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3 章
到了宣妃宮殿發現宣妃用過午膳又繼續躺在牀上挺屍。
雲柔挪逾:“昨個兒是誰說要打獵的,總不會是在牀上打獵吧?”
宣妃抱着被子翻了個身,毫不在意被人調侃,她道:“雖然我不喜歡皇上,也不得不承認他有句話說的是對的,老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過是二分地就要了她的老命,想想皇上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就頭皮發麻。與種地的百姓比起來,放牧、擠牛奶根本就是小兒科。
轉過身來她好奇的打量雲柔,眼中帶着驚奇,“你都不累的嗎?”
據她所知,被皇上恩准休息的幾個妃嬪全都窩在屋裏休息,她看雲柔怎麼一點事都沒有。
不對勁,很不對勁。
雲柔找了把椅子坐下,她雙手十指交疊在一起,“還好吧。”
累當然是累的,因爲事先知情她這次特意帶了些藥材過來,昨晚上泡了藥浴,今天上午又休息一上午,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
“那藥方子我不是給了你一份,你沒用?”出宮的時候她問過宣妃,宣妃還跟她討要過方子。就算宣妃手裏的藥材沒法跟她空間裏的比,也不應該是這般有氣無力的樣子。
宣妃往牀上一攤,有氣無力,“用了,怎麼沒用,可我就是好累不想起。”
若不是用了那方子,她覺得自己現在連跟雲柔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看宣妃半睡半醒的樣子云柔就知道今天下午的打獵沒戲了,她站起來,“姐姐繼續休息吧,我也會去了。”
宣妃擺擺手,她跟雲柔很熟,也沒有客套的非要起來送人。
皇莊她不熟,又有衆多大臣在,雲柔也沒有亂走,從宣妃處直接回了自己的住處。
帶着有些無聊,她招來柳嬤嬤,跟柳嬤嬤打聽起那拉貴人的事情。
她道:“我看佟貴妃不像是會胡說八道的樣子,烏嬪看着也不像會害人的,嬤嬤可知道具體怎麼回事?”
柳嬤嬤是皇上的人當着柳嬤嬤的面她肯定不會說烏嬪如何,她臉上的表現似乎真的是因爲無聊而好奇的樣子。
這件事在後宮不是什麼祕密,柳嬤嬤也沒瞞着她。在柳嬤嬤嘴裏,這又是一個版本。
就像佟貴妃說的,那拉貴人出身、長相出衆,入宮就得了皇上喜愛。當時孝昭皇后還在,孝懿皇后還只是貴妃,那拉氏就分在承乾宮。
承乾宮的主位是孝懿皇后佟佳氏,烏雅氏剛剛爬牀成功,皇上正新鮮。那拉氏畢竟是滿洲大族所出,她長得又漂亮,尤其是眼睛最得皇上喜歡。
後宮妃子多,皇上去後宮的次數有限,分給這些小妃嬪的時間就更少。那拉氏受寵最先分薄的就是烏雅氏得寵的時間。
“兩個人受寵時間差不多,肚子也爭氣,先後有孕。這本是好事。”
爭寵、懷孕、生子,兩個人就像是較上了勁兒一般。這頭那拉氏生了兒子,轉身烏雅氏也跟着發動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皇上連着添了兩個皇阿哥,高興的跟什麼似的,宮裏到處都透着喜氣。
柳嬤嬤嘆息,“按照規矩兩個人都沒資格養育皇阿哥,她們的兒子理應交給一宮主位也就是孝懿皇后來養。變故也就發生在這裏。那拉貴人的兒子眼看着就要滿月抱到主殿卻意外的夭折了。”
“照顧小阿哥的嬤嬤貪嘴吃了不該喫的,導致小阿哥意外夭折,皇上處罰了奶嬤嬤,可那拉貴人不相信這個事實,她一口咬定小阿哥是被人害死的。”
那拉氏一口咬定人是烏雅氏害死的,原因就是她看到烏雅氏又哭又笑,嘴裏還咒罵着什麼。
那時候的那拉貴人已經到了瘋魔的程度,整天陰惻惻的看着烏雅氏。承乾宮人人自危,生怕那拉貴人幹出什麼事兒來。
那拉貴人痛失愛子,皇上沒辦法,他總不能讓人像看管犯人一樣看管那拉貴人,那樣太殘忍。
於是他急匆匆給烏雅氏遷了宮殿,搬去永和宮。
讓兩人分開,這是皇上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雲柔若有所思,也難怪那拉貴人會懷疑,據她所知照顧小阿哥的奶嬤嬤都是從內務府千挑萬選出來的,這些嬤嬤不知道經過多少篩選,又怎麼會明知故犯去貪嘴呢?
