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玉樹笑道:“誤會解開就好了。要我繼續收購藥材,可以,但是我有句話要說在前面。”
他頓了頓道:“最開始收購藥材的時候呢,當天就收新鮮的,是因爲怕你們不放心我,所以我才當天收當天給錢,現在你們都知道我不是吹牛了,這藥材呢,我還是收新鮮的,但是要收洗乾淨晾乾了的。價錢呢,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提兩分錢。”
一開始大家聽到他現在要收洗乾淨的,都有些不太樂意,後面他說提高收購價,這才又高興起來。
其實這也是康靜跟康玉樹說的。
若是他們收新鮮沒洗的,加大工作量不說,那帶着的泥巴都佔了不少重量,現在收乾淨的,雖然提高了兩分錢,但是算下來不會喫虧。
“那俺們堆在家裏的藥材怎麼辦?玉樹哥也收吧?”有人問道,這是大家都擔心的問題,這些藥材鎮上那老闆都不收,玉樹會收嗎?要是他不收,豈不是得壞了?
玉樹要做人情,這藥材當然得收。但是他也摸到了做生意的小竅門。一昧地給甜棗是不行的,人心都是不足的,有時候也需要敲打一下。
“這些藥材因爲你們自己處理的,品相可能不太好,這樣吧,都是一個村的,你們挖這些藥材也不同意,都送過來吧,但是我不能保證收購的價錢,要看過之後才能確定。”
聽他說要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就算是價格低點,也總好過爛在手上賣不出去。
沒想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來還以爲做不成生意了,沒想到竟然會有這樣的反轉。
沒兩天康靜一家人就知道這件事的原委了,原來是白叔收購價太低了,所以他們才轉回康玉樹這裏來。
康靜知道原委之後,一時間怔得說不出話來。很明顯,白叔是故意壓價的,這些藥材就算是品相差一點,也不會那樣低。
她說不幸,也幸運,有一對明事理堅忍不拔的父母,還兩輩子都遇到貴人。
康玉樹和冬梅也知道了。
“白先生真是…”康玉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冬梅道:“下回你去鎮上,買些布回來,我給白先生做雙布鞋。”
康玉樹連連點頭。
挖草藥是有時間限制的,過了秋,進了冬天就不好挖了。
但是一個秋天下來,康家已經攢夠了修房子的錢。
其實康玉樹他們要是肯搬出來,康靜是不太願意修黃土房的,但是這就是父母的故鄉情結,她只能依着父母的想法。冬天正好可以該房子,地裏沒什麼事了。
決定要重新修一棟房子時,康玉樹整個人高興得都在發光。就連冬梅都高興得紅了眼睛,這些年過得艱苦,總算是要苦盡甘來了。
但是康玉樹臨時改變了主意。
他和冬梅商量了一下,決定不蓋黃土牆了,要用石頭蓋一座石頭牆。
這樣的房子堅固,比黃土牆瓦實。
鎮上有不少人家都是石頭房子,但是在他們村裏,還沒有人蓋過石頭房子,大家都是黃土屋。。
要是石頭都請人去撿的話,就太花錢了。
康玉樹和冬梅兩口子一個冬天都在撿石頭,這裏的石頭不太好撿,要撿就得走二里地,去一條幹枯的河牀撿。
好在家裏買了馬,可以用馬來拉。
一個冬天下來,馬都累瘦了一大圈,將康玉樹心疼得不行。
好在石頭是撿夠了。
趁着還不到春種時間,康玉樹從隔壁請了泥瓦匠,又請了村裏人幫忙,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就開始動工了。
房子修起來很快,大半個月就成形了。
康靜早就開學了,因爲康玉樹忙着蓋房子,沒空去接她,兩個星期後她和妹妹回到家時,就看到一座漂亮的石頭房子矗立在距離她家原來的黃土屋不遠的地方。
雖然隔得不遠,但是若是再發生山體滑坡,她家的新房子不會受到影響。
