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461節

作者:未知
這筆銀子在村裏可不是一筆小數,秦大頭若不是打算着等到二老離世之後搬去城裏住,早就請人整修院子了。 秦儒生讀過幾天書,家裏在村裏算是富戶,這裏最窮的是虎子,但也不至於買不起東西。 顧秋實的提議得到了二人的響應,三人往菜場去,在攤上吃了一碗湯麪,有了幾分精神後,又分開去買了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秦大頭從城裏回來時還帶來了不少料子。顧秋實只需要買點喫的就行,三人匯合時,買的東西都差不多。 村裏離鎮上不遠,走路大概兩刻鐘。 回去的路上,三人默契地沒有提杜家發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兩個已經成親了的人害怕這件事情傳回家裏跟妻子吵架,那個沒成親的更怕影響自己名聲以後不好說親。 顧秋實進了院子,一眼看到了地上泥猴兒一樣的龍鳳胎,倆孩子才一歲半,剛剛會走,經常摔跤。 而兩人的哥哥也才兩歲半,這會兒坐在旁邊,手裏啃着一塊點心。看見顧秋實進門,他特別高興:“爹!” 字正腔圓,顧秋實樂了:“想喫肉麼?” 大寶眼睛一亮:“要!” 正說着話,孫淑蘭從屋中出來,看到三個孩子都變得髒兮兮,頗有些無奈:“躺牀上的時候還是乾淨的。大寶,都說讓你盯着弟弟妹妹,別讓他們在地上爬了。” 村裏的孩子,都是大的看小的。才大一歲而已,好像就必須要懂事,必須要照顧弟弟妹妹。顧秋實搖搖頭,將手裏的東西放下,然後去屋中找了孩子的小衣出來給他們換。 三個孩子的衣裳都滿是泥土,顧秋實將衣裳放進盆裏,準備端到河邊去洗。孫淑蘭急忙上前阻止,還沒說兩句,門被推開,秦老太進來了。 老人家覺少,天不亮就起,老兩口閒着無聊,還去地裏拔草了。這會兒是掐着點回來喫早飯,進門看到孫子,秦老太挺歡喜:“昨天怎麼沒回?是喝太多酒了嗎?” 顧秋實嘆氣:“喝多了點。奶,我想去就回不來了,昨晚上喝太多,都不知道怎麼被拖進屋子裏的,等我醒過來的時候,房子都着了。好在我被煙燻醒,又叫醒了虎子和生子,這才撿回了一條小命。” 他說得輕描淡寫,秦老太卻變了臉色:“着火了居然沒人知道?這火是怎麼着的?” “不知道啊。”顧秋實一臉無辜,“我們三人都喝多了,睜眼就是大火。” “早知道我昨天就不讓你去了。”秦老太一拍大腿,“沒事吧?可有被薰着?” 她實在是不放心,催促道:“你再說幾句話,讓我聽聽你的嗓子。” “沒事。”顧秋實解釋,“當時我摳了一團棉花,用桌子上的茶水打溼捂在嘴上了,就是嚇了一跳。” “以後還是不要在別人家住了,尤其是在陌生的屋子,這大半夜的,門朝哪兒開都不知道。”秦老太滿心後怕,“還有,你也太實誠了,人家喝酒,你悄悄兌水呀,真喝得爛醉如泥,容易出事。你不爲自己也爲這三個孩子想想呀,他們還這麼小,萬一你……” 她伸手打嘴:“呸呸呸,沒有萬一。” 秦老頭在外頭換掉腳上滿是泥土的鞋子,將祖孫二人的對話聽入耳中,道:“大頭,村裏這些陋習特別煩人,回頭你帶着妻兒去城裏住吧。那鋪子長期租給別人,必須要有人在邊上看着。要不然,日子久了,人家就把父子當成自己的了。” “那不成。”顧秋實一口回絕,“你們養我小,我就得養你們老。要麼你們跟我一起走,要麼,我們就一起住在鄉下。” 秦老頭進門來,將院子門關上:“村裏的老人家都是跟長子住,當年你爹跑了,咱們家才分成了現在這樣。你帶着妻兒走,回頭我去跟你大伯。” “不行。”顧秋實一口回絕。秦大頭在面對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時,興奮得幾晚上沒睡着,一會兒想着帶着全家搬到城裏去住,一會兒又想着把那些銀子好好攢着給幾個孩子讀書,即便姑娘家,也最好有一份手藝傍身。 但是,得知老兩口不願意進城時,他像是兜頭被人潑了一盆涼水,瞬間就想了許多……老兩口另外還有兩個兒子呢,也不是非他不可。 他設想過將兩個老人家丟給大伯和三叔,但細想過後還是放棄了。大伯秦山生了三子一女,全部都已經成親,三個堂哥生下來的孩子足有七個,一大家子人擠着住,老兩口即便住在這邊院子裏不用跟人擠,但端了誰家的碗,都肯定要幫着幹活。 