這些奶嬤嬤從跟在皇阿哥身邊的那一刻起,禍福都跟小阿哥緊緊綁子一起,只要有小阿哥好她們才能好。小阿哥出了事兒她們也會跟着被責罰,更別說因爲貪嘴害死小阿哥。
這樣的人,只怕皇上能誅她全族。
除非有什麼比全族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不然沒人會那麼蠢。
雲柔跟那拉貴人一樣,都傾向於奶嬤嬤就是故意的,是有人要害小阿哥。
“那後來呢?小那拉貴人又是怎麼回事?”
柳嬤嬤微怔,沒想到娘娘連這個都知道。她組織下語言說道:“小那拉貴人跟那拉貴人祖上同宗,兩人同時入宮關係還算不錯。”
尤其那拉貴人失去兒子那段時間,小那拉貴人京城來安慰她。那拉貴人自己都說若沒有小那拉貴人她一定走不出來。
“在這皇宮從來都是利益至上,哪有什麼姐妹情深,兩人同爲貴人,受寵程度完全不同。沒兩年那拉貴人又生下胤穳阿哥。”
“這那拉貴人也是倒黴,胤穳阿哥被她護的跟什麼似的,小心照看還是沒能活過週歲。恰好那時候烏嬪生了六阿哥,她覺得是六阿哥剋死了小阿哥。又是一番吵鬧。”
一次可以當成是痛失愛子難以接受,次數多了皇上也厭煩。這次皇上怒了,就把那拉貴人訓斥一頓給禁了足。
“那爲何佟貴妃卻說胤穳阿哥是小那拉氏害死的?”以佟貴妃的性格,沒有證據她不會說的如此篤定,只會似是而非。
“那是後來皇上查出來的。不,其實也不能說是皇上查出來的,是小那拉貴人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自盡了,她自盡之前留了遺書交代了一切。”
小那拉氏貴人吊死了,臨死前她曾跟那拉貴人見過面,沒人知道兩人說了什麼,只知道回來小那拉貴人就自盡了。
然後,
然後,那拉貴人徹底沉靜下來。直到康熙二十四年。
誰也沒想到納喇氏會這麼惡毒,也不知她用了什麼法子把六阿哥騙出永和宮,溺死在池塘裏。
六阿哥胤祚是烏嬪所出第二個皇阿哥,也是她當做眼珠子疼的兒子。
雲柔張大嘴巴,“怎麼會?”
“是啊,別說娘娘,皇上發現這件事的時候也難以置信。”
或許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沒等皇上有所動作,那拉貴人就一把火把自己給燒死了。臨死前她讓人給已經是皇貴妃的孝懿皇后留了封信。
她們這才知道,她一直都沒有忘記兒子的死,她堅持自己的兩個兒子,包括小那拉貴人都是烏嬪害死的。所以,她也要烏嬪嚐嚐失去愛子的滋味。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對外皇上一直說六阿哥的死是意外,那拉貴人亦如是。”
雲柔不解,“既然有那拉貴人的書信,烏嬪怎麼?”
