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馬皇后與朱元璋不得不說的故事
而爲了解決糧食問題,其人除了動員百姓進行生產外,還大力開展軍隊屯田,又分派諸將在各地開墾種田,同時下令不再徵收寨糧以減輕農民負擔。
而就在他在以應天爲中心發展時,其四周的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反元武裝也對他虎視眈眈。
最終在至正二十年,其周邊陳友諒與張士誠兩人決定東西夾擊應天,試圖平分其領地。
無奈,朱元璋決定先發制人,以其麾下大將康茂才與陳友諒舊識爲由引陳友諒上鉤,並一舉將其擊敗。
而後,朱元璋趁其敗軍之際率軍直取陳友諒老巢江州,陳友諒無奈逃往武昌。
偏偏就在他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陳友諒時,中原紅巾軍發生分裂,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無奈,率主力前往營救韓林兒,陳友諒便趁機率領60萬大軍反攻洪都,結果卻被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以2萬人託在洪都八十五天。
直至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統兵二十萬回軍,陳友諒才被迫無功而返,並於翻陽湖迎戰朱元璋,最終被朱元璋打敗,其人戰死,60萬大軍全軍覆沒。
此一戰,亦如漢末官渡之戰,朱元璋以一己之力徹底奠定南方霸主地位,再無一人能左其右。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爲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
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率大軍進攻張士誠,一舉攻下通州、興化、鹽城、泰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安豐諸州縣。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發佈檄文聲討張士誠,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後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率重兵圍困張士誠老巢平江,最終在至正二十七年九月率軍攻入平江城,張士誠自縊身亡,東吳滅亡。
同年,朱元璋命湯和爲徵南將軍,討伐割據浙東多年的方國珍,方國珍投降。
同年十月,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爲副將軍,率軍25萬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爲名進軍中原,並一路取山東,下汴梁,破潼關、佔通州、破大都,逼得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
至此,蒙古在中原的統治結束,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命右丞相徐達爲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爲左副將軍,馮勝爲右副將軍出兵進攻北元,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逃到漠北,其子買的裏八剌等被俘。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魏國公徐達爲徵虜大將軍,信國公湯和爲左副將軍,潁川侯傅友德爲右副將軍率軍北征,大軍渡過臚朐河,俘虜北元知院李宣及其部衆。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宋國公馮勝爲徵虜大將軍,潁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爲左右副將軍,率師20萬人北征故元太尉納哈出,一戰得其軍民24萬餘人,羊、馬、驢、駝、輜重無數。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至此,這位出身寒微,憑藉一己之力驅逐韃虜恢復華夏正統的千古一帝就此落幕。
縱觀他的一生,有老農的憨厚,有小民的奸詐,有將軍的謀略,亦有帝王的狠辣。
對內,寬宥有加,雖嚴不戾,其妻因其施政手段太過酷烈,對其數次勸慰,甚至情急時動手打罵追討,他卻任之由之,從未有過過分之舉,即便有所回頂,也是不痛不癢的呵斥。】
這時,光幕抖動,放出了早些年朱標馬秀英救宋濂的一幕。
“……你要殺人殺就是了,不該戲弄夠了再殺,屁的謀反,有你在,他們誰敢謀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