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趙恆:朕有一萬句麻麻皮不知能不能講?
而後,其因長兄發瘋、次兄暴斃而立爲太子的三子趙恆於同年繼位爲帝,並於次年改元鹹平,史稱宋真宗。
而在其本人繼位之初,大宋皇室還發生過一件鮮有人知的宮闈之亂。
當時,趙光義病危,已經不省人事,宦官王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文士潘閬等人便試圖謀立其長兄趙元佐爲帝,卻被宰相呂端所阻。
而在趙光義病故,趙恆繼位後,其人並沒有因此大肆株連,除了宦官王繼恩外,其餘參與政變的朝臣在下罪後沒多久就被趙恆找理由赦免了。
並且上位後重新處理了秦王趙廷美的後事,不僅重新追認趙廷美官爵,還按照較高規格將其改葬。
此外,給趙廷美的二個兒子加官進爵,在事實上抹去了他爹趙光義強加在趙廷美頭上的一些罪名。
他的這一行爲,不僅幫他成功穩住了朝堂,也在極大程度上緩和了自他二伯趙匡胤離奇暴斃,他爹趙光義詭異上位後,他家這一脈跟他趙家其它旁親隱隱對立的關係。
因此,他在位的這一段時期被後人冠上了一個‘鹹平之治’的稱號。
可惜,他爹趙光義那個坑貨給他留下的窟窿,尤其是軍事上的窟窿實在太大。
他在勉強給他爹擦了宗親朝政這方面的屁股後,已經無力再去修補軍中的那個大坑。
最終導致其人在位後期淪爲一個徹頭徹尾的笑柄,在後世更是有人將其比作唐朝的李隆基,甚至略有不如。】
李隆基:“???”
趙恆:“……”
…
【鹹平二年,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遼聖宗耶律隆緒正式下詔伐宋,試圖一戰滅宋,從而問鼎中原。
消息傳回,一心想要爲自家老爹報仇雪恨的趙恆親自率軍御駕親征,可惜用人不明,導致大軍先勝後敗。
鹹平四年,遼軍再度入侵,趙恆再次御駕親征,結果因誤信諜報而錯失圍殺良機,最終只是大勝一場,斬敵數萬。
隨後數年,遼朝南下數次,雖未能滅宋,但卻讓宋朝邊境苦不堪言,最終在景德元年收到遼軍再次南下的消息後,忍無可忍的趙恆再次率軍北上,試圖一舉殲滅率軍南下的遼帝遼聖宗與承天太后蕭綽。
結果在首戰射殺遼軍主帥蕭撻凜,趁遼軍上下軍心渙散時,其人詭異的收到了遼朝皇帝與太后的議和國書。
而也許是前後數次的功虧一簣讓他的信心收到了打擊,又或許在經過數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詭異敗北後,意識到了大宋邊軍中存在着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弊病。
所以,在形勢大好時,他突然放棄了與遼朝決戰的先絕計劃,轉而與遼朝歃血爲盟,以每年貢遼數十萬歲幣,效遼朝蕭太后爲叔母爲條件與遼朝結爲兄弟之邦。
這一盟約,史稱‘檀淵之盟’。
其本人則在與遼朝達成盟約後,自詡有大功於天下,最終於數年後前往泰山封禪昭告天下以彰其德。
他的這一行爲,也讓自始皇帝嬴政以來,被天下各朝帝王視爲皇家盛事的泰山封禪變成了如孩童過家家般的玩笑。
最終被後世帝王徹底拋棄,永遠成爲歷史傳說。
而這位因爲給異族送錢稱臣而達成和解,自詡功蓋五帝,德批三皇的皇帝,也成了歷史上最後一任泰山封禪的帝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