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謝謝哥哥
說真的,她還蠻怕許慎生氣的。
於是聽到許慎那一句話,溫香如同得到了尚方寶劍一樣,頓時就放下心來,還大大的鬆了口氣,那模樣倒惹得許慎勾了勾嘴脣。
“今日我見到了慶王妃,我覺得她人挺好,就是太可憐了。”溫香以此作爲開場白:“你不知道他們王府裏有個餘媽媽的,她奴大欺主,簡直把慶王府當成了她自己的地盤,而慶王妃反而飽受欺壓。我一聽,嘿我這暴脾氣哪能忍得住?於是我就……”
她原本義憤填膺的神色在看到許慎倏然沉下來的臉色後,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然後你就如何了?”許慎見她神色不安,不由得嘆了口氣。
香香面上永遠看不到這樣鮮活靈動的表情,可是香香也從來不會給他惹麻煩。
慶王府,慶王,那是太后一派!
許慎覺得有點頭痛。
忽然有點說不清,把她弄出來住到這裏,到底是對還是錯?
“我一火大,我就答應慶王妃,要去慶王府幫她收拾刁奴。”溫香垂了腦袋,一面偷偷覷着許慎的臉色,一面小聲說道。末了又道:“哥哥,我是不是太沖動了?”
她自以爲聰明的隱去了宋南州不提,只說是她自己衝動之下攬下來的事。
因爲直覺告訴她,如果將此事原原本本的照實說給許慎聽,他肯定又要生氣了。
“如果我不肯讓你去,你就會乖乖聽話,不去慶王府?”許慎問她。
溫香絞着手指頭:“可是失信於人這種事,多不好啊。”
見許慎並沒有強硬的直接拒絕,她就知道多半能說服他,於是撒嬌磨着他道:“有句話不是說,人無信則不立嗎?我的兄長可是鼎鼎有名的許相大人,我要是言而無信,豈不也讓你跟着被人非議了?連累了你多不好呀?你放心,我就算去了慶王府,也絕對不會給你惹麻煩的,等把那刁奴解決了,我就立刻離開慶王府!”
她信誓旦旦的說着,睜着雙閃閃發亮的眼睛期望的看着許慎。
許慎看着這雙眼睛,忍不住想,如果他開口拒絕,這雙眼睛立刻就會變得黯然吧。
他很想跟她說,如今朝局不明,局勢緊張,她去了慶王府,別人恐怕會以爲這是出自於他的授意,只怕連景帝也要以爲他站在了慶王那邊,引起景帝對他的猜疑絕不是好事……
可是這些話,在她那雙明亮清澈的目光的注視下,竟一句也說不出口。
“慶王府的局勢並不是你以爲的那樣簡單。”許慎試着說服她:“這看似只是一個刁奴的問題,實則不然,那刁奴爲何能如此做大,除了慶王妃性子過於懦弱之外,也跟其身後的主家有關。你可知道那刁奴的主家是誰?”
“曲家嘛。”溫香表示自己有所耳聞:“聽說是前頭那位慶王妃的孃家。哥哥,那曲家難不成厲害的連你都要忌憚不成?”
她又睜着那雙大大的眼睛好奇的問。
她原本還想着,那曲家要是膽敢欺負她,她就要用許相的威勢去壓人。
這要是曲家連許相都不怕,就有點棘手了。
幸好許慎的回答沒有讓她失望,被溫香那般殷殷切切的盯着,向來自持的許慎也不禁有些膨脹有些飄飄然起來。
他喝一口水,帶着淡淡的睥睨之色,“那曲家雖是百年望族,只是這些年當家人不善經營,曲家已呈頹敗之象。好不容易有個女兒嫁入慶王府,指着慶王能再將曲家帶攜起來,不想卻又得了病去了。”
“曲家的刁奴在王府的所作所爲,我不相信慶王半點不知情,我想知道慶王爲何要如此容忍曲家將手伸進王府裏來的這種行爲?”若是沒有曲家給那餘媽媽撐腰,憑餘媽媽一個奴才哪敢將慶王妃壓制的這樣厲害?
許慎不由得讚許的點了點頭,在看待事情上頭,她的敏銳出乎他的意料。
“一來,曲家對慶王非常恭敬,非常的好,尋常的噓寒問暖,四時八節等從未忽視過慶王。哪怕曲氏去世多年,曲家對待慶王的態度,依然猶如親人一般親熱自然。”
溫香若有所思的點頭:“慶王出身皇家,哪裏享受過這樣平實樸素的天倫之情。他在曲家這裏得到的親情與溫情,只怕就是他明知曲家的手伸進了他的內院,也只當不知道了。”
能安然活着,還能時常被皇帝委以重任,常常出個差立個功什麼的,哪裏會是愚笨之人?
