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蓼花愁(3)
國主氣得臉色煞白:“你們一個個竟跟啞巴似的,是要忤逆朕的旨意嗎?”
爾嵐肩頭聳動,低聲飲泣着,國主注意到她,“你是溫妃近前侍候的,你說說看!溫妃到底如何變成了這樣?!”
爾嵐的身子微微顫抖,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一眼在一旁的國後,惴惴惶恐:“奴婢……奴婢不敢……”
國主已經失了耐心,嘉敏也急道:“你快說!”
爾嵐小聲說道:“是溫娘娘剛剛喝了國後孃娘送來的野雞湯,才致突然腹痛如絞,血流如注……”
“你說什麼?”嘉敏恍如被雷電所擊,腦中空白一片。
國主狐疑地望向嘉敏,焦急中已經顧不得自己的語氣很重,“國後,你給溫妃喝了什麼?”
“是臣妾讓人燉的湯,用來給流珠姐姐滋補身體,調理氣血的,流珠姐姐怎麼會……”
流珠姐姐怎麼會因爲喝湯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嘉敏實在不能將這兩件事聯繫起來。
太醫的消息實在是讓人大失所望,吳太醫擦了擦汗珠,跪下道:“微臣領罪,微臣無能,沒能保住龍鳳胎,溫娘娘小產了……”
“本宮不信,流珠姐姐早上還好好的,本宮不信……”嘉敏將目光投向了一側的呂太醫。
呂太醫沉聲道:“溫娘娘小產血崩,所幸的是微臣適才施與鍼灸,溫娘娘只是痛得暈過去了,很快就會醒來……”
國主心痛如絞,看到溫妃臉上沾滿了汗水,頭髮凌亂不堪,臉色蒼白如紙,心中大爲憐憫,語氣中也不由得急了幾分,追問嘉敏,“國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臣妾也不知,臣妾給流珠姐姐送的湯不會問題的。”
偏偏那吳太醫在溫妃喝完的殘湯裏裏嗅了嗅,高高舉着碗跪地向國主稟到道:“這殘湯中的確有川烏,正是讓孕婦小產的烈性之藥。”
吳太醫的話坐實了嘉敏害人之心,半晌,國主只是深深地、深深地望着嘉敏,什麼也沒說,什麼也說不出來。
殿中分明是烏壓壓地跪了一地的人,可卻像是無人之境,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
香柔“噗通”一聲直直接跪在了地上,懇切地望着國主,“請官家相信娘娘,娘娘仁厚,怎麼會要加害溫妃?”
“國後,朕願意相信你,可是你能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嗎?”國主目光定定地落在了嘉敏的臉上,想從中找到他期許的答案,或許是湯經過他人之手,被人作了手腳;或許這碗湯根本就不是她讓人做的。
總之,只要她任意說出一個理由,他都會毫無疑問地去相信她。
可是嘉敏只是搖頭:“臣妾真的不知。”
溫妃已然悠悠醒轉,眼角還掛着潸然的淚水,她掙扎着從殷紅的牀上擡起了頭,悽哀婉婉地說道:“國後孃娘,求你放過臣妾好不好……臣妾真的從沒有想過要爭寵,臣妾只想平平安安地誕下孩子,撫養孩子成人,安然一輩子啊!”
她哭得梨花帶雨,哭聲悽悽,令人頗爲動容,國主心中酸澀,可下意識中想要維護嘉敏,溫厚安慰道:“溫妃,在事情還沒有弄清楚之前,也許並不是國後所作所爲。不過你放心,朕一定會查清楚的。”
此時,殿外突然響起仲寓慌張的聲音——“父皇,父皇……”
仲寓徑直跑進了大殿,撲入到國主身邊,一把扯住國主的衣袍,驚慌道:“父皇,父皇,兒臣害怕!”
“你怕什麼?”
“兒臣……兒臣的金龜丟了,兒臣去找的時候無意間在小庖廚聽到國後與宮女商議,說什麼下藥……小產之類的……兒臣也聽不太清楚,兒臣回到自己房中後,左思右想,坐立不安,心中實在惶恐,只好來告訴父皇”
“郡公怎麼可以誣陷國後孃娘?”香柔十分不解,又氣又急。
嘉敏也沒回過神,難以置信問道:“寓兒是不是聽岔了?”
