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貴人的提攜
擡頭看着河對面山上的金佛,此刻果真如李文彬所說,已經是被大團白色的雲霧恰到好處的纏繞着,藉着夕陽的金色,映照的七色輝煌,說不盡的富麗堂皇。
李文彬阻止了身邊同志想催促老領導繼續上車上山的行爲,看着老領導在正山門看了多時,慢慢的走到橋邊,看着橋下用三重攔河壩攔出來碧澄湖面,更看着沿着漫水壩緩緩流下去的一彎碧水,再看看佛像身後那蜿蜒似龍的山脈,這一切的一切都無數次的出現在他腦海裏,而只有此刻,才真真正正的出現在他眼前了。
而這一切居然跟他腦海裏的猜測如此驚人的分毫不差,這固然是得益於他看過好多次錄影了,但,若非有人用心的去幫他營造着一切,又哪裏來的此刻激動人心的一幕?更加哪裏來的漫天祥瑞?
“唉!難爲了那個孩子了!那麼年輕,居然那麼靠得住!”面對着這一派奇景,這居然是老領導胸中涌起的濃濃感恩帶來的唯一一個念頭!
就在老領導在橋邊遠眺的時候,隨同前來的人們都在好奇的參觀着這一切。當大家乍一看到那尊輝煌不可方物的大佛非凡的容貌時,沒來過的人就已經吃了一驚,再看到山門左右柱子上題着一副楹聯,上聯是:“拜仙山全憑虔誠意”下聯是:“敬父母只因感恩心”。
這樣一幅明顯不太適合寺廟的楹聯,就很讓這幫都是文化人的領導們好奇了,而且看那字體居然跟老領導偶爾揮毫潑墨時留下的字跡那麼相似的時候,每個人心裏都隱隱有一種神祕感升了起來……
老領導終於從橋頭走回到車前上車了,車輛就緩緩的開上了山,停在金佛寺門口了。
金佛寺的主持也是一位H省有名寺廟的高僧,原本僅僅是張三慎跟方天傲爲了提高剛建成的金佛寺而暫時請來撐門面提高知名度的,說好了是借用。誰知自從來這裏主持之後,大師本人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也更覺得在這裏修行比回到原來的寺廟強多了。
所謂寧爲雞首不爲牛後,這道理彷彿佛家俗家都通用的吧?更何況這裏的規模條件比起那座名山古剎也不差什麼,更因爲金佛的非凡高度而更加香火旺盛,自然是樂不思蜀不打算回去了。
此刻,彷彿這位高僧也知道了來者的非凡身份,仰或是被剛剛的靈異天變所震動了,居然率領合寺僧人列隊在寺門口迎候。老領導下車之後就對主持合十還禮,一起進寺裏去了。
在寺裏稍作停留,李文彬就提議說天色晚了,如果此刻就沿着臺階上去參觀大佛光線不好,乾脆安排晚飯住宿算了。老領導一副很是疲倦的樣子點頭答應了。
於是就吩咐下來,讓雲都按照原先的住宿地點趕緊安排各層領導們到住宿地休息,明天九點在這裏集合就是了。
於是乎就忙碌起來,雲都的接待人員一波波的帶路接走了安排在溫泉賓館的領導們,雲山寺剩下的除了老領導以及護衛,也就只有少數幾位省公司的陪同了。
當然,張三慎作爲老領導特點的服務人員也留在了寺裏。
一起喫完了寺裏的素齋,老領導就說讓大家都別陪着了,都休息吧,他自己就先回了房間,當然,他是叫張三慎扶着他回去的。
李文彬跟白滿山都留下了,但都聰明的回屋裏躺着不出來了。
張三慎扶着老領導進了給他安排的房間,坐到椅子上之後,老領導突然拉住了想轉身幫他倒水的張三慎,顫抖着聲音低聲說道:“謝謝你孩子,爺爺謝謝你!”
張三慎靦腆的說道:“爺爺,看您說的。”居然就這麼一句話。
沒有順勢表功,更沒有添油加醋的說出他當初在這裏協調、監工時的種種困難險阻,僅僅是作爲一個晚輩回答了長輩的話,就結束了。
老領導卻重重的握了握他的手才放開了,張三慎倒了水,看着老領導慢慢喝下去了,突然說道:“爺爺,咱們現在去吧?”
老領導卻對這句沒頭沒腦的話一點都不詫異一般站了起來,在張三慎的攙扶下慢慢走了出去,到了門口,張三慎問:“咱們坐車上去還是爬上去?”