她想說烏嬪怎麼一點事兒沒有,還一路飛昇直接坐上了妃位掌管了宮權。
“那是因爲太醫早在這之前給那拉貴人診斷出她有癔症。”
所有人都知道她有癔症,又怎麼會相信她說的話。就連皇上最後都因爲那拉貴人的事情遷怒整個那拉家。
說完那拉貴人的故事柳嬤嬤口幹舌燥,她喝了口茶,鄭重道:“那拉貴人的事情在宮裏是禁忌,娘娘您心裏有數就好,千萬別到處說,免得着了皇上的忌諱。”
佟貴妃無寵所以她不怕,娘娘可不一樣。
柳嬤嬤是真心爲了雲柔着想,她不希望雲柔因爲這件事被皇上冷落。
雲柔輕笑:“嬤嬤放心,我知道輕重。若不是偶然聽到佟貴妃娘娘提起這麼個人,我又恰好閒着沒事,我纔不會打聽她呢。”
那拉貴人過世的時候她還是個奶娃娃,那拉貴人如何,跟她沒關係。
纔怪。
她直覺這件事那拉貴人是對的,很大可能人就是烏嬪害死的,只不過烏嬪僞裝的好,又掃乾淨了尾巴,所以,纔沒有暴露。
雲宛死了,原本她打算下一個對方郭嬪,只是現在她改變主意了。
那拉貴人的死絕對沒這麼簡單,她直覺很準,若是把這件事重新扒出來絕對能讓烏嬪喫不了兜着走。
不行,她應該讓人找一找,她不信當年的知情人都死光了。
烏嬪就像是一條毒蛇,整天躲在暗處盯着她,稍有不慎她就容易被咬一口。偏偏她做事情隱祕,她想要打蛇卻找不到七寸。
也是這時候雲柔忽然發現,她想要找人辦事卻無從找起。
整個永壽宮除了她帶來的四大丫頭全部都是皇上安排的人。柳嬤嬤是皇上的人,小樑子是梁公公的乾兒子,也是皇上的人。用到人的時候,她覺得這樣挺好;現在需要用人,她才發現沒人能用。
怪不得那些後妃拿到權利之後都喜歡安插自己人呢,有些事兒還是自己人做起來方便。
春燕、夏柳、秋葉、冬寒這四個她帶來的丫頭倒是忠心,只是她們入宮時間尚短,又是這種禁忌時間,很容易讓人抓住把柄。
手指輕輕敲打着椅子,她愣是沒想出對策。
算了,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會有辦法的。
想不通雲柔也不爲難自己,看着天色不那麼熱,雲柔讓人準備了弓箭,宣妃不去打獵,她自己去。
她看那山頭不小,說不定還能挖到野菜。
山珍海味喫久了,喫點野菜正好解解油膩。
國家政事繁忙,皇上只在皇莊呆了三天就打算回去。這三天每個人都叫苦不迭,那些大臣瘦了一圈都不止。
後妃們也個個都裝起了鵪鶉,老實的不行,生怕皇上煩了她們又讓她們來種地。
這次皇莊之行,雲柔、宣妃和佟貴妃得到的賞賜最多,惠妃和榮妃次之,其他的也就郭嬪和烏嬪得了誇獎被皇上解除了禁足。
佟貴妃的馬車上,教養嬤嬤憤憤不平,“娘娘,雲淑妃也太沒用,您給她送了那麼大一個把柄,她都沒把烏嬪給弄下去。”
原來佟貴妃說那番話也沒安什麼好心,她是想借雲淑妃的手處置烏嬪。
佟貴妃毫不在意,“嬤嬤莫要小看任何人,雲淑妃年紀輕不代表她傻,何況她身邊還有個柳嬤嬤。烏嬪的心機你我是見識過的,雲淑妃……”她頓了一下說道,“我早就說過,咱們跟她沒有利益衝突,井水不犯河水就好。”
那次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試探,雲淑妃若傻,她不介意利用一下。雲淑妃若不上當也沒什麼,宮裏都知道她跟烏嬪不對付,背後說烏嬪壞話在正常不過。
只要她不承認,誰也拿她沒轍。
“你們都給本宮老實點,別去招惹她。”佟貴妃警告道。
她對雲淑妃得不得寵不在意,她入宮除了家族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給姐姐報仇。若雲淑妃真的能弄死烏嬪,了了她的夙願,別說做貴妃,就是皇貴妃、皇后給她做又何妨?
