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大福珠寶
“明天爲何休業了啊?”
“對啊,明天可是市集,人多着呢,肉鋪生意不顧啦?”
林大福一邊用草繩捆住一條豬肉遞給顧客,然後接過銀錢,扔在一旁的盒子裏,一邊揚聲道:“生意哪裏有兒女重要啊!”
“這不是馬上要科舉考試了,得和孩子們一起去青州,方便照顧他們!”
衆人聽他這麼一說,也都瞭然了。
又有人問道:“那要休幾天啊?”
林大福算了算日子:“沒幾天,也就七八天的功夫。”
圍站在攤位前後左右的鄉親們聽了後不禁咂舌,直言道:“哎呦,老林,休得可夠久的!”
“不過……這也說明老林家底雄厚啊,說關鋪子就關鋪子。”
“這位兄臺說得可太對了,這何止是家底雄厚啊,簡直就是腰纏萬貫!在場的諸位誰能把自家的買賣停個七八天的?”
衆人紛紛搖頭:“上次下暴雨,我家鋪子就沒開一天,一天沒進項,我這心都跟着疼。”
有些人話裏有話,但和林大福比較熟識的人看不過去了,便開口反駁道:“瞧瞧你們這酸的!”
“人家林大哥是爲了孩子,參加科舉考試這是天大的事情,不然誰會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休業啊!”
“有些人就是不會說話!”
“就是就是,林大哥你別他們胡說八道,照顧孩子纔是要緊事!”
林大福黝黑的臉上揚起憨憨的笑意:“那當然了,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那三個寶貝兒女從小被我寵到大的!”
“不過,大哥,話說回來了,鋪子關了那麼多天也不是個事啊,不妨讓嫂子看着,左右店裏的小學徒也會殺豬賣肉!”
這會兒沒有顧客買肉了,林大福便放下刀,扯過一旁的抹布仔細擦了擦手,和這些鄉親聊起來。
他搖搖頭,嗓音洪亮,道:“一個人可殺不了豬,這活不容易幹!”
“所以想了想,還是讓福子休幾天,我和你嫂子一起和孩子們去青州,等到倆個孩子去了考場,我和娘子就去遊玩一番。”
聽男人這麼說,在場的這些老爺們的臉上紛紛揚起揶揄的壞笑。
“哎呦呦,兩口子都過了這麼多年了還沒膩歪啊?”
“提起這兩口子的事,你家肉鋪隔壁,那間胭脂鋪子的老闆聽說從如煙樓裏一下子贖回來倆個美人!”
“我也聽說了,他娘子天天跟他鬧!死活不讓那兩個女人進家門,這不這段時間連鋪子都沒開……”
衆人聽到這裏,不由得朝着一旁的鋪子看去。
果然如那人所說的那樣,胭脂鋪大門緊閉,只有在臺階上蹲着一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伯,賣着編筐和竹籃。
顯得冷冷清清……
林大福蹙了蹙眉頭,連忙吆喝着:“別光看着,都來買點豬肉回家,尤其是家裏有孩子要參加科舉的,讓孩子好好補一補。”
衆人聽聞此言,都收回目光了。
“老林啊,給我來一條肉啊……”
“也給我來一條,就那塊吧!”
買肉的功夫裏,也有人小聲嘀咕着:“這麼一對比,人家林大福就是精明!”
“從來不玩女人,還把娘子哄得開心,這家裏和和和睦睦,心情就好,生意還能不好嘍?”
“羨慕?林大福的娘子是潘氏,潘寶珠!”
“人家年輕的時候,可是我們這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美人,那個時候若不是潘寶珠家裏祖父祖母在她十四歲時接連去世。”
“潘寶珠也不至於連續守了六年的孝,一直到二十歲纔開始談婚論嫁!”
“那個時候林大福家裏特別窮,也不知怎麼地就把潘寶珠娶回家了!潘寶珠這個名字真沒白叫,寶珠寶珠,還真娶了個寶珠回家。”
“自從潘寶珠進了林家的門,林家肉鋪的生意是蒸蒸日上!沒幾年就混得比誰都好!光是看他家孩子穿的用的就能知道了。”
那人小聲說到這裏,拍了拍身邊人的肩膀,繼續低聲說着:“人家林大福不玩女人,回到家面對的是潘寶珠。”
“你呢,你不玩女人,回家面對的是黃臉婆!”