“爬上去吧。”老領導的聲音有些哽咽。
於是,一老一少在暮色中攙扶着慢慢的爬上了高高的臺階,來到了大佛腳下。
安保人員是如何隱身的不知道,反正此刻廣闊的廣場上只有這爺孫二人。面對着巍峨的大佛,無分貴賤,無分老少,兩個人統統都是渺小的普通人。
張三慎並沒有讓老領導在擺滿了蒲團供善男信女下拜的地方停留,而是扶着他轉到了大佛後方,那裏是一塊漢白玉立的石碑,碑上刻着大大的一個“敬”字。
“爺爺,就是這裏。”張三慎好似誓把神祕進行到底一般沒頭沒腦的說道,然後他就打開了另一隻胳膊上一直挎着的一個大袋子,從裏面變出了四盤用保鮮膜包裹着的新鮮水果,又變出了兩根蠟燭,又變出了一個黃銅小香爐跟一把香,一刀黃表紙。
老領導已經老淚縱橫了,他顫抖着雙手親手點燃了蠟燭,然後又在蠟燭上點燃了香,插在張三慎放好的小香爐裏,慢慢的跪下去了,一邊哭着一邊點燃了那刀黃表紙,瞬間,火焰四起,漫天的紙灰隨着一股輕風盤旋在兩人身周。
一聲聲壓抑的、蒼老的哭泣聲從佛像背後隱隱傳來,經久不息……
天色黑定之後,一老一少才緩緩的站了起來。
張三慎細心地把這個原本不供人蔘拜的石碑前面收拾乾淨,直到顯露不出一點曾經有人焚香燒紙的痕跡方纔罷休。他做這一切的時候,老人一直默默地用慈愛的眼神看着他。
轉回到佛像正面的時候,老人突然問道:“小三,浩然他們……就是在這裏被……”
張三慎默默地點點頭,當看到老人滿臉的慘然時就寬解道:“爺爺,當時有高僧說了,是各自的因果罷了,您老也不必太過愧疚。”
“唉!話雖如此,總是心裏難安啊!我看你剩餘的還有香燭,就替我給浩然跟老劉上一柱香吧,就說我對不起他們,祝他們來世安好。”老領導嘆息道。
張三慎聽話的過去焚香祝告過了。
兩人慢慢的走到下山的臺階前時,老人說道:“小三,陪爺爺坐一會兒再下去吧。”
兩個人影並排坐在了臺階上,老人突然說道:“爺爺打算把你帶走,你可願意跟我走?”
張三慎一愣,這個提議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讓他根本沒有法子及時作出迴應,就傻在那裏了。
老領導慈愛的拍拍他說道:“唉!爺爺也是人,也會有舔犢之情的,雖然你不是我家嫡系的後人,但我從一見到你,就很喜歡你這個沉穩可靠的孩子,而且……我看到這一切之後,更覺得好似是冥冥中早就安排好了,你註定是我家的孩子一般,否則這一切原本應該是我家人辦的事情,居然是你這麼一個孩子給辦好了。說老實話,如果不是怕你受不起,爺爺都想給你磕幾個頭感謝你的。”
“爺爺,看您說的。”張三慎依舊是如此的簡捷。
“我這次回來也看到了,你在這裏因爲跟博文家的丫頭的婚事,無形中就成了文彬跟白滿山之間爭鬥的靶子,雖然這對磨練你也有好處,但畢竟做包子餡的滋味不好受。
而且爺爺也看出來你對甄家那個丫頭已經徹底死心了,那還不如跟爺爺回去,在集團發展幾年再下來,起點高的話,日後也可以發展的快一點。
我想好了,恰好作爲工程創新的成功者,作爲正當的獎勵,你就可以到相關部門去任職。反正憑藉你的工作經驗跟你的小聰明,把下面工程創新的工作負責起來,也過不了幾年就能放下來了。”老人果真是如同對待親孫子一般替張三慎考慮了。
其實老領導原本欣賞張三慎是真的,但是如果說當初不是因爲盧博文跟甄虹顏的關係就欣賞了他、認下了他,那也是安慰他的假話。
那也僅僅是老領導聽了李文彬的彙報,同情這個孩子可憐,爲了替他重新樹立自信心才善意的騙他的,但這個欺騙對於張三慎來講卻已經足夠了。
但接下來,當老領導親眼目睹了張三慎用努力跟聰明做出了那麼好的工作創新,更加打造的紅紅火火,工作能力自然是不用說了。
及至到了這裏,更發現自己家的事情被張三慎辦的如此完美,更加上靈奇的天相帶給他那莫名的震撼,在那一刻起,對張三慎由衷的感恩就真的化成了濃濃的舔犢親情,故而才使得多少年來連對待兒子都沒有用過特權的老人第一次破了例,準備不避嫌的真心實意替這孩子打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