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其實存在着的
“可如今的戰事是真實存在的,守護古牢關的邊軍也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屬於那些逝去將士的歸宿也就真實存在着。”小夥子說話時,滿眼都是認真。
“原來如此!那本官也希望真的有歸處的存在。”王茂平沒有再多說什麼,轉身準備離開。
但小夥子的話匣子打開之後,不是輕易就能夠合上的,更何況剛和志同道合的人交談完,正是傾訴欲爆棚的時候:
“大人,您上次不是說,希望我讀完話本之後,告訴您感想嗎?”
王茂平沒有回頭,只是回了一句:“你不是已經告訴本官了嗎?”
白景表示,他想說的纔剛剛開始。而王茂平覺得對方剛纔說的已經足夠。
在之前看過妻子話本的手稿後,王茂平就希望能夠給那些逝去的邊關將士一個入土爲安的地方,一個靈魂的歸處。
那些拼到最後一刻的守護者,應該被安葬,被記住,而不是落得埋骨荒外的結果。
而妻子自然也明白他內心的想法,所以這個歸處,在夫妻倆的心中是真實存在的。
王茂平雖然已經當了幾年的肇原知府,但說來慚愧,他並沒有親自走過多少肇原府的土地。
在爲數不多屬於肇原府城外的風景中,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那次親自去配合抓捕私販貨物商隊時,古牢關附近的景色。
雖然周圍有很多荒丘與沙土顯得寂寥,但在遠處古牢關關城和連綿不斷邊牆的映襯之下,卻顯出了一股悲壯與豪情。
邊關的將士們用生命在守護着古牢關,那麼逝去之後,讓古牢關守護着他們如何?但這只是夫妻倆的想法,如果有人能夠找到更合適的歸處,那也算意外之喜。
而王茂平沒有想到,秉燭社的動作還挺快,幾天之後,自己面前便出現了一本書冊,這次不是話本,而是詩集。名字很樸素,也一目瞭然《古牢關集》,他很喜歡這個名字。
翻開詩集,還沒有寫序,他雖然不擅長寫詩,但至少品詩還是能夠做到的。雖說都是邊塞詩,但是詩體、情感、意境卻各不相同。
不得不說,秉燭社的人,寫詩的水平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沒有太多的炫技,也沒有太過驚豔,但包含着心意的詩,卻更顯真誠。
“大人,怎麼樣?”
“很不錯!”
雖然只是三個字,還是讓白景的眼中出現了欣喜:“那大人要不要提序?”
秉燭社的人彼此之間只談論話本相關,並不會談論個人的事情,甚至彼此稱呼都是自己所起的字號。所以,沒有人知道,最爲推崇秉燭人的青年是知府的護衛。
而白景也沒有想過,讓詩集的序落上大人的名字,只是想着,大人是二甲進士,寫出來的序應該能夠爲詩集增色不少。
“既然是飽含心意,那麼就親自用序表達出來,這樣比本官來寫序,更加圓滿。”
聽到這話,白景雖然有少許失望,但也馬上接受了下來。
“但詩集可以送到古牢關。”
“真的?”
“當然,既然是心意,自然是要傳遞出去的。”
“那,大人——”白景之前的失望已經消失不見,此時滿臉的期待。
“什麼?”王茂平雖然猜中了小夥子的心事,但並沒有戳破,而是順勢問了出來。
“詩集能不能讓我送過去?”他真的很想親眼看看古牢關以及守關的邊軍。
“可以!”
聽到這裏,小夥子徹底高興了起來,眼看着又要打開話匣子,王茂平趕緊讓對方離開。
幾天之後,白景便離開了府城,雖然距離古牢關並不算遠,但爲了以防萬一,王茂平還是讓傅九和傅十五二人久違的陪同他們家少爺一起前往。
關口的邊軍們自然早就聽說了,土孛默部派兵突襲障塞卻最終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們除了慶幸與喜悅之外,卻也沒有精力再去想其他。
就連永安侯等一衆將領,關於林江的消息知道的更多一些,知道這場勝利幾乎已經傳遍林江,知道所有百姓因爲這場勝利而歡欣鼓舞,除了一絲欣慰之外,卻也沒有其他的想法。
畢竟士卒們用性命去守護的,從來不是名聲與功績,而是古牢關與被古牢關保護着的千千萬萬的百姓。
只是這時,竟然又聽到肇原知府派人來送信,而且這次竟然來了三個人。讓永安侯都不由得升起了些許緊張,以爲是不是外族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又有異動。連忙將送信之人傳了進來。
結果卻是出乎了永安侯等人的意料。他們可是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有詩集出現在自己的手中。
也沒有想到,肇原知府的心思竟然細膩到這種地步。原來士卒們的堅守,並沒有被遺忘,而是會被越來越多人記得。
“聽說了嗎?今天可是要講詩呢!”
“講詩,講什麼詩,老子大字都不識一個哪裏能聽得懂詩。”
“如今古牢關外就是那些外族兵,哪裏有聽詩的時間。”
“就是,有那時間不如好好的睡上一覺,沒準可以多殺幾個外族兵。”
古牢關的士卒們心神一直緊繃着,在片刻的喘息與休息時間裏,自然不會對詩提起任何興趣,而且對於平日裏都不會接觸詩的他們來說,此時聽到後,心中反而升起一股煩躁。
“聽說是特意爲我們寫的。”
“爲我們?”他們已經在邊關待了太久,久到已經忘記距離上次有人爲他們做些什麼,過去了多久。
“爲我們寫詩?”
“是啊,聽說還不止一首呢!”
“那我倒是要聽一聽寫的究竟怎麼樣!”
爲自己寫的詩啊,即便是聽不懂,也不能錯過!如果可以,最好能深深的記在心裏。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他們都害怕自己被親人逐漸遺忘,而此時卻有其他人記得他們,還爲他們寫詩。
得知消息的士卒們在期待中,還生出了一股酸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