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恁麻麻個皮的,這神蹟怎麼什麼都往外說?
曹操當時因爲彼此雙方實力太過懸殊,便想要依袁紹之命將天子首級交出,但被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阻攔。】
光華流轉,天幕幻化,一名長髮飄飄的圓臉青年慢慢浮現,而在青年面前,則站着一名五短身材,皮膚黝黑,看着像野豬成精的中年男人。
“奉孝,本初掌冀、青、並三州,地廣兵強,如今命某交出天子之首,某不願,但實力不夠,奈何?”
青年笑着迴應,“主公勿憂,此乃袁本初詐計爾,主公大可不必理會。”
“哦?”
“願聞其詳!”
“其一,袁本初禮繁儀亂,徒留其形;主公體任自然,因時而宜,道高一籌,此乃道勝。
其二,主公奉帝以率天下,合乎道義,反觀袁本初用狡計騙取冀州,名爲州牧,實則國賊,此乃義勝。
其三,嘉以爲,朝綱當嚴不當寬,亦如軍令如山,該令行禁止,袁紹卻以寬濟寬,此乃禍亂之道。
反觀主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明術正典而公私各立,此乃治勝。
其四,袁本初看似寬厚,實則內心多忌,任人唯親,對非族之人多方打壓。
反觀主公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得麾下用命,此乃度勝。
其五,袁本初因諸侯討董之事心懷暗恨,導致臨事無策,猜忌徒生,行事瞻前顧後。
反觀主公機警果敢,應變無窮,雖有小敗,但仍能臨機而斷,此乃謀勝。
其六,袁本初沽名釣譽,喜受吹捧,自大狂妄,刑罰無度,肆意妄爲。
反觀主公以誠待士,不爲虛美,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有過者無所烈,此乃德勝。
其七,袁本初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卻對目之不及處視若無睹,此乃短視之相。
反觀主公,對眼前小事或有疏失,但對天下大事無所不濟,恩德四海,此乃仁勝。
其八,袁本初惑於讒言,好大喜功,而主公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此乃明勝。
其九,袁本初是非不分,偏聽偏信,主公進之以禮,虛心納諫,此乃文勝。
其十,袁本初用兵好爲虛勢,不知兵要,主公則用兵如神,卒有所恃,此乃武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袁本初因擁立劉虞一事交惡於幽州公孫瓚,被其以弒弟之名興兵討伐。
他若此時舉兵南下,與之有血仇的公孫瓚必然會趁機與主公聯合。
屆時,主公以手中天子之名免太行羣山賊之罪,再正公孫瓚幽州牧之名。
如此境況,其人敢動乎?
所以,嘉斷定此乃袁本初詐計爾,其言雖厲,但其行必弱。
若嘉所料不差,其接下來先會與公孫瓚交戰,一來以防公孫瓚與主公聯手上下夾攻。
二來一旦公孫瓚身死,幽州落於其手,以他袁氏一族與鮮卑等異族的交情,不僅後患無憂,還可借兵與蠻夷順勢南下。
所以,以嘉愚見,其言主公大可不必理會,我等應當趁其北征公孫瓚時東征呂布……”
看着光幕中跟記憶裏一模一樣的畫面,躺在地上翹着二郎腿優哉的郭浪子不由側身看向身旁。
恰巧,他身邊因爲被動社死而黑着臉嘀咕什麼的老曹也轉了過來。
四目相對,兩人會心一笑。
…
【隨後,建安三年,郭嘉以曹操軍師祭酒之名隨曹操一起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