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630節 作者:未知 譚利民摔倒在地,痛倒是不怎麼痛,就是特別狼狽。他有些不相信自己是被魏啓民給推倒了。 顧秋實將這一切看在眼裏, 頓時就笑了:“爹,你對人家一腔父愛,人家怕是不……” 譚利民扭頭大吼:“你給我閉嘴!” 顧秋實聳聳肩, 端了譚母送過來的熱水進房洗漱, 又問譚大海要了一身乾淨的衣裳……出來得急,他只帶了銀票,沒帶行李。 譚大海的衣裳都是穿着幹活用, 以方便爲主,好在沒有補丁……這在城裏做喫食生意, 身上帶着補丁也不像樣子。 顧秋實換了一身出來, 母子幾人已經在廚房忙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 蔣氏受了傷,原本她不想在這院子裏多留……真的是每待一刻都覺得噁心,這會兒腦子嗡嗡的, 必須得找個地方坐下來歇會兒,所以,不打算進門的她還是被女兒扶着進了幺妹的屋子。 幺妹的屋子挺乾淨,只是到處灰撲撲的, 沒幾樣鮮亮的顏色。生下來就養尊處優的母子幾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屋子。 說難聽點,就跟府裏最低等的下人住的屋子差不多, 甚至這房子還要更舊一點。 母子幾人都不想在這兒住,年紀最小的魏啓華眼淚汪汪,險些哭出來。 顧秋實換了衣裳後也去廚房,他擼起袖子要幫忙,母子幾人都拒絕。 幺妹手上全是麪粉,不好推他,只催促道:“你又不會包包子,在這兒也是添亂。” “誰說我不會?”顧秋實撿起分好的麪糰,又看了譚大海分肉,很快就包了一個出來.。 他動作麻利,不比譚母慢。 母子三人之中,幺妹分麪糰,譚大海和譚母包,如果有打雜的事,都讓譚大海去幹。因爲包包子速度最快的是譚母,耽擱誰也不能耽擱了她。 母子三人都很意外,隨即譚母不知想到了什麼,眼圈就紅了。 而就在這時,譚利民又進來了。 “讓你們燒水。” 譚母頭也不擡:“我要做生意。今天早上張家的庫房那邊要了八十個包子,得在辰時之前送到。賺錢要緊,實在耽誤不起,燒水的事……你有手有腳,自己燒吧。我還是那話,你想把那母子幾人放在供桌上供着都行,別想使喚我和幾個孩子。” 譚利民怒火沖天:“你是不是想翻天?” 顧秋實順手抓起了菜刀。 譚利民最怕這個兒子,不知道是不是這兒子沒在身邊長大的緣故,他感覺最近這段時間,兒子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他都不太敢認。 “你……你要做什麼?” 顧秋實冷笑:“放心,我不對親爹動手。我這麼年輕,還得娶媳婦,要爲自己的名聲打算。可不能被人傳我不孝,但你要再這麼不知分寸,我也不是那能忍氣的!總之一句話,你再找我們母子的麻煩,我就去找那母子幾人的不痛快。” 說話間,他拿着刀上前,一把推開了譚利民,朝着幺妹的房屋衝了過去。 譚利民嚇得魂飛魄散:“你瘋了,那是你伺候多年的主子呀。” 顧秋實聽到這話身子頓住,回過頭來似笑非笑:“原本我只是因爲你跑去爲難我娘,所以纔來找他們的麻煩。你要是提過去,呵呵!” 他直接衝進了房裏,因爲屋子不大,實在影響他發揮。他一把揪住了魏啓民的衣領,將人拖到了門外面,然後狠狠把人往地上一砸。 魏啓民摔倒在地,痛叫出聲。 他原本就有些傷,這會兒傷上加傷,半天爬不起來。 鼻子還在流血的蔣氏見狀,大喊:“住手!” 那語氣和氣勢,還當自己是魏府的二夫人呢。 顧秋實對着地上的魏啓民狠踩了兩腳。 魏啓民叫得像殺豬似的悽慘,整個人彎成了蝦米狀。顧秋實這一系列動作很快,譚利民反應過來後急忙上前阻止。 “別打了。” 