許慎看着溫香,沉默了一會,才接着道:“二來,曲氏的死可能也與慶王有些干係。曲氏身子骨較弱,生了宋璇之後,一直未能再有孕。不想在宋璇三歲那年,曲氏的肚子終於又有了消息。只是那時候慶王領了差事在外面,慶王妃聽聞慶王即將回京,她便領了人去城外十里的望歸亭迎慶王。誰知車馬太過顛簸,慶王妃不但沒能保住孩子,小產之後身子也一下子虧損了下去。只熬了一個月,人就沒了。想來慶王對曲氏,也有着虧欠之感,故而曲氏去後,帶過來的曲家的奴才都留在了宋璇院子裏。”
溫香猛地一拍大腿:“這慶王是不是傻?”
許慎:“……怎麼說?”
“那曲氏明知自己有孕,還要車馬顛簸跑去接慶王,這分明是對自己以及對自己腹中的胎兒不負責任!慶王可曾叫那曲氏去接了?沒有吧!我說一句無情的話,這根本就是曲氏自己在找死!這可倒好,她把自己折騰死了,還在慶王那裏留下了曲氏待他實在情深意重的印象——要不是因爲愛重慶王,曲氏又如何會那般折騰自己?哥哥,你也是這樣想的?”
什麼情深意重,那曲氏根本就是任性不懂事!知道自己身子弱,好不容易懷了孕,不知道好生保養,還車馬顛簸……她難不成覺得自己是被上天眷顧的幸運兒,隨便顛也不會顛出事兒來?
溫香真是一肚子的氣啊!
曲氏死就死了,可因爲她讓現在的慶王妃如此尷尬難爲,那就很不像話了!
還有那慶王,既然對曲氏情深意重,歉疚深深,那就一個人獨自歉疚好了,獨自贖罪好了!你特麼的特意跑到九黎山去求娶慶王妃,娶了人家又讓人家陷入這尷尬境地——什麼玩意兒?
說他傻都是輕的!
她的見解委實犀利,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關鍵之處。
“當局者迷。”許慎緩聲說道,“總之慶王府的水很深,我怕你……”
許慎有點說不下去了,這個女子,膽大有之,聰明有之,犀利有之,就算去了慶王府,想必遭殃的也不會是她。
溫香果然自信的笑了起來,淘氣的皺了皺小鼻子:“哥哥,你可不能長他人志氣。你該爲慶王府的人擔憂纔是,我去了,就該他們雞飛狗跳啦哈哈哈!”
她囂張的模樣一點也不讓人生厭。
許慎忍不住跟着笑了起來。
“好罷,既然你已經決定,我想我是攔不住你的。”他只好認命的退一步:“不過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照顧保全好自己,絕不可以受傷!”
溫香點頭如搗蒜,差點就要跳起來大叫一聲“YesSir”,還好理智及時拉住了她。
“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談一談宋世子了。”許慎在她興奮的小臉發紅的情形下,緩緩開口說道。
溫香一愣,下意識看了微雨一眼。
微雨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彷彿什麼都沒聽見。
許慎自然也留意到了溫香的舉動,順着她的視線看過去。隨即眉心微動,卻並沒有多想,只以爲溫香不願意丫鬟在跟前聽見他們談論起外男,於是便道:“你先下去。”
微雨神色恭謹的應了是,低頭退開。
溫香不由自主鬆了口氣。
許慎要跟她談宋南州,絕不會是要說宋南州的好話。微雨是宋南州的人,肯定會將他們的談話告訴宋南州——這樣一想,將微雨留在身邊,似乎還是有些失策了。
“哥哥要談他什麼?”溫香故作坦然,大方的詢問起來。
許慎細細留意她的神色,見她落落大方,不見一絲半點羞澀或緊張,莫名鬆了口氣。
彷彿心頭巨石一下被移開,他微微一笑:“方纔下朝時遇到錦王,他告訴我,宋南州如入無人之地一般進入過這院子。你跟他碰過面?”
