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695節 作者:未知 聽着身邊人喋喋不休,趙氏漸漸回過神,她長長吐出一口氣,面色也緩了過來。 “阿知在這件事情上沒有騙我。我是他娘,我能看出來他有沒有撒謊。” 顧父一開始認爲兒子不可能打人,後來勸說趙氏時,想到周知乾的那些混賬事,又覺得有這可能。兔子被逼急了還要咬人呢。 “那也是周知太過分,他活該被打。” 趙氏眼淚汪汪:“那也是你看着長大的孩子,你……” “是你教的,沒教好。”顧父不客氣,“你覺得我說得不對,不愛聽我說話。回頭你收拾行李走吧,我不攔着你。” 趙氏:“……” 人到中年,她離開了顧家,又上哪兒去找一個婆家? 別看顧父做得是小生意,平時又早出晚歸,大多數時候都在忙忙忙,其實他這個鋪子挺賺錢。 趙氏從來就沒有想過再嫁,此時見顧父不像是開玩笑,滿心惶惶然:“不!我不走。” 顧父就知道她不會走,立即道:“既然不走,以後別再管周知的事,再讓我發現,我絕不留你。” 第664章 如玉公子 十三 趙氏不想離開顧家。 但是, 讓她不管大兒子的死活,她也做不到。正如她不能出錢給兒子治病就找旁人幫忙一般這會兒他也想說服顧父。 “阿知是你看着長大的孩子,不能算我一個人教……” 顧父強調:“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幫你教兒子, 當初我娶的是你。談婚事時媒人說孩子是跟了他爹,你很賢惠,嫁過來會好好幫我照顧孩子。所以我也承諾會照顧好你。但是,你纔過來幾天就把周知接了來, 一開始我有沒有讓你把孩子送回去?” 他確實說過這話,趙氏當時也送了 ,不過是把孩子送去了趙家。孩子在外祖父家裏, 怎麼可能長住? 沒多久, 因爲跟鄰居家孩子打架,他額頭被打破了,需要人照顧, 於是又重新搬到了顧家住。 顧父平時太忙了,知道這件事情後心裏很是不滿。不過, 他沒有時間照顧兒子, 這人心都是肉長的, 又說真心換真心,如果他對周知太過刻薄,不讓趙氏照顧親生兒子, 卻又非要讓趙氏對他生的兒子視如己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在顧父看來,如果冷漠到連親生兒子的死活都不管的人,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也不能指望她有多好的心思。 周知在家住了下來, 一住就是幾個月,額頭上的傷養到毫無痕跡, 顧父再次提了把孩子送走的事,並且強調孩子就該給孩子的親爹養着,親戚只能照應一二,不可能長期照顧。 趙氏聽話,把孩子送回了周家。不過前兩天周知就哭着回來了,說是父親頭一日出門,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都還沒回來,他已經餓了一個日夜,糧食都吃了幾把,險些沒噎死。 孩子餓了,當然是要把人留下來喫飯,喫完後,孩子就困得睡着了。 周知又一次留了下來。 而這個時候,趙氏已經有了身孕。 顧父這麼快娶妻,只是想找個人回來幫忙照顧兒子。並沒打算再生其他孩子,但這孩子都有了,他也不可能逼着趙氏落胎……原先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真正再娶之後,有些事情就不由他了。比如這生孩子的事,落胎傷身,他如果不讓趙氏生孩子,那就只剩下滿心的算計。他不是那麼缺德的人。 此時他又不得不退讓,趙氏都要給他生孩子了,只是放不下前頭生的孩子要留在身邊照顧而已,他又不是養不起,哪兒好意思把人送走? 再有,趙氏也再三保證,留下週知也好,再生孩子也罷,她都會以顧秋實爲先。 話說到這個份上,顧父妥協了。 那之後的幾年,顧父見兒子確實長得挺壯,加上家裏多了幾張嘴,他得趕緊多賺錢,比以前更忙了,暫時就沒顧上。事實上,在兒子被京城的人接走時,他都一直認爲自己把兒子照顧得挺好。 現在才知,兒子在那幾年裏到底受了多少委屈。 