嬤嬤點頭,隨後她又有些惋惜,“多好的機會啊,怎麼又叫烏嬪起來了呢。”
這嬤嬤是之前伺候孝懿皇后的,孝懿皇后過世後就把她給了佟貴妃。她跟佟貴妃一樣都恨不得烏雅氏去死。
烏嬪被禁足,最高興的莫過於她,這纔多久皇上就把人放出來。想想嬤嬤還是有些不甘心。
佟貴妃漫不經心的擺弄着指甲套,她輕笑:“嬤嬤你錯了,皇上雖然把人放出來了卻沒有恢復她們的份位。烏嬪與郭嬪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這麼多年都是別人給她們行禮問安,現在輪到她給別人行禮,你說她們會如何?”
兩人肯定是受不了的。
不想給別人行禮只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升份位。
如今四妃已滿,她們想上來就得拉一個人下去。
皇上肯定不會動宣妃的,雲淑妃看樣子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動。剩下的就是惠妃和榮妃。
這兩人能在後宮這麼多年屹立不倒,又豈是那麼好對付的。
明眼見的,郭嬪跟雲淑妃不合,若是她們在得罪惠榮二妃中的一個?
兩人於雲淑妃聯合起來……
“這後宮啊,又該熱鬧起來了。”
佟貴妃說的沒錯,後宮確實熱鬧起來了。
烏嬪與郭嬪解除禁足沒幾日就到了請安的日子,這一次請安可跟上次不一樣,上次承乾宮只是個聚集點,衆人呆的時間不長,這一次她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承乾宮。
請安這日雲柔特意起了個大早,她眼中躍躍欲試,上次看兩人給她行禮不過癮,今天她可要早早過去。
走到門口就碰到宣妃,宣妃笑道:“我就知道你今兒必定早起。”
後妃去請安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身份越尊貴去的時間越晚,像她之前都是掐着點去點個卯。
她身份在那裏擺着,沒人敢把她怎麼樣。
雲柔也笑:“還是姐姐瞭解我。我這個人心眼小,別人得罪過我,有機會我怎能不報答。”
“你說打打殺殺什麼意思,還是這樣好。明明看不慣我卻又不得不看我臉色行事。你說她們得多憋屈?”
只可惜永和宮屬於東六宮,不然她還是很願意拿捏一番烏嬪的。
除去御膳房,皇上還把西六宮後妃的冰炭份例都交給她管。只要她想,不需要多說,一個眼神翊坤宮就能苦不堪言。
比如,翊坤宮缺冰了,示意內務府晚送一會兒,等等。
當然,雲柔是不會在這種能讓人詬病的地方動手腳的。現在她只需要保持微笑的看着郭嬪和烏嬪行禮,就夠兩人受的了。
腦海中想象着那個畫面,宣妃也笑了,“妹妹真是個妙人,我只恨沒有早一點遇到妹妹。”
若是早一點遇到,她也不會沉悶這麼久。
“現在也不晚啊。”
宣妃生於康熙初年,如今也不過三十多歲。不管是那本書還是在五福晉的記憶裏,宣妃都是很長壽的一個人,她至少活了七十歲。
三十到七十中間還有四十多年,足夠她們一起玩耍的。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後宮中人對看到宣妃和雲淑妃一起已經見怪不怪,誰讓雲淑妃長的好看又對了宣妃的胃口呢。
烏嬪與郭嬪被降,兩人前進一個座位,坐在了原來德妃與榮妃的位子上。她們對面有兩個空出來的座位,那是惠妃和榮妃的。
兩人來的是真早,不只郭嬪和烏嬪還沒到,其他幾個嬪也還沒來。側殿的庶妃、貴人們面面相覷不知兩人又想做什麼,唯恐被殃及,一個個站在後面不敢說話。
宣妃也不管她們,只拉着雲柔說笑。
沒一會兒烏嬪和郭嬪就來了,兩人一進屋就對上雲柔似笑非笑的眼神。兩人呼吸一滯,隨後走了過來,“嬪妾給宣妃娘娘、雲淑妃娘娘請安。”
自上次這般稱呼雲柔二人沒有反駁後,兩人一直是這樣請安。
雲柔道:“二位倒是有緣,一個東六宮一個西六宮,居然能同時到來。”這倆人又不像她跟宣妃住得近,能走到一起可不是‘緣分’。
烏嬪保持着半蹲的姿勢,面不改色。“確實是有緣,嬪妾也沒想到會在承乾宮門口遇到郭嬪。”
兩人爲何這般巧只有她們最清楚,烏嬪可不願意被雲淑妃看了笑話。她半蹲的姿勢標準,面上帶着笑,任誰也不會知道她此時心裏是如何咒罵雲淑妃的。
早知今日,她當初就不應該爲了所謂‘賢惠’的名聲放過雲柔。只要她說雲柔禮儀不標準,誰能說她錯了?
