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369節 作者:未知 江小月聽到公公的聲音,頓時滿臉戒備。 “爹,什麼事?有時間回家商量,這裏是我哥哥的家。” 劉父沒有離開,邊上的劉母捶了捶痠疼的膝蓋,坐在了廚房門口的小馬紮上。 “小月,我們就是找你哥哥有事商量。”劉母看向顧秋實,“大年,你是個好孩子,手頭寬裕了也沒讓拉拔妹妹,如果你爹在天有靈,一定會欣慰的。小月嫁進我們家這幾年,苦是苦一點,但村裏的媳婦都苦。誰讓我們這些人身在農家了呢?” 顧秋實不置可否,將菜放進桶裏。他今兒準備了五桌,其實只做了三桌,每條桌上有一條魚,現在還剩下兩條,已經做好了,只能放井裏冰着。 劉家老兩口看着那魚,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眼看年輕人不接話茬,劉父開門見山:“大年,我們今天來呢,是聽老大說,如果我們想住這邊的院子,得你鬆口纔行。有這事嗎?” 江小月沒想過要與孩子的爹分開,自然也就沒說如果公公婆婆非要住進來,就把劉健飛也一起趕走之類的話……她沒有過這種想法,如果先說了,會影響夫妻之間感情。 顧秋實頷首:“有這事。之前我聽小月說過,你們好像想住進來,我這院子是造給小月的,按理說,她想讓誰住,不想讓誰住都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我妹妹之前那兩年過的是什麼日子,大家都看着眼裏。你們做爹孃的嫌棄她,自己住着青磚瓦房,讓我妹妹住牛棚,生了孩子也不管,好像劉健飛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一樣……” 劉母接話:“但他到底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呀,我們生養他一場,原先他沒條件供養我們,我們只好跟着其他的孩子做飯,如今他那邊有地方住了,再跟着其他孩子,村裏人會戳他脊樑骨。大年,這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孝道,否則會被所有人戳脊梁骨,那日子還能過?”她目光落在孫子身上,“孩子也擡不起頭啊!” 江小月臉色奇差,不過,也沒出聲和他們吵,只看了一眼哥哥。 顧秋實秒懂:“大娘這話有理,你們確實該跟長子住。” 眼看劉家夫妻滿臉歡喜,他慢悠悠道:“當初我就不想讓小月嫁給健飛,要不是周家人把我打暈捆在柴房,成親那天這婚事就會被我攪黃了。我妹妹勤快能幹,長相也好,又能生孩子,如今還有自己的院子,即便是二嫁,應該也能選個不錯的人。劉健飛那個瘸子根本就配不上她,若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我早就把他趕走了。他自己是個累贅,要拖累我妹妹一輩子,如今這累贅還要帶上你們倆……小月,稍後你就把劉健飛趕走!” 江小月還沒說話,顧秋實又補充道:“我看到劉家人就噁心,看在孩子份上,劉健飛可以住那邊宅子,但如果他要帶上劉家人,那就跟他滾,你要是捨不得,那就一起滾。” 劉家夫妻臉上笑容僵住。 他們以爲,兒子跟小月已經生了孩子了,就不會再分開。萬萬沒想到都到現在了,江大年還沒有接受兒子這個妹夫。 江小月擁有那麼大的一間宅子,即便是帶着個兒子,也根本不愁嫁。 可兒子是個瘸子,沒了江小月,上哪兒再去找四肢健全的媳婦? 第413章 拖油瓶大哥 十二 別說四肢健全容貌不錯的清白姑娘, 即便是身上有疾的寡婦,怕是都不好找。 老兩口面面相覷。 他們確實想跟着兒子一起住大宅子,但卻沒想過把大兒子的婚事給攪黃了。 要是大兒子沒了媳婦, 以後誰照顧他? 村裏的人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比如生養了兒女,就要給兒女成家纔算了確身上責任。這也是爲何劉家不富裕也願意擠二兩銀子出來給劉健飛娶妻的真正緣由。 他們如果非要住那個大宅子,兒子就會被江家兄妹趕出來。 如果他們不去住, 兒子還能住一住。