這倒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溫香點頭:“他來問慶王妃的事,原來慶王妃是他的師姐。不過我看他不順眼,把他攆走了。”
她半點不提差點被宋南州掐死的事,提了有什麼用,不過是徒增許慎的煩惱罷了——許慎位高權重,宋南州也是皇親國戚,兩個人拼起來,誰輸誰贏也說不好。
更何況,這是她自己的事,她跟宋南州的恩怨,由她自己來解決,不能給許慎添麻煩。
許慎頓了頓,似乎在評估溫香那話的真實性。
不過見溫香一臉滿不在乎,整個人也好端端的模樣,這才點了點頭:“我會多派些人手……”
“不用了。”溫香連忙打斷他:“他的功夫聽說很厲害的,如果他非要來,你防也防不住的。”
許慎一想,也是這麼回事。不過還是沉了臉,“我會跟宋世子好好談一談!”
他宋南州也不是沒有把柄的人,倘若不懂得收斂,那就不要怪他翻臉無情了。
溫香心裏一暖。
雖然她早做好了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扛,可是有人幫襯的感覺還是令她一瞬間紅了眼眶。
怕許慎看出來,她忙對着他粲然一笑:“謝謝哥哥。”
……
許慎離了梨園路,並沒有直接去武驤營。
當日是他在景帝面前舉薦宋南州接管武驤營,如若他與宋南州來往甚密,景帝不會樂於見到的。
想了想,許慎令馬車直接回許府。
甫一進府,就有許老夫人院子裏的丫鬟等在照壁處,“老夫人吩咐奴婢在這裏等相爺,請相爺回來立刻去老夫人院子。”
許慎眉心不自覺地皺了皺,淡淡道:“老夫人可是有要事?如若不是太急,我這邊還有些公文,要立時送到陛下案前去。”
小丫鬟只好回去將許慎的話稟了許老夫人,許老夫人氣歸氣,卻也不敢真的叫許慎罔顧政務,前來聽她訓話。
許慎拿了書桌上的公文,又急匆匆的要進宮去。
馬車剛出了許府,就被人攔了下來。
“許慎,你給我下來!”來人大着舌頭吆喝道。
“相爺,是小舅爺。”車伕認出了喝的醉醺醺的青年男子。
許慎撩了撩眼皮,“小舅爺喝多了,找幾個人送他回劉府。”
車伕立刻叫了人來,要送劉志寧回去,劉志寧卻掙扎着大罵道:“許慎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你有今天,還不是多虧我劉家提攜你!誰知你這卑鄙小人一朝上了位,就翻臉不認人了!你冷落毆打發妻,全不顧這幾年她費心費力替你們許家打理後宅——”
他就算喝醉了,也不敢大庭廣衆下嚷出許慎與他父親不對盤的事情來,畢竟涉及到政事,倘若不小心上達天聽,倒黴的只可能是劉家跟他。因此,劉志寧才揪住許慎對劉氏不好這一點來鬧事。
“你一個大男人,你怎麼好意思做出這樣的事來?”劉志寧還在拼命叫喊:“許慎,你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許慎壓根不管外頭多少人議論他的薄情寡義,只冷聲吩咐道:“告訴小舅爺,提攜許某人的,不是劉老大人,而是當今陛下——把這話也帶給劉老大人!”
許慎初入官場,那時候太后一派坐大,劉老大人乃是太后一派的中堅力量,科舉爲朝廷選人,其實就是劉老大人爲自己選門生,爲太后一派選人。他是被劉老大人選中並提攜的,但最後道不相同,他做了忠皇派。
劉老大人如今老了,太后一派頻頻被打壓,倘若再有今日這話傳到景帝耳中,景帝少不得要想起當年太后一派對他的打壓,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劉老大人。
就看劉家能不能承受住景帝的這波怒火了。
輕描淡寫就坑了劉家一把的許慎順利到了皇城,下車換轎,一路到了神武門。
“許大人來了。”小宦官立刻迎上來,含笑恭敬道:“今日日頭有些大,陛下特許大人的轎子可以直接前往勤政殿。”
許慎卻道:“多謝公公的好意,陛下如此厚待,我又豈能恃寵生嬌?這是爲人臣子的本分。”
說罷,步行前往勤政殿。
……
景帝聽說許慎來了,忙讓他進殿來。
一擡頭見他白皙的臉上熱汗滾滾,不由得道:“你這是一路走過來的?朕不是允許你的轎子直接過來嗎?”