可惜,一切都晚了,如今換成對付用身份壓她。
雲柔好似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二位既然來了快坐下吧。”她像是纔看到跟在郭嬪身後的宜貴人,忽然說道,“本宮記得皇上封了郭絡羅貴人爲宜嬪,宜嬪有封號,那這座位……”
豈不是應該坐在郭嬪前面。
當初惠宜德榮,宜妃在前。如今兩人被降份位也應該是按照這個規矩郭嬪坐在烏嬪前面。
而宜貴人因爲之前郭嬪一直在禁足,她也跟着被禁足翊坤宮沒有出來過。現在被雲柔一說,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去看宜貴人和郭嬪。
郭嬪臉色難看,宜貴人下意識的抖了抖,她趕緊站出來說道:“稟雲淑妃娘娘,皇上只是讓卑妾享受嬪位的待遇,並沒有正式冊封,是以卑妾並不能算是嬪主。”
雲柔‘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是本宮錯了。”
等郭嬪和烏嬪坐下,宣妃湊到她耳邊,“小壞蛋你故意的。”
她可是看見了,那一瞬間郭嬪生吃了宜貴人的心都有了。雲柔這句話就是一根刺深深的紮在郭嬪的心裏,不拔出來能疼死的那種。
雲柔聳肩,在她眼裏郭絡羅姐妹就沒一個好的。她可沒忘記自己剛入宮的時候宜貴人仗着郭嬪是怎麼耀武揚威不把她放在眼裏的。
如今她不過是以牙還牙而已。
郭嬪如何,關她什麼事兒。
那邊宜貴人本想一如往常坐在郭嬪後面,卻被郭嬪阻止。郭嬪陰陽怪氣,“你現在可是皇上親口說的享受嬪位待遇,又怎麼能繼續坐在本宮身後。你應該坐在通貴人她們那邊纔對。”
成貴人和通貴人跟宜貴人的待遇是一樣的,她們都有單獨的繡墩坐着,不用站着。兩人的位子就在烏嬪下面。
宜貴人咬咬牙,她小聲說道:“娘娘您應該知道這是雲淑妃的挑撥離間之計,若您生氣那纔是上了她的當。”
她深知只要自己還在翊坤宮一天,翊坤宮的主位依舊是郭嬪,她就不能大意,就必須伏低做小,不然郭嬪想要對方她太容易。
郭嬪輕哼,她怎麼能不知道呢,她只是咽不下這口氣而已。
別以爲她不知道,自從皇上下了那道口諭,她這個好姐姐揹着她乾的好事。既然她不是真心對自己尊敬,自己又何必給她臉面?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萬黼阿哥,說法不一,有說是通嬪那拉氏所生。查到的資料又說通嬪是康熙三年出生,她是包衣,入宮時間爲康熙十六年。而萬黼阿哥是康熙十四年所出,很明顯不是她的兒子。
本文因爲劇情需要改了時間線,萬黼阿哥出生於康熙十七年與四阿哥胤禛同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