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鬧,夫妻倆都沾不到宅子的邊。 那還鬧什麼? 見好就收, 不影響小兩口的夫妻感情, 對兒子才最好。不然,惹惱了江大年,直接把兒子趕出來, 到時,這瘸腿兒子就砸手裏了! 夫妻倆對視一眼, 然後落荒而逃。就連看到了邊上站着的何三月, 也沒來得及打招呼。 兩人是故意的, 何三月跟一雙兒子險些都要處成仇人了,爲了兒子好,他們絕對不能和兄妹倆不喜歡的人親近。 何三月將方纔兩家人的爭執聽到了耳中, 皺眉道:“大年,小月孩子都有了,你怎麼還想着把他們夫妻分開呢?健飛再不好,也是孩子的爹, 沒爹的孩子日子有多苦,你應該最清楚……” 顧秋實只是以此來嚇唬劉家人, 只要劉家人不傻,就知道該怎麼選。又不是真的把劉健飛趕走……再說,就算真的讓二人分開了,顧秋實也不可能讓江小月的孩子喫苦受罪。 當然了,這些話就沒必要說了。何三月這樣的人,跟她說了她也不信,白費脣舌。 “你又來做什麼?” 何三月話被兒子打斷,心裏特別難受。也就是從給兒子定下楊彩雲開始,母子之間就生疏了。以前她勉強兒子做事,只要哭一哭,求一求,兒子再不願意幹也會答應下來。 現在,兒子變了。 “我聽花嫂子說你定親了?” 江小月也看了過來。 白姑娘人不錯,但孃家沒地,吃了上頓沒下頓,哥哥要是把人娶回來,不可能眼睜睜看着她孃家人餓肚子。 她昨天親眼看見哥哥跟白姑娘商量定親,一直想問一問 ,但昨晚上哥哥回來太遲,今天也還沒找着說話的機會。 顧秋實頷首:“定親了,以後你不用再操心我的婚事,成親的時候你過來接禮就行。” 三拜九叩時要拜高堂,何三月是親孃,江大年成親就得拜她。 何三月面色複雜:“那個白家的姑娘我只是聽說過,長相如何,性子如何通通都不知道。大年,這婚是定得太草率了。” 顧秋實滿臉譏諷:“總沒有定一個懷着孩子的女人離譜。玉宜挺好的,她爹受着傷,她跑下山找活幹賺錢買藥,一個姑娘家能做到這些,比那些哭哭啼啼凡事都求着別人做主的廢物好多了。” 最後一句,指的是楊彩雲。 陳雲朵生了。 生下了一個兒子,這是周家第一個重孫,老兩口歡喜得很,對陳雲朵格外重視。楊彩雲不高興,嘴上不說此事,一天到晚就哭,哭自己的委屈。 周常平一開始還耐心哄,後來也煩了,事情就都到了何三月這裏。 何三月已經到了看見楊彩雲就怕的地步,聽到兒子話裏的指責,她苦笑:“大年,你還在怪我?可於我而言,當時彩雲是你最好的姻緣,畢竟我不知道你手頭有這麼多銀子,要是知道,我也不會勉強你娶她。” 顧秋實揚眉:“那你讓誰娶呢?楊彩雲肚子越來越大,不可能不嫁,讓周常平娶?聘禮哪裏來?” 何三月面色複雜。 她明白了兒子的意思。 順着兒子這個話頭往下想……周常平不是不願意娶二房,而是沒有銀子來娶,也怕家裏人因爲他娶二房而生怨。只要有了銀子,一切都迎刃而解。 她在知道兒子手頭有銀子的情形下,確實會讓兒子出錢。就在方纔她臨出門時,周家長輩知道她要來,還開口讓她勸兒子不要追債,最好是將那張借據作廢。 “大年,我在周家的處境很艱難,你體諒一下我啊。當初若不是爲了你們兄妹,我也不會改嫁……” 顧秋實打斷她:“何家人幫我們種地,每年付三成糧食。關於租地,村裏不是沒有過先例,人家都是種地的人留四成糧食,六成送給東家。你倒好,直接反過來了。如果有六成糧食,不說六成,即便只有三成,那時候我們兄妹還小,母子三人喫三成糧食怎麼也不至於餓死,菜地這麼大一片,養兩隻雞不難吧?等於你一年到頭什麼也不用幹,等着何家人送糧食回來,種點菜就能養活我們母子三人。所以,我就不理解你口口聲聲說的爲了我們兄妹改嫁這話。” 何三月面色發白。 “因爲有周家人在,所以何家人給三成糧食纔會那麼爽快,不然,他們絕對不會給。” 顧秋實明白,何三月真是這麼想的,她性子軟弱,從來不敢爲自己爭取。 “這世上,何家人只是少數,如果你把那些地收回來給旁人,每年只收四成糧食,多的是人跑去何家搶。都不用你出面,糧食就送回來了,如果種地的人不乖,還想賴賬,你就再換一家。有地還能被拿捏? ” 何三月張了張口:“他們是你舅舅,是我的親哥哥,我一個寡婦拖着你們倆孩子,本來就要靠孃家撐腰……我知道你不理解我,嫌棄我沒用,但誰讓你們兄妹倒黴攤上我這個沒用的娘了呢?