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348節 作者:未知 地裏的莊稼是種下去了,但春天得草長得飛快想,傅南方是個勤快的,每天都去地裏拔草,回來時還會順便帶一捆柴火。 顧秋實偶爾也去,不過,這地裏的收成他從來也不準備要,打算全部都孝敬給長輩。 就在傅南北夫妻倆的吵吵鬧鬧中,這天中午有不少人從半山腰往上爬,敲鑼打鼓的,比村裏娶媳婦還熱鬧,前面的幾人穿着綢緞衣衫……這真的特別稀奇。 看見這動靜的人都往下瞧,只見那些人直直往傅家院子而來。 那反應快的大娘一拍大腿:“哎呦,這是南昌考中了吧?” 村長正在午睡,聽到外頭的動靜之後,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光腳就跑到了路上。看見人確實是去了傅家,跌跌撞撞跑回去穿鞋,準備出門時又覺得自己這一身太破爛,跑進屋中將最好的衣裳翻了出來。 傅父剛九死一生,他倒是想幹活,但兩個兒子都不允許,他只能無所事事到處閒逛,他也是最先發現這羣人的人之一,看見人朝自家來,也想到了可能是老三考中童生了,但又怕自己誤會了鬧笑話,努力壓下心頭狂喜。 “你們這是……” “府上有喜!”站在最前面那位文質彬彬的中年人敲了一下大鑼,鐺一聲後,他朗聲道:“府上傅南昌傅老爺,考了縣試案首,恭喜恭喜呀!” 第394章 書生 八 一時間, 院子裏喜氣洋洋。 村裏人知道傅南昌讀書,平時也沒管他能不能考中,如今考中了, 深覺與有榮焉。 顧秋實掏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賞錢分給他們,等送走了人,村裏的人圍了過來。 “案首是不是很厲害?” “當然厲害,我聽說只有頭名才能叫案首!接下來的考秀才, 旁人不一定能考上,但案首是一定的。” 也就是說,傅南昌已經是秀才了。 林巧梅喜不自禁, 急忙把家裏的瓜子拿出來待客, 這期間,林家人也趕了過來。 院子裏喜氣洋洋,還有鎮上的那些老爺也送了賀禮。 大大小小的匣子搬進了傅南昌那間不大的屋子, 旁人不覺得如何,傅南北蹲在門口看着, 心裏特別不是滋味。 李氏心中愈發不高興:“早知道就不分家, 那些東西我們還能得一點, 分兩匹料子給孩子做衣裳也好。” 傅南北剛分家的時候想着要和傅家人斷絕關係,但後來看到其餘兄弟兩個相處得不錯,還經常一鍋喫, 他心裏不太高興。 合着傅家兄弟相親相愛,就他是多餘的? 再加上,後來的這些天,不管兄弟兩個有好喫的也好, 需要幫忙也罷,從來都不喊他, 就當他是空氣,似乎院子裏沒有他們夫妻二人一般。 來賀喜的人多,傅母一高興,大手一揮要拿自己的糧食出來請村裏人喫一頓。 顧秋實沒有拒絕。 整個院子裏熱鬧非凡,林家人特別高興,林巧梅臉上的笑容就沒有落下過。 一直鬧到深夜,客人們才散去。 傅母一點睏意都沒有,帶着兩個兒媳婦收拾桌椅,顧秋實沒有回去睡,而是坐在了傅父面前,他今兒喝了些酒,這會兒臉頰比較紅,傅南方也滿臉興奮,壓根睡不着。 “南昌,我們不該這時候分家,太耽擱你的時間了。你這次就不該從城裏回來,留在城裏多看點書,四月的時候可又要考試了。” 聽到這話,傅南方也有些着急:“要不你明天就回,弟妹那裏有我,她若不回孃家,就和我們一起喫。放心,我絕不讓她幹活。” 何氏一邊進門一邊在身上擦手,聽到這話,贊同道:“對對對,弟妹不做事,我伺候她!” 林巧梅看見了盼頭,此時滿臉歡喜:“嫂子,我還是回孃家去住,家裏這麼多事呢,哪兒好意思讓你們伺候我?反正我離臨盆還有好幾個月,生了再說。” 顧秋實沉吟了下:“我有個想法,等考完府試,我想把爹孃接到城裏去。”他看向一臉愕然的林巧梅,“你也去!” 傅家夫妻下意識擺手拒絕。 