顧秋實便也順勢收了手:“別再跟我提曾經,這幾個姓魏的也別再像以前那樣使喚我。還有,姓譚的,你記得別再找我們母子的麻煩。否則,我還揍他。除了他還有魏啓華呢,我也沒有不打女人的規矩,把我逼急了,我連魏姝兒一起打。過去那些年,三妹在魏姝兒手底下吃了不少苦頭,這些我可都記着。” 魏啓民這會兒痛得爬不起來,譚利民也來不及細想兒子說了什麼,急忙上前去扶人。 院子裏一陣忙亂。顧秋實拎着菜刀慢悠悠回了廚房。 母子三人一直在門口偷瞧,譚大海原本要出去幫忙。見弟弟沒喫虧,這才收了想要衝出去的腳。 “二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是魏府的主子,你把人打了,不會有事吧?” 譚大海早就有些憋不住了。 剛纔娘就說了,那兄妹幾人是父親的兒女。說實話,他不太相信,但當時父親沒反駁,那幾位主子一樣的人也沒解釋一句。 他不信也得信。 但是這期間到底是怎麼回事,譚大海到現在還一頭霧水。想問吧?又怕觸及母親的傷心事,思來想去,只有問二弟。但兄弟倆別後多年重逢,一見面就說這些也不太合適,這會兒總算是找到了機會。 顧秋實也不隱瞞,將蔣氏乾的事兒說了,又着重強調了魏啓民兄妹倆虐待譚二和三冬的事。 譚大海知道兄妹倆在魏府很苦,只是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父親造成的,更不知道兄妹兩人伺候的那兩個主子居然也是父親的血脈。 他氣得眼睛血紅:“我們也是爹的兒女,他爲何就……” 爲何要把他們兄妹踩進泥裏去伺候那兩位? “他就不配做父親,反正我是不認他的。”顧秋實說話時手指翻飛,他幹活特別快,原本母子三人要包一個時辰的包子,因爲有他幫忙,半個時辰就幹完了。 鍋裏蒸着包子,味道越來越香。顧秋實看着外面天漸漸亮了,已經想找馬車往衙門趕。 譚母更是出言催促:“你先去衙門把正事辦了,要是嫌家裏煩,就去三妹那兒住幾天。那院子……本來也是你的。” “那是三妹的!”顧秋實語氣加重,“三妹受了這麼多年委屈,得一個院子做賠償本就是應該的。” 家裏誰也別想打那個院子的主意。 雖然譚大海看着不像那種人,但財帛動人心,三妹那個院子的價值,已經超過了這間食鋪。如果譚大海起了念頭想要霸佔,本也在情理之中。 “二弟不想去,那就不去,只是三妹一個人住,會不會有危險?”譚大海提議,“要不讓三妹搬回來?她今年都十五了,眼瞅着就要談婚論嫁,再不回來一家團聚,以後怕是沒有機會了。回家住一段,回頭成親了再搬過去……” 顧秋實聽到這裏,又見譚大海眉眼間坦蕩,便知他沒有想佔那個院子的意思。 “回頭我問一下三妹,看她願不願意回來,如果願意,一會兒我帶她一起來。” 譚大海聽到這話,先是歡喜,隨即順理成章地準備給三妹安排屋子。 這院子其實挺大,兄妹幾人各有各的房,只是這些年家裏少了譚二和三冬,又因爲做喫食生意要堆很多東西,兩個人的屋子都用來當了庫房。 騰也騰得出來,把那些東西搬到柴房,怕漏雨的話再把柴房修繕一下……只是如此一來,一家三口大概在這事上要忙活大半天。家裏生意做着,昨晚上就已經備好了今天要用的食材,今天肯定抽不出空,不然那些肉和菜都要爛掉。今兒下午少買食材,明兒歇一天,應該能騰出來。 “今天還是不要去接了,我們把屋子騰出來了再說。” 顧秋實隨口道:“那我一會兒順路先問一問她。” “今天先別去問。”譚大海煞有介事,“這家裏原本就應該有三妹的屋子。咱們房子還沒騰出來就先去問,三妹會以爲我們不想她回來。先把屋子騰了,牀鋪好,她回來就能睡,也顯得咱們是真心接人。” 顧秋實聽到這話,多瞅了譚大海一眼。 譚大海感受到他的眼神,忍不住問:“你那是什麼眼神?” “沒想到大哥看着粗糙,還挺細心。”