事情已經這樣了,你恨我怨我都行,但……我還是你娘!你得聽我的話,不聽就是不孝!” 顧秋實頷首:“說吧,今兒來除了想插手我的婚事外,你還想做什麼?” 何三月有些開不了口 ,但如果不說,回去交不了差。她咬牙:“把周家的那張借據給我,他們養你一場,你不應該算這些賬。” “不給。”顧秋實擺擺手,“讓他們儘快把糧食湊了送來,不然,別怪我無情。” 何三月瞪大眼:“你想怎樣?” 顧秋實冷笑一聲,直接掠過她出門往周家去。 這家院子裏掛着大大小小的尿布,村裏人帶孩子,有些人家不覺得累,有些人家會特別累。歸根結底,就看這孩子帶得是否精細。 如果孩子的每一張尿布都要洗曬,一天下來有近二十張,再加上一起尿溼的衣衫和被褥,從早到晚都別想離開河邊。但如果尿了不洗就怎麼曬乾繼續用,那就沒多少事。 院子裏晾着這麼多,可見周家養孩子比較精細,周常平的妻子生孩子,只能是何三月這個名義上的婆婆伺候。 顧秋實心下嘖嘖,不知道何三月怎麼能忍得下來。 院子裏坐着周家父子,孩子在四處玩鬧,本來這個時辰他們應該在地裏幹活,吃了早飯後得知何三月要去見兒子,就安排她取回借據……誰也沒下地,就是在等一個結果。 看見顧秋實出現,衆人都有些緊張。周常平擠出一抹笑:“大年來了,進來坐。” “不坐了。”顧秋實擺擺手,“我去城裏還有點事,過來就是想說,你們想要將過往的賬目一筆勾銷,應該親自來跟我談。處處爲難我娘,實在是太過分也太卑鄙,我生氣了。” 周常平一愣:“你別生氣,有事好好商量,家裏實在是還不起糧食,你如何非要逼債,那是想逼死我們一家子。” “我不來逼。”顧秋實擺擺手,“我們一個屋檐下過了那麼多年,哪裏好意思來逼你們?” 聽到這話,周家人心裏一鬆。想着這債就算賴不掉,暫時也不急着還,反正江大年不可能逼死人,那就一直死賴着唄。 周家兄弟三人熱情了不少,周柳樹還親自遞了一個小板凳過來:“坐,坐下說。” “天色還早,我去一趟城裏。”顧秋實撂下話,頭也不回。 周家人特別歡喜,但何三月卻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從她要給兒子定親開始,她求過兒子好幾次,兒子都嚴詞拒絕。 今兒忽然就聽了……方纔兒子過來時的模樣,可不像是要妥協。 顧秋實當然不可能親自去逼迫周家,不管周家如何不做人,江大年都是在周家長大的,他要是親自出面和周家人鬧到不死不休,雖然心裏爽快了,但會有許多人不贊同,會說江大年無情無義。 倒不是顧秋實一定要維護這個名聲,而是他有更好的辦法。能不搭上名聲還能讓周家人受教訓,何必親自上? 城裏有人專門幫人收債,或者說買債……就是擅長收債的人買下債主的借據,當然不可能按照借據上的銀子買。他們會折價,一般是五成,甚至不到五成。 就比如顧秋實的糧食,至少也要值二十多兩銀子的借據,他們只給十一兩。 顧秋實拿了銀子就走。 這些人爲了不喫虧,追債的手段都會特別狠……但那跟顧秋實有什麼關係? 兄妹倆多年以來在周家當牛做馬,江大年沒有多怨,畢竟是他自己的願意的,他不想讓母親爲難,所以各種妥協,如果他無情一點,完全可以搬回江家,把地收回來自己種。 他最不能釋懷的有兩件事,一是自己的死,周常平親自動的手,二是周家人給妹妹定的婚事。 劉健飛那樣的人,江小月離開或是不離開,都會被他毀了下半輩子。 難得來城裏一趟,顧秋實找了馬車,又買了不少東西。 他坐在馬車回,路過周家時,周家人還想跟他說話,笑着朝他招手來着。 回到家,顧秋實將馬車上的糧食卸下來,江小月上前幫忙,看着兄長買回來的細糧和肉,她都想問一問哥哥到底有多少銀子了。 “哥哥,不用天天喫細糧,可以買點粗糧摻雜着喫。” 顧秋實不置可否:“你身子弱,需要補一補,等把虧損補起來了再說。” 不光是江小月,江大年長年累月拼命幹活,又沒有喫什麼好的,再不修養,會影響壽數。能活到四十歲都算命長。 江小月更慘,本就身子不好,還養了個孩子。奶水不夠,就是她氣血不足的緣故,若是顧秋實沒來,她再生兩個,命都要搭進去,三十歲都不一定活得過。 如今顧秋實來了,自然要照顧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