許慎先謝了恩,又把剛纔對小宦官說的那番話重複了一遍。
景帝似無可奈何:“你啊,總是如此慎小謹微。”
話雖如此,面上卻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來,“快起來說話。正巧朕這裏接了個奏摺,你過來看看。”
早有宮人捧了奏摺到另一邊的案桌上,那是景帝特地讓人給許慎設的座。
許慎一絲不苟的謝了恩,這纔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一目十行的看完後,就皺起了眉頭。
“陛下,這奏摺何時送到的?”
“今日早朝後。”景帝沉聲道:“恭王令人快馬加鞭,這才能在大災半個月後將這奏摺送到京都——恭王所請,愛卿有何看法?”
這是駐守邊地的恭王令人送來的急奏。
邊地氣候殘酷,夏天極熱,冬天極冷。京都的天氣纔剛進入夏天不久,邊地卻已經酷熱了起來。
恭王奏章裏寫道,因酷暑太過嚴酷,軍中將士以及邊地百姓多中暑氣,而邊地最缺的就是藥材,沒有藥材,邊地的將士與百姓很難熬過這個夏天。
而死的人一多,就怕起瘟疫。
疫病一起,對缺醫少藥的邊地來說,情況就更加惡劣及兇險了。
因此恭王在奏摺中向景帝奏請,希望景帝能賜醫者與藥物予邊地,當然,也少不了銀子與其他的物資。
許慎沉吟了一會,才說道:“恭王爺的奏請合情合理,陛下如果不允,到時邊地倘若真的爆發疫病,只怕……”
御史臺的摺子能把景帝給淹死。
可是明眼人一看,景帝根本不那麼情願撥物資給恭王。
景帝神色沉沉,淡淡道:“恭王這些年將邊地經營的不錯,聽說如今邊地是隻知恭王,而不知朕了。”
這就是景帝的心結了。
恭王當初在京中聲望漸盛,他爲人親切隨和,待人處事也是極受推崇,與王宮朝臣相交甚厚,又聰明能幹,有德有才,衆朝臣提到恭王,無不交口稱讚。聲望竟日漸蓋過了景帝,太后一派更是頻頻與恭王接觸,這令景帝無法忍受。
終於逮了個不大不小的錯處,將恭王發配去了邊地。
誰知恭王到了邊地,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深得邊地將士的擁戴,邊地百姓也對他愛戴有加。
倘若再過個一二十年,景帝定然會十分欣慰有這麼能幹出息的兒子,然而現在,景帝不會喜歡比自己還能幹還有威望的兒子。
“許卿可有什麼良策?”有些話不必說的太清楚,景帝相信許慎明白他的意思。
許慎的確明白,景帝不是不肯給那些物資,他只是不肯白白給了那些物資,最後那好還要着落在恭王身上。
“此事倒也不難。”許慎想了想,道:“陛下可命欽差護送太醫,押送物資前往邊地。務必要讓邊地的百姓與將士知道,這是陛下的恩賜。”
景帝要的,不過就是邊關的將士和百姓不獨獨只知恭王,更要知道他這個景帝。
景帝神色稍緩,點頭笑了笑:“許卿所言甚得朕意。那依許卿所言,讓誰領這個差事能讓朕滿意?”
許慎忙起身,彎腰稟道:“微臣在此事上頭有私心,此事陛下還是不要問微臣了。”
景帝眉頭一挑,“愛卿這是何意?”
許慎斂衣跪下來,苦笑一聲:“我那小妹甚是頑劣,微臣便將她送到別院,期望能熬一熬她的性子。誰想到她卻一天到晚的惹事——”
將溫香應承慶王妃要去慶王府幫她調教刁奴的事說了出來,“……微臣方纔聽說後,正要訓斥她一頓,誰知她卻振振有詞說,人無信而不立,她已經答應了慶王妃,又怎麼能失信於人?微臣想着,慶王爺如何能允許她在慶王府裏興風作浪,說不得到時候還要得罪慶王爺。但怎麼勸說她也不肯聽——”
說着,他將頭深深地拜了下去:“微臣方纔聽陛下所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慶王爺,因此,這是微臣的私心,還請陛下責罰!”