仲寓清脆朗聲道:“兒臣沒有聽錯,兒臣記得清清楚楚。等到國後離開後,兒臣在庖廚裏撿到了這些東西。”他說着向國主交出手中的幾塊像是的木頭一樣的東西。
國主的面容上看不清任何喜怒哀樂,靜默如深潭、如海,那吳太醫看到這幾樣,登時目瞪口呆,“稟官家,這就是溫妃碗中的川烏啊!”
溫妃幾乎再次暈厥,悽然道:“原來國後孃娘早就有害臣妾之心,嬪妾到底犯了什麼孽,讓國後孃娘對臣妾腹中的孩兒恨之入骨?臣妾有錯,國後就對着臣妾來,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她哭得聲噎氣繼,若不是爾嵐在身邊攙扶着她,她早已昏死過去。
國主不忍地閉了雙眸,沉聲問道:“國後,你就是這樣照顧溫妃的嗎?”
嘉敏第一次覺得如此軟弱無力,哪怕她曾經數次被人誣陷,她也從未像現在一樣感到心驚肉跳,她直直地跪在了地上,所能說出口的唯有一句話,“臣妾不知道,臣妾什麼都沒做過。”
“難道你是說仲寓說謊嗎?他不過是個小孩子。”國主緩緩問着,他依舊高貴清雅,溫潤如玉,可是他的話語中飽含了失望、疲憊和傷感……
“臣妾自知無話可說,請管家賜罪。”
“國後,或許你該效仿昭惠後的仁德懿範,明白什麼纔是真正的母儀,這些日子,你就呆在懿陵好好思過吧!”
嘉敏的心驟然一跳,擡了淚眼望着國主,心中突然一陣陣搐痛,是什麼時候,她與他已經被推到了這樣的處境。
她拜倒:“臣妾謝官家隆恩。”
此外,便再也無話可說。
懿陵位於城郊西北側,爲風景蔚然、樹林匆匆的風水寶地,長長的墓道上依次坐立着無石像,古樸而肅穆,呈現出一派莊重靜謐的氣氛。
陵園的山麓臨溪處修葺了一座行宮,鮮花匝地,綠樹成蔭,環境清幽而美,倒是個讓人澄心慮俗的室外桃園。
嘉敏跪在祭室的蒲團上,祭位上,是姐姐的畫像,她默默焚香禱告:“姐姐,我來看你來了,這些年,我一直都很想念你,也常常會在夢中與你相見,我相信你一定在天堂中過得很好很好。”
她的心情有些頹喪,靜坐了片刻,才說道:“我有時候也想,我們姐妹同樣愛上了一個男人,可是不是也同樣愛錯了一個男人?帝王的愛,是這世上最不能指望的。難道,同爲國後,當真是我們姐妹的宿命麼?”
這時,外面突然傳來沉悶而細微的聲音,隱隱地夾着風吹樹葉颯颯的聲響,格外詭異,令人惶惶不安。
嘉敏豎起了耳朵,問向身邊的香柔:“你聽到了什麼了嗎?”
香柔偏着頭仔細聽,除了沙沙聲,就再也聽不到什麼聲音了。
驀地,那聲音又響了起來,分明是女人的哭泣聲,那哭泣的聲音滯重而絕望,讓人毛骨悚然。
嘉敏和香柔跑出了祭室,四處尋找着聲源,四周都是空蕩蕩的,根本就沒有任何人!
那哭聲嚶嚶,似乎是難以爲繼的抽泣聲,香柔一怔,對嘉敏吶吶說道:“娘娘,那聲音好像是在地下……”
嘉敏神色凝重,屏氣細聽。
香柔有些害怕,“這懿陵中還陸陸續續葬了很多王公夫人、皇親貴戚,現在又正是鬼月,陰氣最重,莫不是冤屈的魂靈……”
嘉敏搖了搖頭,“不對,你聽,那的的確確是人在哭!”
香柔鎮定了心神,仔細一聽,果真,哭聲中隱隱夾雜着微弱的撞擊聲,好像是有人在費力掙扎着什麼。
香柔困惑道:“這聲音是來自地底下,好像就在我們附近,可就是找不到,她到底會在哪裏呢?”
嘉敏望着陵園的墓碑,突然說道:“點上火把,我們一起進墓穴。”
香柔大喫一驚:“進墓穴?”
“對!這懿陵中還有許多已經開挖但並未葬人的空墓穴,那哭泣的聲音由傳自地面,所以,那女子一定就在我們腳下的空墓穴中!”
