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原來是通過這兒
“客官,菡夏實在是唱不動了。”
跳了一個時辰,又唱了一個時辰。如今陌惜樓的女子感覺說話的力氣都快沒有了。
這樣的客人,她是從來沒有遇到過。早知如此,她還不如稱病將人拒了呢。
“嘖!”男子看了她一眼,顯然不太滿意:“過來陪我喝酒。”
“是,是!”菡夏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如今來看,喝酒纔是最爲輕鬆的活計啊!今天最好是能把這個人醉倒。要不然,一會兒又讓她唱曲跳舞可怎麼辦!
醉棲樓的歌舞漸漸停了下來,街道上早就已經更深夜寂。只有打更人手中的梆子有節奏的聲響。
“醒醒,醒醒!”
男子輕輕的推了推已經醉倒的女子,對方並沒有什麼反應,看來是真的醉的不輕。起身將房門打開一條縫隙,透過門縫看到對面的房間門口,白琿依舊坐在那裏。
……
醉棲樓一共三層,吳昆年住在二層,所以無論是蹲門口,還是蹲房頂,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何路所在的房間,就變成了最好的觀察地點。這次吳昆年肯定是有所行動的,於是盯梢的人,便不再是丁樂旗所吸納的那些手下,而是由護衛親自過來。
於是,守在這個房間的任務,就落在了他的頭上。如果可以,何路是真的很想和在外面躲着的傅九換一換。這歌舞他是真的欣賞不來。
清晨,肇原府開始生機勃勃的時候,醉棲樓裏的人大部分卻在沉睡。而左面最裏面房間的門已經被打開,吳昆年穿戴好,邁出房間向着樓下走去。
“絮兒,我去喫早飯,讓掃灑的趕緊將我的房間收拾乾淨。”
“知道了!”
過了不久,便有一個負責掃灑的下人走進了房間,在吳昆年相好兒回來的時候,房間已經打掃乾淨,負責掃灑的下人拿着桶和抹布捧着衣服離開。
“就是她了!”何路暗自說道。之前大人分析過,如果吳昆年是在醉棲樓傳遞消息的話,消息應該是被放到了房間之中。
而能夠不被人察覺到異常接近房間的,除了吳昆年的相好兒及丫鬟,就是每天都負責打掃房間的下人。
將門打開,何路悄無聲息的跟了上去。但由於此時已經天亮,想要不被人發現,還需要多加小心。
負責打掃房間的下人,是一個看起來五十來歲的女子,頭上的白髮已經佔了一半,臉上還有一道陳舊的傷疤。走起路來,有些畏首畏尾。
何路在暗處,不讓對方脫離自己的視線。不過心裏卻有些疑惑,這樣的女子真的是傳遞消息的人嗎?
“有東西嗎?”
女子去到後院,剛將手裏的工具放下,靠近後門的低矮房子裏,便走出一個人來。
離得有些遠,所以何路看不清他的樣子,也聽不清兩人的對話。只看到女子好像對着男子點了點頭。
“有你不早點拿出來,找打是不是!”
男人的手揚了起來,直接抽在了女子的臉上。女人發出了一聲悶哼,顯然是對這樣的事情習以爲常。從衣袖中掏出東西,小心翼翼的遞了過去。
“滾下去幹活!”
女人連忙捂着臉逃開。
遠處的何路如今已經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吳昆年真的是通過醉棲樓來傳遞消息的。
之前他們一直沒有發現,是因爲吳昆年並沒有直接與別人接頭,而他們的注意力又全部都在對方的身上自然不會有收穫。
如今,吳昆年傳遞的消息已經轉移到了男子的手中,就要看接下來,會傳遞到哪裏。
男子看起來是後院看門的門房,那麼,從後院進去的人,就都有可能了。爲了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消息,接頭的應該是每天固定都會來的人。
但,這也只是何路的猜測而已。爲了能夠更好的觀察,他需要找一個近一些,又不起眼的位置纔行。
何路環顧四周,醉棲樓的院牆高而守門的房間要相對低矮一些,不過房頂的瓦片看起來並不是很結實的樣子。所以蹲房頂的想法,還是被他排除。
最後躲在了房子與院牆的夾縫之中。這裏並不起眼,應該也沒有人會過來。
“喲,送菜來了?”
“可不是嘛!新鮮着呢!”
“快進去吧!”
男子熟稔的和人打着招呼,何路也是側着身,小心翼翼的探出頭去。兩人看起來雖然很熟悉,不過也只是寒暄了兩句,他沒看到有身體接觸。
“又送酒來了?”
“改天請你喝上一罈。”
“那敢情好!”
何路探着身子同樣將動作盡收眼底。還是沒有什麼收穫。
“你這柴今天送的可是晚了一些!”
“唉,家裏有事耽擱了一會兒。先不說了,我得趕緊給廚房送過去。”
看來這個也沒有什麼問題。何路有一些失望,不過在送柴的驢車離開的時候,還是一刻都沒有敢鬆懈。
然後就看到,門房在開門之後,環顧四周,好像將什麼東西塞到了送柴人的手中。
……
“大人,吳昆年的消息傳出去了!”
當王茂平坐在書房的時候,就猜到應該是吳昆年那邊有所動作。只是不知道,丁樂旗帶回來的,究竟是不是好消息。所以,在聽到這話之後,總算是放下心來。
“詳細說說!”
“是,大人。昨天……”丁樂旗將事情簡單的敘述了一遍。
“那送柴人呢?”
“回大人,如今已經出了城。何路和傅九已經跟了上去。”
“所以,現在就要等兩人返回再說了。”
顯然這個給醉棲樓送柴火的人,也只是消息的傳遞者而已。但不管怎麼說,如今已經勝利在望了。
“丁護衛,你覺得消息會傳到哪裏?”既然出了府城,那麼不如猜一下,吳昆年上面的人究竟藏在哪裏。是肇原府,還是其他府州呢?
丁樂旗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便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屬下覺得會不會是慶綏府,畢竟無論是巡撫大人,還是三司都在那裏。外族肯定也會對慶綏府格外的關注。”
“本官也曾那樣想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