想到這些,顧父都有了休妻的想法,也就是看在小兒子的份上,才留下了趙氏。 “我當年就不該再娶,或者,我該狠絕一些,自從你過門,我一步步退讓,處處爲你考慮。可你是怎麼對我的?” 趙氏張了張口:“我沒有苛待秋實 ,至於母子親近……那時候阿知還小,他不懂事,故意以此炫耀……” “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顧父煩躁不已,一揮手道:“不要再說了。越說我這火氣越大,反正我已經把話說清楚了。周知那邊的事情,你不許再插手!” 趙氏的眼淚滾滾而落。 “那是從我身上掉下去的肉呀,讓你不管秋實的死活,你做得到嗎?” “人一輩子都在權衡利弊,你要是覺得周知比較重要,我不攔着你。”顧父說完,率先走在了前面。 趙氏看他鐵了心,怎麼勸都不肯如自己的意……她做不到不管兒子,尤其這會兒子的腿斷了,要花費不少銀子才能治好,身邊還得有人照顧。 她站在原地,看着顧父背影走遠,心裏開始回想過往種種。 說實話,顧父是個挺心善的人,又老實厚道。哪怕她做錯了事,他也不會過多苛責。 她可以先不回去,反正秋天大了,能自己照顧自己。等到三個月後,阿知的腿好了,她再回去求顧父原諒……顧秋實好像在準備啓程回京,等他一走,再沒有人挑撥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到時她哭得可憐一些,再讓秋天在旁邊幫着懇求,顧父很看重兒子,大兒子走了,只剩下小的,他不會不在乎秋天的想法。 想來,她回家的事應該不難。 剛好趁着這段時間,也讓姓顧的知道一下家裏沒有女人的艱難。 說不準,顧秋實一走,他還會來求她回家。 顧父就發現,趙氏先是停下,站了一會兒後,轉身從另一個街口離開了。 他站在原地,看着趙氏的背影消失,嘆了一口氣。 趙氏有感覺到顧父在看自己,她心下有些得意,就知道夫妻這麼多年,姓顧的不可能對她一點感情都沒有,這肯定是捨不得她。 她對於自己三個月後回顧家的事兒又多了幾分信心,一刻也不耽擱,直接趕去了醫館。 大夫正在和周知爭執,周知想要先回家,回頭把藥費送來。但是大夫不願意……不是他不善良,他是大夫,好像在所有人的認知中,大夫就該醫者仁心,他也經常賒欠藥材給旁人,遇上那家境困難的,診費就直接免了。 但是周家人是出了名的無賴,雖然姓周的沒了,周知在鎮上的口碑還行,但有周全富那樣一個爹……周知賴賬也是很正常的事。 說的冷血點,這腿斷了又不會死人,沒銀子就不要治啊。又不想斷腿,又不想出錢……大夫又不是周知的誰,他也不是冤大頭,憑什麼又貼藥材又出力氣還分文不取? 大夫的意思很明顯,賒欠可以,至少要付一半的賬才能走。 周知強調:“我不會欠你的,只是需要你寬限幾日,我還要來換藥呢,下一次換藥之前把今天的賬付上,這總行了吧?” 算起來不過就是四五天的時間,周知自認爲這不算過分。 但是大夫就是不願意。 大夫也是見識多了,治了半輩子的病,有些人在家裏出事時話說得特別好聽,什麼收了糧食就來還,最後都是放屁。找上門去,只說沒錢……病救人時求着他,反過來後,大夫恨不能給他們跪下了也拿不到錢,一問就是沒有,有時候還沒開口,欠債的先開始訴苦了。遇上這種,也只能自認倒黴。 論起來,當初周全富就賴過賬,只是銀子不多,日子也久,大夫懶得提了而已。 周知知道母親這些年攢了些私房,看到母親去而復返,眼睛一亮:“娘,你快來幫我把這一兩多藥錢付了,大夫好像我要賴賬似的,說話那叫一個難聽。” 趙氏又不是沒錢,她來這裏就是爲了給兒子治腿的,付錢要是不夠爽快,可能真的會被大夫諷刺幾句,別的不說,就換藥的時候下點重手,喫虧的也是自家人啊。 “我給我給,今天是多少?” 大夫面色緩和下來,他就知道,這藥纔剛剛包上,只要自己堅持不讓人走,就一定能拿到藥錢。不然,真的放了這人離開,以後就不太好說了。 收了藥錢,大夫態度大變,不光主動搭把手將周知擡上馬車,彷彿剛纔的不愉快沒有發生,分別是很耐心的囑咐回家後要怎麼照顧這兩條傷腿。 * 顧父看着趙氏背影消失,心裏特別難受,眼圈也紅了。 