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律令龍鬚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這當中有描述龍的各種能力的,也有描述龍身上各個部位用途的。
譬如說,有這麼一個神話故事,說的是黃帝和老百姓在首山採掘銅礦,把開採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
銅鼎鑄成時,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羣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
這時,龍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着龍的鬍鬚。
龍髯受不了重量而斷了,黃帝帶着的弓也被拉落下來,臣僚們只得抱着龍髯和弓號哭。
黃帝升了天后便成爲了天帝。
神話故事之所以稱之爲神話故事,就是因爲具有濃烈的神話色彩。
黃帝昇天的神話故事,通俗易懂,淺顯直白,除了情節本身之外,也沒有太多可以進行藝術加工的地方。
姑且認爲這是一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這個神話故事流傳下來的帶有其目的性。
包丁在以念回溯的過程當中,見識過了仙人種種匪夷所思的本領,那些其實主要是對魂魄元力更高級的運用,涉及到仙人掌握了對規則的制定。
此外,還有對乾玥大陸之外某些神奇物種的運用。
譬如說建木,只能由仙人攜帶着建木的種子先到達乾玥大陸負責“開路”,然後再通過天帝花園將建木種子激活,開始搭建乾玥大陸與仙界之間的天梯。
建木的作用,除的提供一個精準的座標點或者說是錨點之外,應該還包括搭建形成一個更穩定的通道,減少那種巨大光柱的消耗。
不願意繼續完成試煉的那些仙人正是通過建木而返回天帝花園的。
而黃帝昇天的神話故事當中,龍的鬚髯的作用,顯然就是與建木大同小異的。
迎接黃帝的那一條巨龍,便是仙界與中土大陸之間的“擺渡船”。
龍鬚多半便是開啓仙界與中土大陸之間通道的關鍵。
在這個假設之下,神話故事之中多次強調黃帝由龍鬚上了龍背,大臣們也是由龍鬚上了龍背,其他的小臣因爲“超載”而不得不放棄。
那麼,或許可以理解爲,龍鬚的作用是確保凡人進入仙界時不會被仙界的規則給撕裂。
因此,在巨龍口旁和建木的天帝花園之中,都有“龍鬚”。
而巨龍口旁的龍鬚正是因爲不是真正的鬚髯的原因,所以纔會被區區幾個凡人給扯掉。
一想到這一點,包丁頓時有一種衝動,想要將眼前這幾株龍鬚草拔下來,黏在自己的嘴邊,看看會不會變成“龍鬚”。
他深吸了一口氣,將衝動強壓下去,再次開始書寫律令“龍鬚”。
這一次書寫,就明顯比上一次要順暢許多。
當包丁收筆的時候,在他的面前直接浮現出了七八根巨大的“龍鬚”草。
包丁心中不禁自嘲了一句,看來即便是能夠完成律令的書寫,也不是一定就可以激活律令的。
這可比令字、陰陽律嚴苛多了。
他上一道律令“龍鬚”估計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就被仙界那一頭給“拒收”了。
此時包丁眼前的七八根龍鬚,形成的是一個圓柱通道的形狀,龍鬚便是通道的柱壁。
通道的那一頭,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雲海,並沒有什麼巨龍擺渡,也沒有看到什麼天帝花園。
只是,通道那一頭便是以念回溯時看到建木散發的那種聖潔光芒,此時照在包丁身上,讓人不禁心生親近之意。
那一頭魂魄元力之充沛,簡直就是乾玥大陸的數十上百倍!
包丁猶豫再三,最終還是低聲咒罵了一句:“你大爺的,做人還沒做明白,當什麼仙人?”
“再說了,沒有所謂的仙籍,去了那一邊難道要當黑戶嗎?”
包丁話音未落,構成通道的那幾根龍鬚便開始出現了一種枯萎的狀態。
幾乎是在轉眼之間,幾根龍鬚便直接由枯死的樣子化成一團團齏粉,消散在空中。
包丁心生感應,連忙轉頭向花圃看去。
花圃裏的那幾根龍鬚草竟然也呈現出了一種枯萎的狀態!
天師境!
包丁直接進入庖道天師境眼力之中。
龍鬚草雖然沒有真正枯死,其實也差不太多了。
即便是庖道天師境眼力之下,也只看到一小段巴掌長的脈紋還殘存在葉莖之上。
要是想再長成之前所看到的那一種“一花一世界”的規模,估計又得再過個千百年的時間了!
