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章將軍開府
從城牆上向外看去,旌旗招展,青石軍團排着齊整的方陣,分別列在水城門之前的河道兩側。
青石士卒一個個都是盔明甲亮,精神抖擻。
青石軍團左右兩側,則是目前青石城附近的村民。
這些村民密密麻麻,人頭涌涌,數量看上去比青石軍團的十萬大軍還要多出不少。
穿着民團統一號衣的青壯手持鐵矛,維持着秩序,將村民與青石軍團隔開來。
河道兩側的人山人海,形成了夾道歡迎的陣勢。
包丁擡頭看了天時,然後對身邊的親衛說道:「吉時已到!掛匾額!」
命令層層傳達了下去。
沒過多久,水城門兩岸便響起了陣陣的歡呼聲。
一艘普通的葉輪船由河道遠處乘風破浪而來。
青石城南面的這一段河道已經多次疏通、拓寬,就算是五層樓船也可以放心的在河道之中航行。
這一艘葉輪船獨特之處便在於,她是青石軍團與武國東江軍團交接半支水師的戰船之後特意留下的唯一一艘葉輪船。
大多數人都以爲,這多少有點不敢忘本的寓意在其中。
只有青石軍團極爲核心的寥寥數人才知道衛將軍下令時,那是在紀念霹靂水龍的不世功勳!
葉輪船的船艙上放置着一塊巨大的匾額,拿喜慶的紅布仔細的遮罩着。
沒過多久,葉輪船就來到了水城門之下。
幾條紅繩從水城門的城牆上垂了下來,將那匾額繫好,升了上去,穩穩的落在了水城門正中那一個預留的位置上。
幾個青石士卒和工匠在水城門上下忙碌着,很快就把匾額固定在了那裏。
這時,包丁已經來到了水城門的城牆之上。
一位頭戴起花金頂官冠,領、袖俱用石青色妝緞的官員早已經候在那裏了。
官員見到包丁,便主動迎了上來,對包丁拱手道:「下官見過衛將軍!」
包丁回了禮,寒暄了兩句,便直入主題說道:「要不郡守大人還是先揭匾吧!」
官員告罪一句,便走到了城牆邊上,在一根紅繩上輕拉了一下,罩在匾額上的紅布便落了下去。
一塊古樸的石刻匾額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石匾上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青石郡。
揭匾之後,觀禮的二三十萬人頓時就沸騰了!
「快看!聽說那三個字可是王上親筆所書的。你可別說,王上的書法看來是極好的。」
「終於不再叫做青石城,而是青石郡了!」
「我們還是來晚了一步。青石城之戰當中的那些村民,可都已經提前拿到了各自的地契!」
「這裏日後可是郡治之所在,一紙地契可老值錢了!」
「可不是嘛!辛苦一些,再開墾幾畝田,過個三兩年,田契也到手了,就可以一併傳給子孫後代了!」
「聽說民團也有機會轉成輔兵,我看你們身強力壯的,倒是可以去試試看。」
城牆之上,包丁看着水城門前鼓樂喧天,聽着民衆的歡聲笑語,不由得也有些唏噓感慨。
他對身邊的官員說道:「孫大人,王上決定在青石溪設郡,是對你我的信任,爭取早日做出政績來,纔好回報王上的賞識!」
孫郡守連連點頭,說道:「我這郡守,還得仰仗衛將軍啊!王上新設青石郡,再有人膽敢攻擊青石軍或青石的村落,便相當於向翰國宣戰。」
包丁淡然道:「到時自然由青石軍團保家衛國,迎擊來犯之敵!」
孫郡守看向東南方向,感慨道:「下官對衛將軍,對青石軍團,那自然都是十分信賴,萬分敬仰的。」
「想我翰國,目前已經有三位將軍開府,不正是說明翰國之國運昌隆嗎?」
翰國將軍銜分四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鎮南將軍當年第一個響應趙伯君,公開表態支持新王繼位,這才得以「鎮南」,封驃騎將軍,獲准開府。
鎮北將軍其實是與鎮南將軍幾乎不分先後表態支持新王的,這便封了一個車騎將軍,獲准開府。
所謂開府,指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之意。
包丁雖然卸下了北郡司的攝政之職,但是現在已經是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平起平坐的衛將軍!
其地位之尊崇,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點也不爲過!
目前翰國的三位開府將軍雖然都是號稱擁兵十萬,可那說的是十萬正兵!
一旦開戰,輔兵、民夫,都由開府將軍定額!
當然了,前提是你能徵召這麼多人,並且還得負擔一部分的開銷、物資。
真要計較起來的話,鎮北將軍與鎮南將軍雖說都有各自的食邑,都算得上日進斗金,卻遠遠比不上包丁的「青石郡」。
青石郡完全就是一張白紙,任由包丁在上面描繪遠景。
包丁目前的食邑所在地仍然是懸而未決,翰國之主顯然把這個選擇權完全放手給了衛將軍本人,並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干涉。
孫郡守在包丁面前一再自稱下官,便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衛將軍,聖眷甚隆!