他想要去找大兒子,但又想到家裏的小兒子沒飯喫,於是先回了家:“秋天,走,我們去找你大哥喫酒樓。” 這外頭的飯菜,哪怕只是一個小攤,也絕對要手藝過硬才能賺到錢,更別提鎮上最大的酒了,那裏面的大廚據說是師傳名家……飯菜色香味俱全,但是價錢特別高,一般人捨不得喫。顧秋天長到這麼大,還沒嘗過酒樓的飯菜呢。 他其實早就想去了,私底下也跟父親商量過,只是剛一開口就被罵了回來。當然了,他從小被罵到大都習慣了,被罵了也不在乎。這會兒聽到父親的話,頓時眼睛一亮,喜道:“真的?走走走!” 走了兩步又回頭,“我要去換上新做的長衫,穿太差了,會給大哥丟人。” 顧父看着小兒子活潑的模樣,壓抑的心情好轉了不少。 父子兩人回到酒樓,顧秋實已經用完膳,看見沒心沒肺的顧秋天和一看就快要碎掉了的顧父,他重新下樓。 “爹,要喝酒麼?” 顧父點點頭。 顧秋天餓了,但他和大哥不熟,不好意思開口討要,急得扯父親袖子。 見狀,顧秋實主動道:“要一盤紅燒肉,再來幾個下酒菜,並三個饅頭。” 這酒樓的饅頭味道很好,個頭又大,胃口一般的人,一個饅頭就頂飽。 顧秋天咧嘴一笑:“謝謝大哥。” 很快,飯菜上桌,顧父當着小兒子的面,不想說趙氏的不是,端着酒杯喝悶酒。不過,他這些年一直都很忙,很少有人喝酒,一般三杯就倒,這會兒也不敢貪杯,兩杯過後,拒絕夥計送酒,嘆口氣道:“我和你趙姨分開了。” 顧秋天正在埋頭啃紅燒肉,聽到這話,猛然擡頭。他還包着一大口喫的,跟個倉鼠似的,確定父親沒有開玩笑後,眼淚將落未落。 最近爹孃經常吵架,顧秋天恰逢這段時間被留在家中,同一個院子住着,他又不是瞎子聾子,怎麼可能發現不了? 父親生母親的氣了。 即便母親處處討好,好像也沒得父親的原諒。 顧父不看小兒子的神情,自顧自解釋:“周知腿受傷了,她想要出錢出力,但因爲我之前囑咐過,如果她管周知的事,那就隨他去。反正周知是她兒子,本來也該給她養老。她怕我生氣了攆她出門,剛纔還跑到這裏來想訛詐你,我把她拖走,回去的路上……她確定要選擇周知,所以,以後我們不再是夫妻。” 顧秋實沒想到二人會因此分開,不過細想想,也不是無跡可循。趙氏養了他們三個孩子,但心裏最在乎的還是周知。 趙氏在自己有兩個親生兒子的情形下,無論面上對顧秋實多和善,也不會將他當做親生兒子。要不然,小時候也不會故意與周知親近來打壓他。秋天有親爹護着,又十多歲了,哪怕趙氏不管,秋天也不會喫什麼苦頭。 在趙氏心裏,沒有比長子更苦命的人了。 顧秋天確定父親不是開玩笑後,他眼淚滾了下來,但也沒法勸,他低下頭,惡狠狠又啃了幾口肉。 顧秋實看着他的動作,道:“爹,說句不好聽的,你們倆是不是夫妻,也不是口頭上說了就算的。我記得你們倆好像有婚書?” 他們是半路夫妻,當初顧父沒想過再娶後生孩子,但又想給未來妻子一份保證會照顧她下半生的誠意,於是在成親時主動去城裏的衙門中放了一份婚書。 他那時想法簡單,所有人都說趙氏是個好的,他以爲趙氏在沒了後顧之憂後就會一心與他過日子,好好照顧兒子。 當然了,因爲這事,顧父又被人罵了一場,說他那麼快就忘記了亡妻。但他不在乎,妻子已經不在,他要照顧好父子二人,旁人的幾句言語,並不能改變他的決定。 顧父經兒子提醒,纔想起來這一茬:“那我寫一封休書給她……”話說到這裏,聽到旁邊的小兒子喫着紅燒肉還啜泣出聲,轉而嘆口氣道:“夫妻一場,還是寫和離書吧,大家好聚好散。” 顧秋天擡頭:“爹,我要和你一起去。” 顧父啞然。 * 一大早,趙氏正在給兒子熬骨頭湯,開門看到顧父,她心頭愈發得意,以爲這父子兩人是無人照顧來接她回家……她決定無論父子倆怎麼勸,她都三個月再回。一來是周知這邊確實需要人照顧,交給廖氏她不放心,二來,也讓父子倆知道一下她的重要。 她到了周家院子裏後,發覺這裏處處都很亂,從進門起她就一直都在忙,昨兒深夜才睡,今兒天矇矇亮就去肉攤上搶肉,還不知道父子倆晚飯在酒樓解決,今兒的早飯也是在外頭買的麪湯,並沒有遭受到生活的磋磨。 “怎麼,後悔了?遲了?姓顧的,昨天是你說一拍兩散的,說話的時候那麼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