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一十章 針鋒相對
蘇塵能夠答應這場丹鬥,實在是出乎張副峯主的意料之外。只要蘇塵肯進入丹鬥比試,張副峯主有信心,鄭星沙一定能夠在丹
鬥比試之中贏下蘇塵。
鄭星沙也是不由得露出一抹冷笑,如果說之前他對蘇塵是因爲雙效丹而有所顧忌,那麼現在對方已經拋開雙效丹這個倚仗,單
純比拼丹斗的話,他有絕對的把握可以贏!
因爲,雙方的丹道修爲差距擺在那裏,一個是中階大丹皇,一個是低階大丹皇,蘇塵拿什麼和自己鬥?
雖然在丹塔試煉之中,自己的確是不慎讓蘇塵佔到了風頭,但那只是意外而已。
對於自身的中階大丹皇修爲,鄭星沙還是很有信心的。
便在這時,秦太上也是對着蘇塵道:“蘇塵小友,看你的了。”
秦太上的眼中閃爍着希冀之色,在他看來,既然蘇塵能夠拿得出雙效丹這種丹藥,那麼在丹鬥之中,也必然不可能是普通水準
。
更何況,剛纔詢問蘇塵的時候,從蘇塵的迴應之中,秦太上也能感覺出來蘇塵的自信。所以乾脆就開口,讓塵蘇參加丹鬥。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張副峯主也是對鄭星沙道:“爲師能夠幫你爭取的都已經爭取了,接下來就靠你自己了。”
“放心吧,師尊。”
鄭星沙眼中閃爍着自信的光芒,“我一定會讓蘇塵這欺世盜名的傢伙,灰溜溜地離開丹道峯。”
鄭星沙這話音一落,本來平靜的大廳,也是頓時暗流洶涌起來。
每個人的目光,都是看向了蘇塵和鄭星沙二人。有淡然的,有幸災樂禍的,也有疑惑蘇塵爲何要在這個時候答應丹斗的。
“星沙,畢竟蘇塵和咱們宗門還有業務往來,一會兒手下留情,點到爲止。”
張副峯主特意對鄭星沙“囑咐”道。
“弟子遵命。”
鄭星沙不假思索道,“看在蘇塵和宗門之間有業務往來的份上,即使蘇塵輸了,我也不會傷到他魂海的。更何況,他能在丹塔之
中堅持那麼長時間,魂海應該是堅固的很吧?”
蘇塵也不理會鄭星沙語氣之中的一絲嘲諷,淡淡道:“你想怎麼比?”
鄭星沙哈哈一笑,故作豪爽的道:“簡單,也不用比拼煉丹了,只是魂力交鋒一場即可。”
這話一說,在場許多煉丹師神情都是一變,心想這鄭星沙未免太以大欺小。作爲一箇中階大丹皇,和低階大丹皇比拼魂力交鋒
,結果不是明擺着的嗎?
而張副峯主聽到這話,嘴角則是露出一抹笑意。雖然說,中階大丹皇對一個低階大丹皇提出魂力交鋒,的確有些欺負人,但在
靈宗大會上,那些來自其他宗門的對手,可不會管你是什麼丹道修爲,到時候一個不小心,魂海直接被摧毀都有可能。
只要蘇塵拒絕,那麼張副峯主完全可以以此爲藉口,以蘇塵無法適應靈宗大會的比拼爲理由,堅決反對給予蘇塵靈宗大會的名
額。
“魂力交鋒?”
蘇塵微微一愣,隨後便是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不緊不慢的說道,“也好。”
“這是答應了?”
鄭星沙心中暗喜,面上仍然板着臉,“既然如此,那便開始吧!”
張副峯主也是走到了一邊,將舞臺留給了自己的親傳弟子。
秦太上面色微變,想阻止卻是已經來不及,只能以手扶額。
褚蓮兒亦是傳音對秦太上道:“師尊,想不到那鄭星沙竟然如此光明正大的以大欺小,蘇塵在魂力交鋒之中能夠鬥得過鄭星沙麼
?”
秦太上沒有回答,本來他以爲鄭星沙會提出比拼煉丹,對於蘇塵的煉丹水準,鑑於有雙效丹的例子在前,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沒想到鄭星沙居然會提出魂力交鋒,這完全超出秦太上的意料之外,他也沒想到鄭星沙竟然會做出如此以大欺小之事,偏偏
聽起來又符合規則,並沒有什麼錯。
而蘇塵卻又是一口答應了,答應的那般痛快。
雖然在秦太上眼裏,蘇塵不是那種魯莽行事之人,會答應魂力交峯,就說明蘇塵內心肯定有所依仗。
不過,秦太上卻是不敢賭,因爲鄭星沙畢竟是中階大丹皇,這中階大丹皇與低階大丹皇之間,差距太大了。
鄭星沙只保證不會傷到蘇塵魂海,但比賽他肯定是會全力以赴,因爲事關靈宗大會的名額,他會留手才奇怪了。
“這蘇塵瘋了?一個低階大丹皇有什麼底氣接受中階大丹皇的挑戰?”
“或許,他有雙效丹這個倚仗,再加上之前也在丹塔出過了風頭,所以他或許認爲自己能夠戰勝鄭星沙了吧。”
“魂力比拼跟丹方可沒有任何關係,這勢必會是一場強者對弱者的碾壓啊。”
在場的丹道長老們也是議論紛紛,卻沒有人看好蘇塵。
便在這時,林河三人也已經趕到了丹道峯的議事大殿。
丹道峯的弟子這個時候都被攔在大殿外面,只有長老纔有資格進入大殿。而林河三人作爲武道弟子,更不好進去,只好和丹道
弟子們一起擠在大殿外面。
不過,透過人羣的縫隙,三人倒是看見了大殿之中的景象,也看見了大殿之中的對峙。
“還真的爭起來了啊?”
雨承允一臉大驚小怪,說話陰陽怪氣,“不過,蘇塵他行嗎?”
“是跟鄭星沙爭啊,蘇塵這一回怕是選錯對手了。”
柳飛也在一旁道。
只有林河是真心的爲蘇塵感到焦急,而且他也不明白,難道雙效丹還不足以讓丹道峯破例?還需要鬧到劍拔弩張的爭奪嗎?
“敢問這位兄臺,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蘇塵在丹塔之中表現的如何?”
林河朝身邊一名丹道弟子打聽道。
那名丹道弟子見有人打聽,一下子來了勁:“你剛纔是沒看到,丹塔之中的試煉十分精彩,而且蘇塵竟然以低階大丹皇的身份,
在丹塔第五層待了十三天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