的,本尊,密度越大其質量也就越大。”
“這也就導致元素之間的距離也就更小,自然其能量的串聯情況也就越穩定。”
“而且這些能量串聯起來也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磁場可以說是一種宏觀化的表現。”
“冥雷,你剛纔說靈子光子電子原子分子,這麼多層級,究竟那個層次是直接對應人類的?”
“本尊,這個情況比較複雜,在人體當中,剛纔說的這些情況都有。”
“不過最容易受到的影響的,可以說是分子層面的。”
“分子的大小與自然界當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發生反映。”
“以水分子爲例,都說水是生命之源,其最大的一個功效就是滋潤萬物。”
“水在溫度0℃以上就會產生不斷的蒸發,在人體當中這種蒸發就會產生東西,直至到人體之外,這也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其發生不只是新陳代謝,還有能量的傳輸,也會在這一過程中一起完成。”
“這也就是潤的這一過程發生,但對於人體來說,這個潤的速度的發生卻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維持在一個由身體控制的範疇內是比較好的。”
“一旦超越這個範圍,其就好像遵循了天地本能,天地一產生變化人跟着變化。”
“這種現象是不對的吧?”
“是的,本尊,人如果要長生,必然不能完全順着天地來。”
“其需要有自己的頻率,而不是全部依靠天地的本能。”
“天地時快時慢,這種頻率上的交互,人體要有抵抗力。”
“這與剛纔說的氣壓,溫度,磁場有直接關係嗎?”肖毅好奇的問道。
“是的,本尊,氣壓參數,溫度參數,磁場參數,這三個參數直接影響新陳代謝的效率。”
“而人類要如何影響這三個參數的變化,這對於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正如剛纔所說,赤道附近的人類由於新陳代謝太快,導致壽命週期變短。”
“這就等於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掠奪。”
“人處於高氣壓,空氣處於低氣壓,那自然高氣壓向低氣壓轉移,長久以往,人體也就適應了一個新的生命區間。”
“但這種適應,未必是好事,雖然從種羣上來說,依然可以連綿不斷,但對於生命個體來說,生命週期就變的要短暫的多了。”
“簡單的說,高氣壓向低氣壓轉移會加速生命週期。”
“而低氣壓向高氣壓轉移也就會減緩生命週期。”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人體要維持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新陳代謝的正常。”
“新陳代謝最大的作用就是排毒,其實所謂排毒不如說是身體當中的某些元素經過氧化反映而發生了變質,導致一些毒素的產生。”
“這就像剩菜剩飯,放在那裏會變質一樣,人體當中的營養物質,其實也會發生類似的反映,如果不即時新陳代謝掉,自然導致的也就是身體不舒服給身體帶來負擔。”
“正像剩菜剩飯變質會有一個週期一般,人體其實也是如此,它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變質的發生也是一層一層的發生的。”
“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食物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找到一個合理的區間,利用合理的區間進行養生,這對於生命來說就是一種延續,也就是規律的飲食方式,但這個問題卻不能只看表面,因爲你的飲食還關係到你的新陳代謝,你是希望快,還是希望慢,飲食中其實也需要調整。”
聽到這裏的肖毅點了點頭。
隨即卻是看向了周圍已經變的枯黃不堪花園。
“冥雷,這裏現在都變成這樣子,應該是物質向空氣轉移了嗎?”
“是的本尊,植物精華,經過高溫的影響的確已經揮發到了空氣當中。”
“但在空氣當中他們卻是也正在發生轉變。”
隨着話音奇異的一幕出現在肖毅的眼前。
空氣當中居然漂浮着一些綠色的水顆粒,不過其正在發生着急速的反映,其中的水更是在不停的被剝離呢。
而其中的綠色卻是正在逐漸變黃,隨着時間推移其有變紅變黑了。
“本尊你也看到了,由植物精華變成碳元素,這也就是植物精華的衰敗過程了。”
“正如本尊所想,衰敗過後也就是新生的開始。”
“在微觀世界,也是有植物的,只是相對我們人類直接看到的要小的多。”
“也正是因爲這種小,其可能生命週期只有很短的時間,比如早晨誕生下午就死亡了,比如一些菌類植物。”
“氣壓的調整,就如同潛水艇一般,可以上升或者下潛。”
“而人類利用氣壓的方式,其實就是通過呼吸,持續不斷的呼氣與吸氣來完成的,而力量的產生就在於呼吸與吸氣的過程當中。”
“吸氣顯然是一個聚集能量的過程,而呼氣就是釋放廢氣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人體會逐漸與周圍的天空關於大地形成一定的平衡。”
“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心緒煩亂,其就與周圍的天地能量平衡有着直接的關係。”
“身體當中的能量無法與空間當中的能量達到成平衡。”
“這樣會導致身體當中的能量始終會與周圍的空間呈現一種能連交換的狀態,這會使人體當中的波動與周圍空間當中的波動始終維持在一種不平衡狀態。”
“而這種狀態也會導致人體有一種莫名的不適應感,而這種感覺的產生主要來自大氣壓發生變化的時候。”
“比如雨水之前。”隨着話音,果然就見周圍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轉變。
周圍立刻被雨水所取代。
而肖毅的目光卻是注視向了臨近的空間。
“冥雷,那些空間似乎還沒有下雨啊。”肖毅疑惑的說道。
“是的,本尊,這裏能量之前被高溫傳導進入了其他空間,而隨着高溫的消失,必然導致能量的迴流,這是大自然的平衡。”
“你的意思是說,周圍的環境是一個循環系統?”