包丁愣了一下,隨即又釋懷一笑,說道:“想不到唯一一次可以一步登天的機會,就這樣被我浪費了。”
“嘿嘿!早知如此,乾脆就把龍鬚黏在嘴邊好了。”
包丁飄出了這一座建築,飄進了旁邊的一座建築。
這一座建築之中,同樣也有一個花圃。
花圃之中同樣也有一株不知名的“小草”。
不過,或許是因爲這一株“小草”的生長週期遠比龍鬚要漫長,現在的脈紋在庖道天師眼力之中也只是手臂長短而已,連樹苗都算不上,甚至在庖道面板上都無法顯示任何提示。
當然了,或許也是因爲包丁眼前這一座天帝花園的根基已經隨着建木被撞毀而失效了。
如果在仙界那一頭的話,這些花花草草此時多半早已經可以恢復它們各自的脈紋了。
沒過多久,包丁就已經把雲上神殿的那些花圃全都逛了一個遍。
看來包丁也只有剛開始時的運氣還不錯。
雖然那些花圃還真的有一百座之多。
不過,花圃裏面的那些“小草”絕大多數已經徹底枯死了,在庖道天師境眼力之下連一星半點的脈紋也看不見。
花圃其餘的倖存者,也跟第二個花圃裏的小草差不多的狀態,雖然沒有枯死卻也差不太多,要想看到它們完整的脈紋就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包丁甚至還嘗試了通過能夠讓祖樹、祖木發芽的方法來複活這些花花草草的脈紋。
結果發現那樣做只是徒勞。
脈紋當中所蘊含的規則,極有可能遠遠高於包丁目前所掌握的那些令字或陰陽律文。
換言之,這一座天帝花園、這一座雲上神殿,甚至還有主殿內的那一棵建木神樹,對包丁來說都沒有什麼意義了。
攝提祖師的那一位二弟子雖然開創了花語一派和藥師一派,但是在包丁與花語宗的魂師、魂宗、宗主接觸的過程當中,庖道面板卻並沒有收錄任何一道律令。
或許正是說明那一位二弟子極有可能也只是從神農山的這一座天帝花園當中學到了一點皮毛。
甚至天帝花園之中那些花花草草目前這種枯死或瀕死的狀態,多少也與那一位二弟子的試錯有關。
因此,花語只能算是陰陽律,而不是更強大的律令。
藥師一派更是隻傳承下來了藥鼎和炮製藥丸之術,大部分的傳承都隨着這一座天帝花園的破敗而徹底斷絕了。
也不知道當初庖丁究竟是看上了那一位二弟子的哪一點,纔會認爲他有仙根,纔會讓二弟子在這裏折騰天帝花園裏的這些花花草草。
當然了,仙根這種東西,或許也是相對而言的。
二弟子其實是在包丁之前的唯一一位從神農山雲上神殿的天帝花園裏得到仙人們某一部分傳承的人族。
從這一點來看,也算是具有仙根了。
此時的包丁頗有一種入寶山空手而回的感覺。
包丁的以念回溯,確實可以越過歷史的長河看到在神殿神樹之上留下深刻烙印的過往。
但是二弟子在天帝花園裏的那一段場景,反而是因爲包丁臨時起意要由建木種子那一段從頭看起,而徹底的失去了揭開一段歷史神祕面紗的機會。
此時神殿裏這一棵神樹所殘存的烙印,已經全部消失不見了。
而就在包丁離開雲上神殿開始返回神農山頂峯的途中,一道巨大的光柱突然從天而降,刺透、驅散了瘴氣,落在了神殿頂上。
接下來,神殿裏那一棵神樹,那幾株仍在苟延殘喘的花花草草的花圃,全都通過這一道光柱升上了高空。
等到光柱消失的時候,雲上神殿在包丁的感知當中,已經變成了一座鬼城一般死氣沉沉的地方。
接着便是好一陣的轟轟隆隆隆的巨響,顯然是雲上神殿已經由雲端墜落地面。
如無意外,是包丁剛纔嘗試律令“龍鬚”時的動靜,終於引起了仙界某一位強大的存在的注意,尋着建木的座標找了過來,這纔將太虛律令給收了回去。
至此,雲上神殿便算是從乾玥大陸之上被抹除了。
包丁回到峯頂的時候,聞名與冷靜兩人都已經趕了過來。
那一道光柱的動靜不可能瞞得過這兩位宗師。
同樣的,那一道光柱的動靜也不可能瞞得過武國的宗師。
包丁示意兩人跟他先離開神農山,然後在路上纔將雲上神殿那一座天帝花園的相關事情掐頭去尾的說了一遍。
尤其是說到仙人們當年與那鬼界主宰之間的那連場大戰,聞名、冷靜兩人更是後悔沒有跟着包丁一同下去一探雲上神殿。
包丁苦笑一聲,只能解釋道,以念回溯能夠看到那幾段場景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如果還加上聞名、冷靜兩位“旁觀者”,那就意味着他還得額外通過念力將回溯的場景具象出來,能夠看到的部分必然會大爲縮水。
不過,包丁、聞名、冷靜這一次行動的最大收穫,其實應該還算是冷靜成功晉級魂宗。
至於那一道巨大的光柱會給包丁帶來什麼影響,一切都還只是未知之數。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