景帝聽着,面上神色幾番變化。最後化作一聲長嘆:“這慶王妃竟是如此不當事!當初朕就不同意他娶一個江湖門派的女兒爲王妃,他苦求於朕。朕想着,民間都有再嫁由己的說法,他要再娶,也就由着他了,誰知道竟娶進來這樣一個……連王府事務都打理不好的。倒是叫許卿笑話了。”
許慎連忙道:“微臣不敢。”
其實景帝嘴上說着慶王的不是,心裏對慶王以及慶王府的亂象卻是滿意的。慶王這個兒子名望雖不及恭王,但恭王自去了邊地之後,就顯出了慶王來。
而慶王又是太后一派極力扶持的,雖然太后一派大力扶持慶王,但慶王不論所作所爲,俱都不會對景帝有任何隱瞞,包括私底下太后一派對慶王說過的話,慶王也會一字不落的告訴景帝。尤其曲氏死後,慶王求娶一個江湖門派的女兒做王妃,完全杜絕與其他權臣望族結親的可能,這一舉動讓景帝更是滿意,因此,甚至默許了慶王與太后一派的親近。
而慶王連自家後院的事情都處理不好,這就讓景帝更滿意了——這樣一個處處都有毛病的兒子,當然比一個事事完美的兒子要得他青眼得多。
“你想着讓慶王離京,你那妹妹在慶王府也能安全些。只是這事不妥——”景帝說着站起身,負手走到許慎身邊,將他扶了起來:“過不了多久中山國的使臣就要到京都了,朕想着讓慶王接待使臣。去邊地的話,就讓錦王跑一趟吧。”
許慎順勢站起身來,“陛下英明,是微臣所想不周,差點誤了陛下的大事。”
錦王一向嫉妒恭王,定然會很樂意去往邊地,好好弘揚景帝的威名,說不得還要順勢踩恭王幾腳。
這人選跟許慎一開始所想並沒有出入,的確,再沒有比錦王更合適的人選了。
如此,也省得他一天到晚惦記着香香。
“人無完人,你這也是爲了胞妹纔會如此。不過那慶王府,是該好好整頓整頓了,讓你那妹妹去試試也無妨。”
許慎將這事在景帝這裏過了明路,聞言自然又對景帝感恩戴德了一番。
解決了難題,景帝心情甚是舒暢:“對了,你那妹妹年紀不小了吧,可定了人家?”
許慎心中一緊,面上卻是不慌不忙,“小妹自來身子骨弱,一年裏頭倒有八九個月是躺在牀上養着的,因此家裏人才對她嬌慣了些,不想倒給她慣出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來。因她體弱,又嬌蠻的厲害,家中還未給她定親,也是想着讓她在家裏再養養。微臣就這麼一個妹妹,這未來的妹夫,總要多看看纔好。”
景帝聽得哈哈大笑:“你這操心的勁頭,都快趕上別人家中當爹的了。”
“家父去得早,長兄如父,微臣可不就得多操心些了。”許慎無可奈何的說道。
“原本朕還想着,若你家妹妹沒定親,朕這裏倒是有個好人選,聽你這麼一說,朕倒是不好說了。”景帝輕鬆地說着笑:“許卿也不問問朕,朕這裏的好人選是誰?”
許慎心頭又是一緊:“若當真是好人選,微臣還要叩請陛下爲妹妹賜婚。不知陛下所說的好人選是哪家的公子?”
景帝就笑道:“許卿看朕那不肖侄兒南州如何?”
許慎面色大變。
景帝便又笑了起來:“罷罷罷,看你這臉色難看的。朕也不爲難你了,這事只當朕沒提過。”
許慎立刻跪下謝恩:“陛下英明,微臣多謝陛下!”
“瞧把你嚇得。”景帝心情十分愉悅,不過笑完了又是一嘆:“今早御史臺參他的事兒你如何看?”
“雖說宋世子接管武驤營之後並未有所作爲,不過微臣也聽說,這兩日武驤營也並未鬧出什麼事兒來。”許慎定了定神,這才說道:“當初陛下啓用宋世子,並非讓宋世子能如其他營的指揮史一般整頓軍務,而是爲了讓他管束住東駿王世子一衆人等。宋世子在軍務上頭是玩忽職守了些,不過東駿王世子等人,似乎也並未鬧出亂子來,可見陛下的用人之道。”
景帝就笑了起來:“不錯。朕當然沒指望那小子能幹出什麼正經事來,他只要把武驤營裏那羣混小子給朕管住了,不讓他們給朕添堵,就算他立了功。”
“話雖如此,不過在其位當謀其政,倘若宋世子能讓武驤營的面貌有所改變,想必御史臺那些大人也就不會再盯着他了。”許慎似不經意的說道。
景帝微一沉吟,點頭道:“許卿言之有理——來人,宣武驤營指揮史進宮面聖。”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