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章 世上無難事
我認真聽着,腦子在飛速地轉悠。
“師傅我今天關於這組系列報道,就先給徒弟說這麼多吧,說多了,你吸收不了……”柳月又抿嘴帶笑:“關於你的思路和提綱,我就提這幾點想法,我不說具體你該改動什麼地方和文字,只給你一個宏觀的思路,供你參考,你完全可以放開思想,天馬行空去構思,要有大手筆,大氣魄,敢於打爛一箇舊世界的氣魄……”
我點點頭:“嗯……我這會正在想應該怎麼樣去修改,我想,或許需要整個全部推翻,重新構架……”
“這個師傅就不說了,就看你的主觀能動性了……”柳月笑嘻嘻地說:“客觀世界我們無法改變,可是,主觀世界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怎麼樣去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同樣會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
“嗯……”我說:“你今天將的話比較深奧,帶有濃郁的理論性……”
“這是因爲你的思想現在深奧了,能接受理解這些了,否則,換了以前,我就是講了你也聽不懂,基本也就對牛彈琴嘍……”柳月眼裏的神情柔和:“你繼續喝茶看報紙,師傅再拜讀下徒弟的內參……”
我繼續喝茶,卻沒有看報紙,腦子在思考剛纔柳月講的話題。
柳月凝神看着電腦,很認真專注地看着屏幕。
過了大約20多分鐘,柳月看着我,出了一口氣:“這是你第一次寫內參吧?”
“是的。”我回答:“對於內參,我比較陌生,這次是琢磨着寫的,不知道符合不符合路子?”
“嗯……這不是符合不符合路子的問題,”柳月說:“內參的威力有多大,分量有多重,作用有多大,你知道不?”
“不很清楚。”我搖搖頭。
“我給你舉個例子,”柳月說:“記得其中有一篇稿子叫《延安調查》,作者是新華社的名記者馮森令,文章近萬字,寫的全是記者所見所聞,撥亂反正後當地領導仍然延襲下來的文革遺風、官僚主義、一廂情願搞形式、脫離實際瞎指揮,及其所導致的延安羣衆貧困潦倒甚至大量背井離鄉流落街頭等慘狀……試想這樣一篇徹底暴露陰暗面、嚴厲批評一級地委甚至省委的稿子,特別寫的又是對中國革命作出特殊貢獻、在新中國地位特殊的革命聖地延安,其敏感程度可想而知,至少沒有公開見報的可能性。但稿子反映的又是記者花了一個多月採寫的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而且事關老區人民身家生計。兩難之中怎麼辦?內參成爲最好的表達形式。事實上,通過新華社的內參動態清樣這個特殊形式,該稿不僅直達中央高層,而且看得不少在延安戰鬥過的老領導、老紅軍淚流滿面,他們說:‘想不到革命勝利這麼多年,養育我們的老區羣衆還生活得這麼苦、這麼慘!’之後不久,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扶持延安發展問題,併成立了陝北建設指導委員會……內參的特殊功能、作用和分量,你明白了吧?”
“這麼厲害?”我說。
“是的,當然,讓你寫的這個內參不是揭露黑暗面,但是,至少要結合我市經濟發展中的弊端,特別是基層地方領導的思想僵化和鄉鎮企業負責人的懈怠、失職等行爲,結合這次南行的親身體驗,提出尖銳的矛盾和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柳月說:“從你寫的這篇來看,我感覺到你對江海市的問題看得很透徹,這是你經常下去採訪的積累和收穫,但是,對於矛盾如何解決,沒有觸及深層次的根源,比較浮於表面,換句話話說,這樣的內參不能給市裏的主要領導以啓迪,只會讓他們看到他們其實也大致知道的思想僵化、侵吞集體資產等問題,而找不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這樣,就不會達到這篇內參的效果……”柳月邊想邊說,眼睛看着電腦屏幕,眉頭微微皺着。
“嗯……”我點點頭:“...-->>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