三叔秦河,雖然只有一子一女,兒媳婦剛進門還沒有孫子,女兒剛嫁,家裏滿打滿算只有四人,但秦河妻子孃家得勢……人家一開始想的是招贅婿上門,秦河死活不願意,這才把人家的閨女娶了來。 這些年來,秦河嶽父岳母沒少過來住。 在這樣的情形下,老兩口是不適合跟着秦河住的。 秦大頭即便是得了一場富貴,也並沒有泯滅了良心。老人家爲了他考慮,爲他付出了近十年,他做不到不管不顧拋下他們遠走。 秦老太頓時樂了,他們願意放身子去過富貴日子,但孫子能爲二人考慮,她還是很欣慰的:“放心,我們是長輩,難道你大伯還敢虧待了我們不成?” “反正不行。”顧秋實心知,礙於孝道,加上老兩口名下的那一份田地,秦山夫妻倆不會刻意虐待二老,但一家子孩子那麼多,雞蛋煮上二十個都不一定夠喫。老兩口不可能跟孩子搶喫的,只能讓着。 同理,其他的東西也一樣,老倆口讓着讓着,喫虧的是自己。 都一把年紀的人了,還能活幾天?辛苦了一輩子,憑什麼老了還得讓? 第490章 窮人乍富 三 老兩口特別欣慰於孫子的貼心, 但他們說這那話也是真心的。 “大頭,城裏的鋪子和宅子按理來說不屬於你,如今是人家送給你的。”秦老頭用自己積攢了一輩子的經驗跟孫子分析, “這不管什麼東西,叼到自己窩裏才屬於你。我不是說城裏你那個妹妹不好,她要是不好,也不會把這麼多東西送給你。但你怎麼又能確定她只有你這一個哥哥?萬一她娘還有個遠房親戚什麼的, 這東西最後能不能落到你手裏就不好說了。” 秦大頭又不傻,顧秋實笑道:“東西已經放到了我的名下,白紙黑字, 衙門裏還有存檔, 除非我自己願意,否則是改不了的。” 聽了這話,老兩口總算是放下心來。 “那你也應該早點去城裏。”秦老頭催促, “如果你是自己願意住在村裏,我們沒有話說, 但你要是爲了我們這兩把老骨頭, 那真的完全沒必要。我們還有另外兩個兒子, 他們不敢不管我。” 這話有幾分道理,但是,人心易變呀!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喫, 身爲家裏的長輩,對待晚輩時肯定都多多少少有些偏心。秦大頭自小沒有娘,很快沒了爹,老兩口是不得不護着。 而老兩口的這份維護落在另外兩個兒子的眼中, 那就是活脫脫的偏心。 在他們的眼裏,老兩口年輕能幹的時候護着孫子, 讓秦二在城裏打拼,如今秦二賺了大把銀子讓兒子去過富貴日子,兩口這時候幹不動了,又需要他們來照顧。 人心很難平。 還有就是秦大頭顧慮的那樣,老兩口不可能跟家裏的晚輩搶東西,凡事都得讓,肯定要受委屈。 再說,秦大頭如今有大把銀子,能夠好喫好喝的供着二老,他捨不得放他們跟着另外的兒子喫糠咽菜。 “這件事情不要再說了,還是那話,要麼我們一起搬……” 話還沒有說完,有敲門聲傳來。 孫淑蘭起身去開門。說曹操,曹操到,才說起秦山和秦河,兩人就來了。 一起來的還有他們的妻子和家中兒子。 原先兄弟三人分家時,家裏沒有多少銀子,秦二還不在,分的就是本身的院子,三合院老大秦山佔了正房,老兩口帶着秦大頭住了右邊,秦河住在左邊。 不過,每家都想要有自己獨立的小院,秦河和老兩口乾脆堵了自家的前門,從後門開門,還重新修建了院牆。如此,三家的房子雖然還靠在一起,但房子的朝向一改,各自有了自己的院落,看着還挺規整。 其實當年這家沒分好,秦河孩子不多,秦大頭家中人口更少,但他們都各自重新圈了院落,可以修更多的房子。而老大秦山院子裏的左右兩邊都是自家兄弟的正房,院子大小也被固定住,後面又是村裏小道,再往裏就是別人家的院落了。等於他前後左右,都被別人家堵死。 想改也改不了。 偏偏他孩子多,孫子更多,真的是屁大點的地方全都是人。 不過,長子住正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用城裏那些大戶人家的話說,住了正房,算是嫡支,其他的兄弟慢慢就變成了旁支了。 顧秋實身爲晚輩,先喊了人。 孫淑蘭見狀,又從廚房裏搬來了茶水,還取了點心和瓜子。 兄弟之間偶有齟齬,有時候會冷戰幾天,但對外還是齊心的。 兄弟倆對待秦大頭這個侄子沒有多疼愛,偶爾也會欺負一下,卻絕對不允許旁人對秦大頭動手。 