此時,衛將軍聽了孫郡守提及了國運的話,自然是要附和兩句,對開府之事則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
兩人又閒聊了兩句,孫郡守便託辭政務繁重,先告退了。
包丁目光停留在了青石城外城牆的那幾段斷壁殘垣之上。
這是衛將軍包丁特意交待下來的,讓這幾段飽經戰火的城牆矗立在青石城之外。
尤其是那一道被兩位武宗聯手強行拆掉的水城門,將一些水城門的碎石從河道當中打撈了上來,與那一道巨大的鐵閘一起,就在城牆外面找了塊空地,儘量還原了那第一道水城門的樣子。
特意做了這一些佈置,好讓每一個進出青石城的人都能清楚的知道青石郡不是平空而來的,是數以萬計青石士卒拼了命,埋骨他鄉才換回來的!
青石郡的睡榻之側,還有一個亞木溝鬼域!哪怕睡覺時也得睜着一隻眼,保持警惕。
青石郡目前不計青石軍團的話,戶籍約有十萬戶人口,總共有近三十一二萬的人口。
後續將繼續將仍然是人滿爲患的京畿地區遷徙一部分民衆到青石郡來充實人口,圈佔土地。
至於亞木溝鬼域,拜衛將軍開放「業」字鬼域的私茶園所賜,東山團、霧茶行、採茶人、採茶師絡繹不絕的涌入。
這數以千計的武者、魂師,爲青石郡清剿着魑獸羣的同時,擁有采摘霧茶、靈茶的准許。
甚至坊間已經有傳言,說是衛將軍最爲滿意的食邑,或許就是那一片「業」字鬼域的私茶園。
而說到負石鬼帝,它原本嘗試了好幾次派出魑獸羣從褶子山脈穿過,尋找七首魑狼鬼王打通的那一條通道。
如果順利的話,負石鬼帝多半會考慮將姬國作爲它的「食邑」。
不過,負石鬼帝后來竟然就再也沒有進行過那種嘗試,而是轉而將它的魑獸羣派出,往東南方向探查,明顯是武國東郡作爲它的「食邑」了。
值得一提的是,雲夢山再次被鬼怪所佔據。
不過,這一次並沒有鬼帝入主雲夢山,只有一個魑豹鬼王以及一個七首魑狼鬼王共同統領着一支規模千餘的魑獸羣。
武國在經歷了分兵彭郡以及青石城之戰之後,兵力銳減了不少,防務上面自然也就隨之出現了捉襟見肘的窘態。
負石鬼帝與雲夢山之新主,非常有默契的輪流襲擊武國西線,沒有鬼怪膽敢襲擊青石郡的地盤。
一如鬼谷三位鬼帝仍在的時候那樣,規模數百上千的魑獸羣不斷尋找並攻擊武國西線的薄弱之處,讓武國東郡軍民苦不堪言,讓武國上下悔不當初。
包丁雖然開了府,身上的擔子反而是減輕了不少。
陸七郎被迫「重操舊業」,被衛將軍任命爲衛將軍府的司馬,佐掌青石軍團一應相關軍務。
只是,目前正氣團員的心態,已經各自有了變化。
包丁現在已經坐實了天師之名,天師之實。
劍冢山試煉對於團員們而言,更像是一個經歷,而不再是一個目標。
趙康、鐵崑山兩人是大江社的倖存者,他們二人之前一直渾渾噩噩的,直到遇到包丁、聞名、冷靜之後才重新升起了再次挑戰劍冢山的想法。
只可惜,兩人停滯在先天中品已經相當長的時間了。
他們可以說是看着包丁從一個疏脈境一路晉級提升爲先天境,然後便是武宗,甚至是天師!
這一段時間當中,從大漠到瀚海鬼域,再到雁北關、白馬關,回到翰國京畿,龍首關,雲夢山,青石城,青石郡
包丁身爲團長從來沒有在修煉資源方面卡過團員們的脖子,反而是時常被團員們各種揩油、賴賬。
不過,曾經自視頗高的趙康、鐵崑山兩人現在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
他們自己或許已經到了自身的極限,無法再獲得任何的突破了。
尤其是這一路來親眼見證了鬼王、鬼帝、武宗、宗倀的接連隕落,親歷了鬼域大潮的一波獸潮,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於是,包丁問過趙康、鐵崑山兩人的意見和想法之後,給兩人安排了功曹以及功曹參軍的軍職。
這絕對是衛將軍爲兩位老兄弟開了一次後門。
畢竟青石軍團當中僅僅只是先天中品武學境界的武者,就高達兩百一十七人!
青石軍團當中的武者,哪個不是瞄着衛將軍正式開府之後的那幾個坑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