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武則天:孟將,此事你怎麼看?

作者:窩不是大神
【……李治無疾而終後,其子李顯繼位,但武曌卻以天后之名竊據皇太后高位把持朝政。

  因此激起唐中宗李顯的不滿,試圖任命其後韋氏之父韋玄貞爲侍中培養自己的勢力,結果被武曌寵臣裴炎發現密告於武曌。

  隨後,其人便被廢爲廬陵王,其兄豫王李旦被武曌立爲帝,是爲唐睿宗。

  通過這次的皇帝廢立,朝臣意識到了武曌的野心以及大唐江山旁落,故而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被李世民扶持起來,但在唐高宗時期被李治打壓下去的新興寒門貴族後嗣們開始以以故司空李勣後嗣李敬業爲主,以扶持廬陵王李顯清君側爲由,聚衆十萬舉兵反武,結果紛紛兵敗。

  隨後,自李世民手中興盛起來的程、尉遲、秦、杜、李等人後嗣被武曌身後的舊有隋唐世家屠戮一空。

  因李建成兵敗而被李世民清理出朝堂的隋唐舊有世家貴族開始以楊、武兩氏爲主重新崛起。

  到垂拱二年武曌還政李旦時,李旦已經無力接手朝堂,只能‘奉表固讓’,讓武曌繼續臨朝稱制。

  他的退讓,讓武曌看到了李唐皇室的軟弱,最終開始謀權篡位。

  篡位之初,其人下令天下百官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審訊,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

  所告之事,如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並且其人藉助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人大肆誣衊屠殺李唐皇室宗親,導致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大臣們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訣別。

  而她與她身後隋唐舊有世家的大肆屠戮引起了李唐諸王的不安,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率先在垂拱四年於博州舉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豫州以呼應李衝。

  結果雙雙兵敗自殺,武曌藉此機會逼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及常樂公主等自殺,大唐李氏皇族被誅殺大半。

  最終,載初元年,自覺時機成熟的她暗中授意大批官民、武氏宗戚、四夷首領、沙門、道士向她請求改國爲周,賜皇帝姓武的要求後,正式以“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爲由篡唐自立,改唐爲周,改元天授。】

  “陛,陛下,你,你聽我解釋……”

  永徽六年,長安,太極殿,此時,大殿一片死寂,文武大臣跪伏於地不敢擡頭,唐高宗李治則提着劍愣愣的看着頭頂流光四溢的光幕一動不動。

  他身後,剛剛坐上後位,還是武媚兒的武曌臉色蒼白的跪倒在地,抱着他的大腿梨花帶雨。

  “陛下,臣妾不是你想的那樣,這裏面一定有什麼誤會,一定有什麼誤……”

  噗呲!

  突然,武曌嘴裏的話戛然而止,難以置信的低頭看着插進自己喉嚨處的長劍,愣了愣,頭一歪沒了氣息。

  噗通!

  “來人,拖下去,另外,武氏夷九族。”

  殿內衆臣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一旁守衛的宮門禁軍更是看着李治手中的滴血長劍愣了半天,才猛地一個哆嗦跑了進來。

  而在宮門禁衛七手八腳的將武曌的屍體擡出去時,一滴眼淚從轉身拖着劍走向皇位的李治兩鬢滑落。

  媚娘,對不起。

  別怪朕,如果此事只是你知我知,朕斷不會如此。

  可如今天下皆知,朕不殺你,大唐江山恐有傾覆之禍啊……

  咣噹!

  “噗!”

  “陛下!”

  “陛下你怎麼了陛下,陛下!!”

  “太醫,太醫!快傳太醫!”

  與此同時,神龍元年,朽朽老矣的則天大帝看着夜空光幕中意氣風發的自己,眼中閃過一絲唏噓與緬懷。

  先帝……

  作者菌:俺也不知道她在懷念誰,李世民?還是李治?俺也不敢問吶。

  …

  【武曌正式改朝稱帝后,以皇帝李旦爲皇嗣,賜姓武氏,又改置社稷,改旗幟尚赤,在神都立武氏七廟,而長安的唐太廟和神都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廟改爲享德廟。

  如意元年,武曌引見存撫使所舉之人,不論賢愚全部提拔,試官制度由此開始。

  長壽二年,西突厥擁立阿史那俀子爲可汗,聯合吐蕃以復唐爲名入侵武周;後突厥默啜可汗同樣以復唐爲名率衆入侵。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