秦山的大兒子立春好奇問:“大頭,昨天晚上你沒回來是嗎?” “喝太多了,沒回天亮的時候回的,昨晚上險些嚇死了,我們住的房子都着了。”顧秋實張口就來,“我們三人都喝醉了,都不知道火是怎麼燒起來的。杜家不講道理,還想讓我們賠。” 秦立春驚訝:“有這種事?你們只是客人呀,他們怎麼張得了口的?” “那杜家本就不講理。”大伯母田氏接了一句,“也就是林家纔看得上。” 今天兄弟兩人一起登門是有事情要商量,可不是來扯閒篇的。秦河接話:“大頭,出門在外,你得多留一個心,別讓人給算計了去。搞不好就是杜家人看到你手頭有銀子,故意燒了一把火想要訛詐。” 說起銀子,秦河心裏的酸水一股一股往外冒。誰能想到不管兒子死活的二哥居然還能有這樣一場運道? 這純粹是老天爺餵飯喫,還把飯都喂到嘴裏了。 秦山深以爲然:“對,你如今雖然行事低調,但你捏着銀子的事情已經傳開了。人心隔肚皮,與人來往之間,你還是要有分寸,別被人給騙了去。” 真的,他好想替侄子保管那些銀子。 當然了,這只是想一想而已。老兩口絕對不會任由他無作非爲,再說侄子大了,已經有妻有子,他這個做大伯的想要當侄子的家,有點兒說不過去。 此時的秦山特別後悔當年答應了分家,如果還是一家人,這些東西就只能落到老兩口的手裏……不說大房和三房能得多少好處,怎麼也要比現在一點沾不上要好得多。 大家同處一屋檐下,那可以說侄子是他和三弟照顧着長大的。既然幫弟弟照顧了兒子,拿弟弟給的好處也理所應當。 可惜,爹孃早早就分家了。 他是真心實意地擔憂侄子被人騙……那銀子真要是被壞人騙走,還不如給他呢。 秦河見哥哥在發呆,悄悄掐了一把。 秦山喫痛,回過神來:“大頭,今天我們來呢,是有點事情要跟你商量。” 老兩口早在看到兒孫進門時,心裏就已經戒備起來。聽到秦山這麼說,秦老頭率先道:“要是想借銀子,趁早別開口。你家要是真的揭不開鍋,不用你開口我也會讓大頭借些糧食給你。” “不是。”秦山雖然否認,卻還是有些心虛,因爲他感覺自己要提的事情比借銀子還過分。但爲了兒孫,他豁出去了。 “是這樣,當年你們二老帶着大頭單獨住,說是誰養老就分那一份地,如今大頭日子好過,又即將搬去城裏。我和三弟商量過了,以後你們二老就在我們兩家輪流住,或者,三弟那邊寬敞一點,你們就住那邊,我每個月送糧食,也會讓孩子他娘過去幫你們洗涮。” 顧秋實出聲:“我沒有要搬走,之前我就說過了的。除非爺爺奶奶跟我一起走。” 兄弟倆也早就聽到過侄子說過類似的話,秦山有些急:“大頭,爹孃是養了你一場,但他們是我的爹孃呀!都說養兒防老,沒有老人不靠兒子,反而靠孫子的道理。真傳出去,外人會戳我們脊樑骨。” 話說到這個份上,老兩口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這二人分明就是衝着他們名下的田地來的。 也罷,反正孫子以後要搬去城裏住,他們名下的那兩三畝地在莊稼人眼中是命根子,但對如今的孫子而言,反而是負擔。 至於地本身值多少銀子,老兩口沒有算過。這祖宗留下來的地是絕對不能賣的。 “這樣,那地分成三份,你們一家一份。”秦老頭很快就打定主意,“我們這兩年身子骨是大不如前,地就不種了,你們分好後,每家每個月送十斤糧食一斤肉,每年一套衣衫,就這樣。” 然後,他看向顧秋實,“我們也不跟你住,省得你大伯他們說老人家不公平。” 說到底,二老如此,還是在爲孫子考慮。 他們單獨住着,秦大頭不用擔憂他們在兩家受委屈,隨時可以搬去城裏。若是在城裏住不下去,老兩口守着家呢,想回就能回。 而對於大房和三房來說也有好處,至少原先這自己摸不着的地,他們分到了一份。當然了,拿了好處就得付出,以後得按時將東西送上,老兩口病了,該出錢要出錢,該出力得出力。 既然老人家已經決定了,顧秋實也沒有反駁,如今是他院子最寬敞,老兩口也沒有要搬走的意思,也就是說,送走了這兩家人,他們還是一鍋喫飯,不同的就是分走了一些地。 對於如今的秦大頭而言,那點兒地着實算不得什麼。 一家子有商有量,兄弟倆滿意而歸。 孫淑蘭沒有不滿,她更希望跟二老住……三個泥猴子,憑她一個人哪裏忙得過來? 不需要老人家幫着洗涮,只需要幫忙看着,她也能安心做事。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