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章善良的靈魂
我沒有想到金敬澤和金景秀會對孔昆安排地如此妥當,直接委以重任。
心裏有些感動,這感動更多是來自於他們對我的信任,同時還有些隱隱的不安,這不安來自於對孔昆今後的把握不定,我不知道她是否能就此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能做一個真正有良心有道德的人。
秋桐這會兒眉頭緊鎖,側眼看着我,我裝作沒有看到。
桌子底下秋桐的腳碰到了我的腳,接着她狠狠踩了我的腳面一下。
我輕微一咧嘴,沒有出聲。
這會兒,金景秀不斷提到善這個字眼:我和秋桐心地善良,孔昆看起來面善,似乎,在她的用人字典裏,是很注重善這方面的。
我於是提出這個問題:“金姑姑,你在用人的時候,在善良和能力之間,更注重哪一方面?”
金景秀說:“善良,心善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
我看着金景秀,秋桐也看着她。
“怎麼?不好理解嗎?”金景秀說。
我笑了下,秋桐也笑了下,都沒有說話。
金景秀說:“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你們中國不管是官場還是職場用人離開不都是強調德才兼備嗎,德是放在才前面的,其實在我的理解累,我認爲的這個善良就是德,一個人的品德,也就是說,一個品德優秀的人,首當其衝是一個善良的人!”
“沒有一個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秋桐說了一句。
“對:“金景秀帶着讚賞的目光看着秋桐:“你說出了我的心裏話,的確是這樣,我一直就是這麼認爲的!”
“何謂善良的靈魂呢?”我提出這個問題。
秋桐輕輕抿了抿嘴脣,沒有說話。
金景秀沉思了片刻,說:“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天,俄羅斯著名的油畫家列維坦獨自一人到森林裏去寫生。當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邊上,正是清晨時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邊被初升的太陽照耀出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一種美麗景色的時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動得淚如雨下。
“同樣,德國的著名詩人歌德,有一次聽到了貝多芬的交響樂,被音樂所感動,以至淚如雨下。另一位俄羅斯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的時候,一樣被音樂感動而熱淚盈眶。”
我和秋桐靜靜地看着金景秀。
“無論是列維坦爲美麗的景色而感動,還是歌德和托爾斯泰爲動人的音樂而感動,他們都能夠真誠地流下自己的眼淚。如今,我們還能夠像他們一樣會感動,會流淚嗎?”金景秀說。
“爲什麼要這麼問?”我說。
“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爲我們現在面對世界的一切值得感動的事情,已經變得麻木,變得容易和感動擦肩而過,或根本掉頭而去,或司空見慣得熟視無睹而鐵石心腸。我們不是不會流淚,而是那眼淚更多是爲一己的失去或傷心而流,不是爲他人而流。”金景秀說。
“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說。
“回答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問列維坦、歌德和托爾斯泰,爲什麼會被僅僅是一種客觀的景色、一種偶然的音樂而感動?”金景秀看着秋桐:“秋桐,你能告訴我答案嗎?”
秋桐輕聲說:“那是因爲他們的心中存有善良而敏感的一隅。”
金景秀欣慰地笑了,點點頭:“是的,感動的本質和核心是善,失去或缺少了內心深處哪怕尚存的一點點善,感動就無從談起,感動就會如同風中的蒲公英離我們遠去。所以,我說:善是感動深埋在內心的根系,只有內心裏有善,才能夠長出感動的枝幹,因感動而流下的眼淚,只是那枝頭上迸發開放出的花朵。
“內心裏擁有善,纔會看見弱小而感動得自覺前去扶助,纔會看見貧窮而情不自禁地產生同情,纔會看見寒冷而願意去雪中送炭。善是我們內心最可寶貴的財富,是我們兩個民族歷史中共同的最可珍惜的傳統,是我們彼此賴以生存和心靈相通的鏈環。
“悲歡離合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沉澱在我們酒液裏的和融化在我們腳步中的,都是這樣一點一滴播撒和積累下的善,我們在感動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所感動着,從而形成一泓循環的水流,滋潤着我們哪怕苦澀而艱難的日子,幫助我們度過了相濡以沫的人生。”
我凝神看着金景秀。
金景秀繼續說:“在一個商業時代裏,有的人迅速發財致富,富得只剩下錢了,可以去花天酒地,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