“本尊,你應該已經發現了這周圍的天空其實一套完美的天地循環系統。”
“當然這樣的系統的建立一般都是在太空當中完成的。”
“太空可以說是一個能量與磁場最穩定的一個空間了。”
“空氣也好,溫度也好,磁場也罷,其實都屬於能量的範疇。”
“而在自然的環境下,其本能就是維持能量的平衡。”
“比如周圍空間的運動會引起額外的震動,這與周圍的大環境就有關係。”
“宏觀環境嗎?”肖毅疑惑的問道。
“是的,要知道在太空當中,其實萬物也是無時不刻在運動的,有的軌道速度是非常快的。”
“比如有時我們會看到從人類身邊一劃而過的流星。”
“甚至有些流星撞擊在人類所生活的星球之上。”
“而對於一個星球而言,這樣的波動其實有很多。”
“而這樣的波動對於星球來說,即是能量也是一個個新的波動源頭。”
“而對於我們這個空間來說,其環境相對比較簡單,主要就是來自氣壓與溫度,還有磁場的變化。”
“磁場的形成主要由萬有引力,也就是大質量星核形成。”
“而氣壓溫度,主要由天氣模擬系統完成,而且本尊剛從外部也看到了,我們這套系統外層空間是有一個隔離罩的。”
“這層格力罩的作用,就是用於保證其內的氣壓,溫度,磁場不至於泄漏,維持在一種穩定的狀態。”
“而對於人體來說,人體也有自己維持氣壓維持溫度維持磁場的手段。”
“而呼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其可以通過與周圍的空間交換氣壓,最終使身體形成與天地平衡的氣壓。”
“但天地氣壓始終是在調整當中的,這時人類也就要跟着天地調整。”
“冥雷,我有些不解,這調整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本尊,有規律的調整自然是好的,其可以引發生命的循環系統。”
“但這個調整是一次性的,並無法維持生命誕生的週期,那自然就是壞的。”
“而人之所以能夠以人的狀態存在,正是因爲這種規律性,自然規則持續在一種穩定的循環狀態。”
“那生老病死與這也有關嗎?”陸雪馨在一旁忍不住問道。
“自然也是有關係,就像我們之前所說,溫度可以印象循環周圍,能量本源的釋放速度會變快。”
“這麼說來,似乎有某一中東西,限制了人類的壽命啊。”陸雪馨皺眉說道。
“人體的能量是有限的,當人體當中的循環被一個個破壞時,當必要循環系統一個個消失,終究有一天人類的磁場也就消失了。”
“當然未必是磁場其也可能是氣場循環,溫度循環,等等各種場域的循環。”
“人體的循環從微觀層次到宏觀層次,這包含其實還是很全面的。”
“不過從視覺上看起來,這植物迅速乾癟又迅速的膨脹生長,還是很讓人驚歎的。”
“是的,這就是生命的奇蹟,看起來的確很神奇。”
“冥雷,我有些疑惑,這種正氣壓與自然氣壓之間的往復,對於植物來說,就是加快其循環,會不會對植物本身也造成傷害呢?”
“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如果維持在合理的區間這種影響就會微乎其微,植物的生長就會加速。”
“這也正是一顆星球上同樣的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會有不同形態的原因。”
“那究竟是氣壓停留在正氣壓好,還是負氣壓下好呢?”
“本尊,並不是這麼理解的,而是停留在正氣壓正在恢復到正常氣壓的過程當中,這樣的狀態是最好的。”
“人體會感覺到異常的輕鬆,精力異常的充沛。”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天地正在彌補其中的生命的過程。”
“但這種過程怎麼可能無限持續啊。”肖毅有些皺眉。
“是的,本尊,這與電磁切割是類似的,如果你想通過能量持續性,必然需要電磁切割才能產生電流的傳輸。”
“本尊,比如我們現在所在的空間是正氣壓向正常氣壓轉換,當這裏轉換完了,而我們卻在移動當中,我們轉移到了下一個空間當中。”
“而那個空間的氣壓,也在這樣轉換,我們就可以持續這個過程。”
“人在運動時,其實始終面臨着周圍氣壓對人體的衝擊,當我們停下來,周圍空間就會對人體形成反補關係。”
“從天地彌補人的角度來說,這還是要低了幾個等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