香柔也不遲疑,讓幾個侍從點亮了火把與嘉敏一起找到了墓穴口,從裏面走了進去,墓穴中陰暗乾燥,彎曲迴旋,而那女子的哭泣聲也越來越大,嘉敏和香柔對視一眼,看來,是找對了地方。
果然,在一塊巖壁下看到了一個女子,那女子看到有人前來,驚喜地就要撲上去,可還未走幾步,就被腳下的鐵鏈拴住。
女子顯然已在墓中呆了很長時間,披頭散髮,半眯着眼擋着火把強烈的光線,看了嘉敏時,愣了半晌,隨即又哀哀呼道:“求求你們救我!求求你們了!”
嘉敏讓侍從砍斷女子的腳鏈,將她救了出去。
……
女子顯然是餓極了,狼吞虎嚥,一連吃了三大碗飯,又將桌上的菜餚席捲一空。
嘉敏進來時,那女子喫飽了飯,有了力氣才直直跪在地上,感激地伏地磕頭:“謝娘娘大恩大德,奴婢此生願犬馬相報。”
嘉敏大驚!慶奴?她是慶奴?
女子稍稍理了理鬢角邊的散發,嘉敏纔看到了她的容貌,她三十多歲,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細眉櫻脣,五官精巧周正,依然顯現出曾經是個溫婉嫺靜、和善安謐的美人。
果然是慶奴!曾經被自己和姐姐聯手陷害,被國主一語令下,守皇陵的慶奴!
嘉敏受不起她的大禮,命香柔將她扶起。
慶奴不敢起身,惴惴不安道:“娘娘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娘子,娘娘尊貴,奴婢不敢造次。”
“你若是再這樣拜下去,都不能好好地說話了。”
“是。”慶奴起身,恭敬立於一側,神態十分恭順。
嘉敏問道:“本宮很好奇,你當初被趕出宮後,是爲陵園的看管宮女,爲何會被關在墓穴中?”
慶奴緊緊咬着脣角,咬得脣角發紫,似乎仍受着非人的折磨,瘦削的肩膀忍不住輕輕顫抖,“奴婢卑賤,宮裏娘娘要折磨奴婢,亦不過像是捏死螞蟻一樣。”
“宮裏娘娘?是哪一位宮裏娘娘要這樣虐待你?”
“是溫妃……是溫妃她想要活活餓死奴婢!”
嘉敏大驚,香柔也十分疑惑,嘉敏不相信地問道:“此事當真?”
慶奴苦無奈道:“十多年前,奴婢不過是無意間傷到了溫妃,溫妃卻記了奴婢一輩子仇,前不久,溫妃又差人將奴婢圈禁在墓穴中,就是想餓死奴婢。”
嘉敏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如果溫妃當真如慶奴所說是個披着羊皮的狼,那麼……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
她急切地想知道曾經發生了什麼,“說,繼續說下去,十多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奴婢定然知無不言。”慶奴緩緩道來,“十多年前,奴婢是官家的貼身侍女,宮中有侍妾妒忌昭惠後專寵,給昭惠後的點心中下了藥,藉由奴婢之手送到昭惠後跟前。昭惠後發現後,以爲是奴婢要陷害她,所以對奴婢心懷怨恨,找了個香瓔裏放山薇花的理由將奴婢打發到皇陵中來。”
嘉敏聽後唏噓不已,當年只以爲姐姐設計趕慶奴出宮,做得太過分了些,沒想到還有着這一層緣故。
她有些歉意道:“說起來,此事也有本宮的干係,無意間害了你,現在想來還是愧疚不已。只是,此事與溫妃又有何相干?”
慶奴道:“那時昭惠後爲保養身材,從不喫點心,而溫妃卻愛喫甜食,所以,昭惠後所有的點心都是賞給了下人喫,溫妃那時是昭惠後的貼身婢女,自然吃了很多有毒的點心,那些食物會讓身子大損,傷了母體根本,所以,溫妃是不會有孕的。”
嘉敏訝然不已,這句話猶如一塊巨石將她冰潔的心湖砸了一個大窟窿,她驚得扶着桌子站了起來,“什麼?!你說溫妃根本就生不出孩子?”
“是,就算有孕也難以讓胎兒成形誕生。溫妃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些年一直記恨奴婢,折磨奴婢,這一次,溫妃懷了身孕,知道自己的孩子保不住,就遷怒到奴婢身上,想活活餓死奴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