傅父搖頭:“我都一把年紀了,去城裏做什麼?話又不會說,也不認路,去了一天混喫等死,就是個累贅,你還要讀書呢,我們就在家裏,不給你添麻煩。” 顧秋實不贊同:“爹,這一次你從山上摔下來,雖說保得一條命,但需要好好修養,以後最好不要起早貪黑幹活。” “那以後少做一點,做輕活兒,我心裏有數。”傅父一揮手,不願意在此事上多說。 傅母也贊同老頭子的話。 “對對對,我們不讓你爹累着就是了,能做就做點,不能做就歇着。” 顧秋實一臉嚴肅:“我還不知道你們?這話都是糊弄我的,等我走了,遇上春耕秋收,還不是一樣沒日沒夜地幹,我就不信,你們還能眼睜睜看着糧食爛在地裏頭。” 眼看天不好,家家都是連夜搶收。五歲以上的孩子都得帶去地裏幹活。 不幹不行,不幹來年就沒喫的。 傅父啞然。 “我都一把年紀了,若是抗不過去,大不了……” 顧秋實打斷他:“爹,如今你可不是爲自己活着,你得爲我考慮。今年不出意外我能考中秀才,明年有鄉試,如果一次不中,我就得等三年,鄉試過後若僥倖得中,我還得去京城參加會試,若是不中又要三年,人一輩子沒有幾個三年,一次都耽擱不得,但如果家中雙親離世,我就得守喪三年。你懂我意思嗎?” 老兩口懂了。 死都不能好好死唄! 想死,非得在鄉試那年,最好是鄉試之後一個月內再死,不然,太早了要耽擱兒子當年的鄉試,太遲了又要耽擱三年之後的鄉試。 傅父用完好的那隻手抹了一把臉:“但我們早晚會死。” “所以我要把你們放在我眼皮子底下,真出事,我好提前準備。”這當然只是藉口,顧秋實強勢地道:“就這麼定了,明天我就收拾東西回城準備府試,你們在家也將事情安排一下,回頭我來接你們。” 傅母啞然:“我們去了住哪兒啊?” 顧秋實張口就來:“之前我寫了一些話本子,本是抄多了後寫着玩的,回來的時候讓書肆的夥計看見了,他說可以拿去給東家看,若是能順利出書,以後每個月都有分紅。” 衆人都是一喜。 顧秋實目光又落在了傅南方身上:“大哥,過去那些年多虧了你在家裏,我才能心無旁騖的讀書。這些恩情我都記着呢,等我安頓好了,如果你們放心,我打算把兩個侄子帶在身邊,若是不放心,那就跟我一起去城裏吧。” 何氏不欠他什麼,尤其分家之後,她一張嘴就願意伺候弟媳婦,說到底也是爲了傅南昌出息之後拉拔她的兩個孩子。 讀書人地位超然,他們不好意思張嘴讓傅南昌教導孩子,只希望傅南昌考中了功名之後,自家孩子能跟着沾點光。 秀才的侄子,即便什麼也不會,走出去旁人也會高看一眼。 傅南方也有這想法,但是沒抱多大希望,畢竟,今日之前,傅南昌自己都是個白身,說是在城裏讀書,但一年到頭都不怎麼回來,家裏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城裏做什麼,能不能考中。 聽到弟弟這話,傅南方眼睛都紅了:“南昌,我……” 他想要拒絕,但又不捨得孩子跟自己一樣一輩子在地裏刨食。種地爲生有多辛苦,那真的是誰種誰知道。爲了孩子,臉面也沒那麼要緊了。 “我去不去城裏都行,是哥哥佔了你的便宜,以後但凡有需要的上哥哥的地方,你儘管開口,不管多苦多累,哥哥一定幫忙!” 何氏也厚着臉皮道:“對對對,如果你們日子好過了,家裏需要人灑掃做飯,請我就行。”末了又補充,“三弟在城裏還沒有落腳地,又想把爹孃接到身邊,三弟妹還有了孩子,處處都要花錢,如果實在安頓不下來,三弟也不要勉強,反正兩個孩子還小,可以多等幾年,即便是到十幾歲了纔讀書,那他們也不至於做個睜眼瞎,我們不着急。” 夫妻倆從來就沒指望過兩個孩子讀書考取功名,侄子再親,那也親不過兒子。他們想的是孩子跟叔叔學幾個字,以後做個賬房,若是運氣好點考中個童生,日後收小孩子啓蒙……又幹淨又得人尊重,也不用日曬雨淋。夫妻倆就很滿足了。 