這房子修好不像後來的商品房裝修之後要晾幾個月才能住,修好之後將地夯實,挑一個黃道吉日就可以搬進去了。
因爲修了石頭房,誰都在猜康家確實是掙了大錢。這樣氣派的房子,誰看了都眼紅。
可是沒辦法啊,誰叫人家有門路呢。
這石頭房蓋了三間,還有一個小偏房,是廚房。
康靜帶着妹妹參觀她們的新家,廚房不像以前那樣那樣逼仄,寬敞明亮,還有一個新打的竈臺,上面架了兩口鐵鍋。
“你和妹妹一人一間房。”冬梅在竈臺上忙活。
“咱們要辦酒席嗎?”康靜問道。
這裏的風俗就是搬新家要辦酒席的。
冬梅搖頭,“修這房子不少錢呢,現在都沒剩下什麼了,春天不好挖藥材,你爹的意思是這錢要留來做本錢的。”
辦酒席就是爲了圖個熱鬧,想要像後來那樣收份子錢,估計份子錢都還不夠辦酒席的。酒席辦差了,別人要笑話,辦好了,自家都得去借錢來辦,通常都是辦完一場酒席,人基本累癱,錢也基本花完,還欠一屁股債。
而村裏人都只道她家掙了大錢,修了新房子,還搬了進去,爲了風光,揚眉吐氣,肯定是要大肆辦一場酒席的。到時候他們可就能有口福了,這辦酒席講究有酒有肉,不少人都伸長了脖子,就等着康玉樹家辦酒席,到時候還喫個席面。
可是左等右等,都沒等來消息。
後面有人忍不住去當面打聽,這才知道他們家根本就不打算辦酒席。
摳!實在是太摳了!
掙了村裏人這麼多錢,連一場酒席都捨不得辦!
人大抵都是這樣的,不患窮而患不均。大家一起窮可以,甚至你比我更窮也可以,但是你不能比我富!
村裏人當面奉承,背後就湊到一堆嘲笑康家吝嗇。
而前面想將康靜說給她兒子的趙嬸又動了心思。現在康家這樣有錢,康靜已經成了香餑餑了,她得動作快點纔行。
趙嬸請了媒人上門說和,但是媒人剛坐下還沒喝上一口茶水,一說自己的來意,就被冬梅客氣而堅決地請出來了。
冬梅直接放了話,自己女兒是要讀書的,現在誰也別想打她主意。
這事情一傳出去,大家都在笑話趙嬸,也不看看自傢什麼條件,康玉樹家現在眼看日子越過越紅火了,會將女兒嫁給她家這種一窮二白的人家嗎?做什麼美夢呢?
趙嬸氣得無可奈何。
不過這樣一來,誰都不敢貿然請媒人上門去提親了。
春天很快過去,夏天來臨。
康靜記得很清楚,前世也就是在這個夏天,她娘生了病,一直到她初二開學,都沒能好起來,所以她將學費拿去買藥了。
不過這年冬梅沒有生病。她現在過得比以前不知道輕鬆了多少倍,雖然地裏還種着莊稼,但是這些莊稼對於她和康玉樹來說,只是再輕鬆不過的活計了,相對比從前。加上住進了新家心情舒暢,更不會生病了。
春天有春天的藥材,夏天也有夏天的。
康家的藥材生意一直在做,只不過春夏的生意沒有秋天好。
而就在這年秋天,曾經將康靜騙出去的鄰居姐姐回來了。
第258章九十年代(四)
鄰居家這個女兒不姓康,是村裏爲數不多的外姓人家,姓李,叫李豔。
康靜記得她外出有幾年了,以前也是跟着臨村的一個人出去的,那男的當時已經和李豔定親了,後來他說外面能掙錢,就揹着家人將李豔哄了去。
李豔回來的時候,陣仗挺大的,穿着的衣裳村裏人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麼好看,色彩這麼鮮豔的。頭髮燙成了捲髮,臉上還化着妝,嘴上還抹口紅,紅豔豔的。
她拖着一個箱子回來,聽她父母說,李豔帶了好幾百塊錢回來交給他們,李家生活本來十分困難,李豔一回來,一家人的生活明顯都改善了,喫上了肉,也穿上了新衣裳,逢人就誇獎她女兒有出息,在外面掙了大錢。
李豔回家之後什麼農活也不幹,她家裏人也不讓她幹,整天就穿着裙子皮鞋在村裏晃悠。
康靜跟着康玉樹去賣草藥,回來的時候,在村口看到了她。
李豔嘴上抹着口紅,坐在村口大古樹底下的的石頭上嗑瓜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