“……”
“人啊,知足吧,你若是羨慕林大福,也得有他的本事!”
“不然看多了,容易堵得慌……”
“……”
那人說完,從人羣裏擠進去,喊道:“老林,給我兩塊狀元肉,我家孩子吃了肉肯定能給我考個狀元回來。”
“好勒……”
……
今年是林清第一次下場。
之前被取消的那次縣試,對他來說,已經有過一次經驗了,所以準備起來得心應手。
可和葛老先生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葛老先生知道他們一家人明天就出發,準備去往青州,他上午在茶樓忙完,就獨自坐車來到了林家。
這段時日,有林嬌和林三這姐弟二人,有事沒事就往老頭家裏跑,每次去還不空着手。
不是帶點潘氏燉的大骨頭湯,豬尾巴,豬腳這些大補的喫食過來,就是買着外面的糕點過去。
短短一段時間,葛老先生整個人都變了模樣。
原本乾瘦的那張臉此時也有了一點肉感,頭髮和鬍子的髮質好了許多,就連穿在身上的長衫,都感覺適合了不少。
整個人簡直就是容光煥發,返老還童了。
又因爲自家這個關門女弟子實在是太優秀了,讓葛老先生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晴朗。
臉上的戾氣和彆扭如數散去,人看着都和藹可親了。
葛老先生到了林家所在的巷子口,揹着雙手,優哉遊哉的往林家走,他剛到院門口的時候,就聽見從庭院裏傳來郎朗的背書聲。
老頭滿意地笑起來,站在門口擡手敲了敲門板:“小丫頭……”
背書的聲音戛然而止,林嬌回眸看向門口,隨後靈動的眼眸裏染上笑意:“老師,您來啦!”
她連忙小跑着來到他的面前,攙扶住葛老先生。
葛老先生笑道:“你們明天不是要去青州麼,老夫過來瞧瞧有什麼能幫上忙的。”
林嬌笑了笑,輕聲迴應:“我還想着下午去您家裏呢。”
說完,她扯着嗓子朝堂屋的方向喊道:“爹,娘,老先生來了……”
話音落下,林清先從廂房裏走出來,手裏還捧着幾本書,院中的石桌上放的是兩盞茶杯,想來是兄妹兩人在溫書。
林清怔了怔,連忙規矩地行禮:“老先生,近來可好?”
葛老先生擺擺手:“好着呢,不用惦記。”
說話間,林大福和潘氏聽見女兒的喊聲後,連忙出來熱情相迎:“老先生,您怎麼自己就來了?”
“您派人送個信來,然後晚輩親自去接你啊!”
一旁的潘氏也跟着說道:“是啊老先生,您自己一個人來,多讓人擔心……”
葛老先生聽不得這種唸叨,聞言花白的眉毛扭成一團,岔開話題:“兩個孩子的東西都準備得怎麼樣了?”
潘氏率先開口道:“正準備着呢,老先生咱們到屋裏聊。”
“好!”
葛老先生走在前面,身邊有林嬌攙扶着他,後面跟着林大福夫妻和林清。
等到一行人進了堂屋,老先生看了看地上的東西,立刻說道:“小丫頭,去拿紙筆來。”
“好勒。”
林嬌手腳麻利,鑽到自己的房間裏,不一會兒就取來了紙筆,放在桌子上:“老師,拿來了。”
葛老先生點點頭,撩起袖子拿起毛筆沾了沾墨汁,在紙上寫着什麼。
他一邊寫一邊叮囑着林大福夫妻倆:“大福啊,一會兒你們就按照老夫給你們寫的東西準備。”
“記住了考試那天不要僱馬車,要把東西都裝在竹筐裏,怕水的要用油紙包住了。”
老頭說完,也寫完了。
放下手中的筆,拿起那張白紙吹了吹未乾的墨水,稍等片刻後,這纔將紙張遞給了林大福。
夫妻二人接過來,簡單的看了一眼,上面清楚的寫着去青州需要準備的東西,和注意事項。
潘氏笑了笑:“太感謝您了,中午在這兒喫飯吧!”
