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2章 我是不孝女(4)

作者:偶蔥
原身死了,雖然解脫了,但回想自己的一生,只覺得可悲不已。

  她真的很想要肆意的活一次,只爲自己活一次。

  對於旁人而言很輕鬆的事,對於她而言卻那麼的難,她知道,即便真的給她一次重生的機會,只要她面對的那個人還是生養自己的母親,她就沒有辦法掙脫的。

  無論重生多少次,她都不可能有反抗的決心。

  所以,她和顧陌做了交易,顧陌來了。

  其實在這個位面,像原身這樣的情況,社會上並不少見。

  你隨處都可以找到這樣的組合:兩個沒啥錢性格不好、三觀不正脾氣差、情緒不穩定、在社會上不受尊重沒被人看在眼裏的底層透明人,因爲生了孩子,形象就突然變的偉光正。

  因爲他們在外界沒有獲得一點尊重和尊嚴,一輩子碌碌無爲,所以有了孩子之後,就到孩子的身上找補,通過在家裏立規矩、通過掌控孩子,享受着沒有孩子的時候平庸的自己無法擁有的第一權力。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些人不知道不知道第一次怎麼當父母,而是第一次嚐到了權力的滋味,都不知道怎麼當人了。

  即便他們很沒有本事,什麼都不能給孩子提供,經濟基礎沒有、正確的指導沒有,只有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卻要求孩子必須優秀、給他們爭光、回饋和報答他們的恩情,整天把百善孝爲先掛在嘴邊,還必須像崇拜神一樣崇拜他們。

  所以很多父母從小就會Pua孩子,用自己那前線的認知,操控着孩子的人生,讓孩子聽話服從,讓孩子懂得感恩孝順,用自己爲孩子付出的一切,讓孩子永遠被恩情所綁架,生活在內疚之中。

  他們用自己包裝出來的父愛母愛,要求孩子必須對他們感恩戴德。

  一旦他們的綁架失敗,孩子企圖反抗他們、孩子沒能達到他們的希望,孩子就會變成他們眼中自私自利、不能理解父母辛苦、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尤其是像顧母那一輩的父母,幾乎都是這麼做父母的。

  他們那輩人兄弟姐妹衆多,他們也是被當成養老保險養大的,他們也沒被愛過。

  所以,他們把養孩子當做是投資,讓自己受最多的苦來培養孩子,期待孩子長大後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如果目的達成了,那這孩子就沒白養。

  如果孩子沒能達成他們的預期,那就是養了一個白眼狼。

  他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因爲他們的認知就是我養你,你必須要回報我。

  他們可能愛孩子,也可能並沒有多愛孩子,至少孩子沒有因爲父母沒有能力就苛責父母,但父母卻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打擊孩子。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想要孩子成爲他們希望的那種人,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可他們又爲孩子提供了多少條件。

  他們尚且平庸卻甘於平庸,卻不允許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是平庸的。

  他們總是異想天開的認爲,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在他們提供的貧瘠之地上開出最燦爛的花朵。

  所以他們爲了多重保障,把所有有毒的教育方式全部用上。

  比如躺平式教育,家長完全不會給孩子思考自己人生規劃的機會,他們會以過來人懂得多閱歷豐富爲藉口,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從小升初、到初升高、再到考大學、工作、結婚,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遵從他們的安排就好。

  孩子因爲失去了選擇權,喪失了上進心,一門心思就想躺平,因爲所有的一切父母都安排好了,他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那還多想什麼?聽話就好了。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更加依賴父母,離開了父母就會手忙腳亂,對於自己做出的任何選擇都會懷疑是否準確而不敢付諸行動。

  社會上很多媽寶男媽寶女,其實就是被這樣養成的。

  很多家長還會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認爲有壓力纔會有動力,經常以居高臨下的方式挖苦和否定孩子做得不夠好,否定孩子的一切,彷彿誇孩子一句孩子就會得意忘形一樣,並且美其名曰我都是爲你好,這樣都是爲了提高你的抗壓能力。

  但是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圈子會很窄,性格會變得十分的內向,經常會使自己陷入精神內耗中,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喪失對自我準確的認知,做事也會束手束腳畏畏縮縮的,不敢挑戰不敢嘗試,害怕自己會失敗。

  這類孩子肯定不如別的女孩子開朗活潑,這時候他們又會被家長嫌棄死氣沉沉了。

  這種教育方式,和挫敗式教育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挫敗式教育通過人爲製造各種挫折、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來讓孩子適應苦難和挫折。

  比如家裏明明那麼沒有窮,卻非要裝窮讓孩子以爲家裏日子不好過,讓孩子覺得父母那麼辛苦都是因爲自己。

  這種教育同樣會讓孩子不斷自我懷疑的同時渴望成功甚至是心理扭曲,覺得自己要是不成功就不配活着,就是一個廢物,存在毫無意義可言,所以會爲了成功不擇手段。

  華國式的父母最常用的一種教育,其實是虧欠式教育。

  父母會經常把“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都是希望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用像我們一樣過得那麼辛苦”“我爲養你付出了多少犧牲了什麼”掛在嘴邊。

  父母通過訴苦賣慘甚至是自虐的方式來讓孩子覺得愧疚,從而用付出來綁架孩子一輩子,讓孩子永遠都活在內疚之中,讓他們能夠從道德層面牢牢的控制住孩子。

  這樣的孩子,終其一生都難以逃脫對父母的虧欠,所以總是對父母有求必應。

  這幾種教育方式,其實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臣子臣服於君王那樣對自己畢恭畢敬。

  但君王給於臣子的社會地位他們又給不了。

  而有些家庭甚至爲了增加孩子成才的機率,還會不顧一切的生孩子,一直生一直生,生了沒有條件也沒有心思好好養,反正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分養老的保障。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