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大禮(3)

作者:談伊翁
全本

  好熟悉的聲音!嘉敏和娥皇同時向外望去,那紫袍玉帶的溫潤君子不正是那日所見的鐘峯隱者麼?

  娥皇跌在地上,她心心念唸的君子,她日思夜想的君子,她因他而來到金陵城中的君子……

  她所有所有的煩擾,所有所有存在的一切,都只是爲了他!

  他竟然就出現在眼前!

  粹質比冰玉,靈秀絕無雙。

  四目相對,都已被彼此深深吸了過去。

  好似穿越了千年的愛戀,等待了千年的愛戀,都在這一刻,這一瞬找到了答案。

  她曾想過他們二人重逢的場面,卻沒想到是在貴重隆盛的皇宮裏彼此相遇。

  皇帝陡然見到六皇子,也是大喜,諸多皇子中,他最喜愛的便是從嘉,從嘉挺秀多姿、慧敏絕特,工詩書,琴棋音律無所不通,他的身上,有着皇帝太多的影子。

  從嘉拂袖,向皇帝跪地行大禮:“兒臣來遲了,兒臣恭祝父皇與日月同光,歲歲今朝!”

  皇帝爽朗笑道:“還不快起?”

  從嘉起身,皇帝笑道:“從嘉,你雲遊四海,隱於鍾峯,也有半年未見,看你精瘦了不少,人也更精神了。可有什麼政務見聞、風俗民情,說與朕聽聽?”

  從嘉此番遊歷在外,見聞廣博,收穫不小,更爲重要的是,他私下裏得到父皇的應允,去勘察四地官情,考察百官。

  他正欲侃侃而談,皇后卻笑道:“從嘉纔剛回來,陛下就抓住不放,問東問西,問這問那,從嘉只怕說出個三五天,也說不完。”

  皇帝一思忖,覺得皇后說得有幾分道理,如果此刻問起風俗民情,只怕會壞了宴會的雅興,便道:“也罷,此刻歌舞不止,並不適宜長談,改日從嘉進殿,再好好說一說外面的見聞。”

  皇后這纔對從嘉說道:“還不快快落座?”

  從嘉欣然應諾,入了座席上。宮人亦魚貫而入,換盞置碟,只聞一片颯沓之響。

  周娥皇心中大震,曾想過他的身份,鍾峯隱者,大概是隱於鍾峯的隱士,最多也不過是個富貴人家的清閒公子。

  可怎麼也沒想到他真實的身份竟然是皇室血胤。

  娥皇的手都在顫抖,琵琶聲亦然凝噎。

  皇帝細細端詳娥皇,這番細看下來,才覺得眼前的女子諸般好,她瑰姿稟異、婉容絕豔,已是豔壓羣芳,叫滿殿的妃嬪粉黛毫無顏色。

  她的琴藝高出衆人之上,普天之下,只怕再也找不到與之媲美的第二人,皇帝讚賞道:“唐人有云:‘引之於山,獸不能走。吹之於水,魚不能遊。’朕讀到此詩時,總是不能想象到底是何種音律,竟能驅動萬物?到方纔聽了你彈得此曲,方知古人說得不假。可否說與朕,你適才彈的是什麼曲子?”

  “此曲爲《妙旋舞破調》。”娥皇聲音婉轉,宛若鶯啼。

  皇帝聽了,大爲讚賞,“朕從沒有聽過這樣的曲子,若不是你演奏,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聽此天籟之聲。”

  從嘉笑道:“父皇之所以沒有聽聞此曲,是因爲此《妙旋舞破調》全是姑娘所改進,自然別有風致,聽來也是全然一新。”

  娥皇見他說話優雅從容,心中已經溢滿了甜蜜,溫然一笑,“殿下也是音律高人,只是臣女肆意改譜,獻醜了。”

  “姑娘謙虛了,姑娘工於琵琶,可與韓娥、司馬相如媲美。”從嘉向皇帝進言道,“兒臣若是沒記錯的話,國庫裏還有一把燒槽琵琶,此琴與姑娘正是相得益彰,兒臣斗膽請父皇將燒槽琵琶贈予姑娘!”

  嘉敏聽後極爲開心,她縱然年少,也知這燒槽琵琶又名“焦尾琴”,爲東漢左中郎將蔡邕所制,十分珍貴。

  此名琴流傳於世七八百年,最終落入南唐宮中,束於德昌宮中。

  世人只聞其名,不見其琴,還以爲燒槽琵琶早已毀於戰火,化爲了灰燼。

  嘉敏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皇宮府庫中還藏有這等瑰寶。

  但凡世間雅好音律的,對焦尾琴無不孜孜以求,有了此琴在手,便是錦上添花。

  也因此,燒槽琵琶當爲無價之寶。

  皇帝龍心大悅,爽朗道:“好!朕就賞此女這把名琴!”

  娥皇受寵若驚,忙跪地謝恩。

  從嘉笑道:“恭喜姑娘!古來名琴有四:一爲號鍾,二爲繞樑,三爲綠綺,其四,便是這燒槽琵琶。如今,號鍾、繞樑、綠綺均已不可見,只留得一段佳話,唯有燒槽琵琶藏於內庫,歷來也只經過南朝王仲雄之手。名家配名琴,姑娘有此琴,當如項羽有烏騅!”

  正說着,內府的侍人已經取了琴過來,琴蓋打開,果然,琴尾一段已經燒焦。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