葛老先生一雙眼睛眯了眯,擺了擺手:“喫飯哪天都行,你們先去把東西準備出來。”
“老夫現在要給兩個孩子講一講他們在考場上需要注意的事情。”
林大福畢恭畢敬的彎腰感謝道:“讓您老費心了。”
“應該的,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葛老先生說話的功夫,將林嬌和林清招呼到身邊坐下。
他們夫妻倆見狀,也就退了出去,把房間留給他們。
葛老先生率先看向林清,悠悠問道:“小子,你之前下過場,那這一次可有準備?”
林清溫潤的眼眸微動,從一旁取來一張紙遞給老先生,輕聲迴應:“老先生,這是我提前列出來的清單,您老請過目。”
葛老先生接過來,仔細地看了一遍。
許久許久後,他撫摸着下巴上的山羊鬍須,滿意地點點頭:“嗯,不錯不錯。”
“不過,有的地方還是有點欠缺,你倆要記住了,有任何一個小地方若是有了差錯,這都關乎着你們的成績。”
葛老先生目光如炬,嚴肅道:“接下來,老夫就跟你們講一講需要注意的,你們都記好了。”
“是,老先生。”
“知道了,老師,您說吧。”
葛老先生口若懸河,足足講了一個時辰,才稍稍停住了口。
末了,他端起一旁的茶杯猛猛地喝了一大口,然後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繼續往下說:“雖然這次科舉考試和以往不同,縣試的考試也不在我們慶門縣了。”
“都要去專門的青州考場,而且縣試,府試,院試這三場考試都連續而行。”
“這樣一來,對於你們這種第一次下場的考生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對那些參加過許多次的考生,首先就是不習慣,再有就是身體喫不消,心裏壓力大。”
林嬌一邊聽着一邊贊同的點頭。
的確是如此,科舉模式的改變,會讓很多考生產生心裏壓力,而且是三堂連考,這讓大部分人都喫不消。
所以這段時間,她經常拉着大哥,一起鍛鍊身體。
光有一個聰明的腦袋還不行,還必須要有一個強勁的身體,一旦進入考場,呆在那種號子裏十幾天。
與此同時還要全神貫注的解答試卷……
不得不說,蕭慎徽的確是個狠人,直接從源頭解決考生老齡化問題,在那種艱苦的情況下,能堅持下來的,身體素質肯定不錯。
……
翌日清晨,林家一家五口人出了門。
林大福僱了一輛馬車,把東西全都搬到車上,然後讓娘子和孩子們坐在車裏,他則是側身坐在車伕身旁。
聽了葛老先生的話,除了一些考試需要用到的東西,還有必需品之外,其餘的全部精簡。
所以,五口人拿的東西不多。
但夫妻來個人身上可帶了不少銀錢,就怕到了青州有啥突發情況。
懷着忐忑的心理,一家人上了路。
從銅山鎮到青州,需要一天一夜多的時間,他們又不着急趕路,馬車慢悠悠的走着。
到了傍晚,他們找了個客棧住下,第二天清晨纔出發。
就這樣趕了兩天多的路,一直到第二天接近酉時,天色已經黑了,纔來到青州。
林三早就迫不及待了,掀開馬車門簾,扯着脖子往外看。
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四處打量,看着繁華熱鬧的街道,他不禁感嘆道:“哇,爹,州府就是州府,和我們那小縣城不一樣啊!”
林大福笑着,狠狠揉了把小兒子的臉蛋子,揚聲道:“這兩天有的是時間讓你玩個夠!”
林三:“我要等大哥二姐考完之後,和他們一起。”
“行!你們一起去玩也有個伴,那樣我和你們娘也方便許多。”
話音剛落,就被馬車裏的潘氏伸手掐了把後腰的肉,訓道:“還在外面呢,胡說八道什麼呢!”
林大福不用回頭,就一把抓住了娘子的手,用粗糙的掌摩挲着潘氏那抹柔軟。
潘氏瞪了一眼夫君的後腦勺,心裏嘀咕着:老不正經……
距離科舉考試還有幾天,早就趕到青州的書生趁着夜色,出來散心,所以這一路走來,街邊隨處可見穿着白色書生衣衫的考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