一家人都沒有睏意,得知顧秋實第二天就要回城,婆媳三人跑去廚房做了不少乾糧,還把分家拿到的鹹菜全部都包上。 翌日早上,一家人都要送他去鎮上,剛好傅父的藥喫完了,確實得去鎮上抓。 一行人浩浩蕩蕩出門時,傅南北夫妻二人也關了門出來,就賴在別人身後。 “南昌,我送你。” 顧秋實回頭看他:“不用,反正你也不是我親二哥,咱們沒必要再來往。” 傅南北臉色鐵青,都說讀書人需要好名聲,他以爲傅南昌即便是討厭自己,也不可能當面說難聽話。 他沒有掉頭回去,而是繼續往前走。 一路上,誰都不願意搭理傅南北。 傅母是被這孩子傷透了心,她都後悔養他一場了。 * 這一次顧秋實去城裏,完全不用與人合租馬車,剛到鎮上就有現成的馬車等着,這是一位鎮上的富商安排的,目的是爲了結一份善緣。 顧秋實這個童生可不一樣,那是整個府城的頭名,往前數,就沒有案首參加了府試卻考不中的先例,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秀才。 雖說窮秀才富舉人,但這“窮”看跟誰比,若是跟村裏那些看天喫飯種地爲生的莊戶人家比,這秀才也絕對不窮。 顧秋實即將啓程時,又有人得到消息過來送禮,其中就有姜德和,他已經是秀才,準備參加明年的鄉試,夫妻倆常年在城裏求學,這一次他沒回來,送禮的人是他的弟弟。 這些禮物不算多貴重,大部分是些筆墨紙硯,推也不好推,傅母接禮物時,顧秋實多看了一眼姜家老二。 乍一看,好像和傅南北輪廓上有幾分相似。 傅南北站在旁邊,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那副得意的神情,傅家人看了堵心,傅父也被這個兒子傷了心了,不打算給他留面子。當着姜德平的面說了這是自己的養子,如今已經是兩家人。 姜德平瞬間明白,想要與傅南昌交好,只和傅家人來往就行,沒必要搭理傅南北。 不說傅南北面色都多難看,顧秋實啓程時心情挺不錯。 經歷兩天的顛簸,回到學堂時,天還沒黑。 他一進門,立刻有人稟給了夫子,還有好些人圍了上來,這一次學堂裏考中童生的有三位。 除了他這個案首,還有林朝陽,他名次靠中間,此外還有陳力,掛了個尾巴,最後一名,簡直險之又險。 雖說陳力很羨慕前面二人的名次,但他也慶幸自己的好運氣,能考中就不錯了。 一羣人圍過來道喜,顧秋實一一還禮,他進退得宜,說話滴水不漏,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嫉恨。 夫子親自過來了,抓着顧秋實的手連說了幾個好字,還請三位新童生後面喫飯。 三十多個弟子,能夠陪夫子喫飯的屈指可數。林朝陽有過,但以前都是因爲送的禮物太厚,才得以留飯。 這還是第一次憑本事喫飯。 喫飯時,夫子先是誇讚了幾張,後來又說起考秀才的規矩和細節。幾人都聽得很認真,包括顧秋實。 這朝代不同,管事的不同,細節上也有一些不一樣。 當夜,幾天都喝了酒,出門後三人回房,躺在牀上時林朝陽說起了白康。 “考完就搬走了,他不是城裏人,我以爲他會沒地方去,誰知道人家本事大着呢。居然真的讓那位丁姑娘傾心以待,給他安排了住處,聽說還在家裏絕食鬧着非君不嫁。” 顧秋實啞然。 丁老爺願意讓女兒與傅南昌來往,是看中了傅南昌的學識,認爲他會考中秀才。說白了,他就想要一個秀才女婿 ,只要是秀才,就不在乎家世高低。 而白康……眼高手低,讀書不刻苦,就想走捷徑。等他考秀才,怕是一輩子都等不到,既然不是秀才,那就要看家世,可他家也在外地,家境比傅南昌好點,也只是好一點而已。這樣的情形下,他怎麼可能讓女兒嫁? 每年縣試後,學堂會放四十天的假,夫子會在這些日子裏着重教導要參加府試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