顧秋實笑着道:“你把屋子騰了,我保證把三妹接回來。” 譚大海卻不太樂觀:“之前幺妹去過,說那邊還有好幾個下人伺候。即便三妹回來,多半也不習慣。” 顧秋實接話:“那幾個人是我找的。三妹這些年在府裏過得不好,一直都是她伺候別人,我怕她一個人住一個院子被人給盯上,這才特意找了幾個人陪着她。” 聞言,譚大海放鬆下來:“我是真心希望三妹能回來……當年我到底是不如你,本來被賣的應該是我纔對。” 當年譚利民也沒打算把長子賣掉,他想的是將兩個女兒送去。 後來譚二主動替下了幺妹,譚利民當時沒阻止……可能他那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讓兒子去伺候魏啓民,畢竟,對於大家公子來說,貼身伺候的丫鬟多數都會變成通房,譚利民應該也不想看見兄妹倆……送兒子過去就正正好。 幾人在廚房裏邊幹活邊商量,幺妹的房中衆人也在商量對策。 雖然這屋子已經很乾淨了,但蔣氏還是不願意住在這灰撲撲的地方。 “我們還是去住客棧吧,你幫我們找一間乾淨些的。譚二對我們恨之入骨,若是住在這裏,我們母自己人怕是連飯都不敢喫。不說譚二會不會往裏面放藥,只往裏面吐口水,那東西也沒法兒喫。” 譚利民嘆口氣:“是我連累你了。” “過去的事情別再提了。”蔣氏心裏清楚,她落到如今地步,並不能全怪譚利民。 事實上,如果她沒有虐待譚二兄妹二人,即便是她與譚利民之間暗地裏來往的事情鬧出來,她也不會落到如今地步。 畢竟,若不是譚二咋咋呼呼,魏府也想不到要滴血認親。 當然了,她這會兒沒說是自己的錯,譚利民對他們母子幾人越是愧疚,就越是會真心幫助幾人。 魏啓民出聲:“我想進內城一趟。” 他打算去賺點銀子,如果賺不到,趁着這魏府公子的名頭還能用,趕緊去找相熟的那些人借點銀子過來……他死賴着不還,魏府那邊丟不起這個人,絕對會幫他還。 蔣氏沒有阻攔。 無論兒子去做什麼,他們母子的處境都不會比現在更糟。關於她的所作所爲,關於兄妹幾人的身世,這些樁樁件件傳開不過是時間問題。 魏姝兒接話:“哥,我不要住在這院子裏,好臭啊!” 其實一點都不臭,賣喫食的地方怎麼能臭? 只是她習慣了乾淨,覺得這院子裏哪兒哪兒都髒,真的是走路都怕髒了鞋底。 “讓我住在這兒,還不如讓我去死!還有,我都有丫鬟伺候,要不然,我頭髮沒髮梳,衣裙都穿不利落,到時像什麼話?” 蔣氏期待的目光落到了譚利民身上。 譚利民對上她的眼,心裏沉甸甸的。他手頭原本有三十多兩銀子,是家裏這麼多年來的所有積蓄。只是最近這段時間,譚母老是找藉口問他要銀,他給出去了七八兩,剩下的那些,昨天晚上全部給了二子讓其去請馬車。 結果只請了一架馬車,銀子也再看不着了。 如今譚利民能找到的,就是落在家裏的那些銅板了。 真安排這幾個人去住客棧……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湊出一天的房費。 第619章 賣身爲奴 十八 譚利民不打算送這幾個人去住客棧。 他們也沒有跟人同住一屋的習慣, 真去了客棧裏,還是各自住一間房,譚利民即便是從兒子那裏把那些銀子討回來了, 也壓根兒供不起幾天。 這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說母子幾人還有翻身的機會,譚利民咬牙供一供也就過去了,可問題是,魏府不可能再接納他們, 蔣府那邊希望也不大。 譚利民想到這裏,心裏很是歉疚,蔣氏如果不是因爲和他暗地裏來往, 也不會落到如今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