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
“二弟早啊。”
很普通的一句問候,卻也是以往難得能從胤褆嘴裏聽到的話語。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友好的人都能變得禮數週全。
“早。”
胤褆也不在意胤礽的惜字如金,更不在意胤礽應答得是真誠還是敷衍,兀自將自己此番意圖迫不及待道來。
先是喜氣洋洋炫耀着說了自家添丁增口一事,接着又道,“過兩日我們頭所將會舉辦一場小兒洗三,這可是你侄兒的重大日子,二弟你身爲親叔叔可務必要賞臉前來呀!”
特意咬重了“侄兒”二字,意在強調是個兒子,他新得的兒子。
再說邀請胤礽參加他兒子洗三一事,胤褆也並非只隨口一說,說過就算,而是少有的一回真心實意,再沒有比這次更真心的了。胤礽若是不參加,他怎麼能確確實實的揚眉吐氣,又怎麼能讓胤礽這個處處都壓他一頭的人知道他從此以後也是有兒子的人了?
多年求子,卻屢次而不得,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再到失望,真是把胤褆壓抑憋屈得狠了。他現在只恨不得能大擺宴席,廣邀賓客,管他是友方還是對頭,只要是人,都恨不得令對方立刻接收到這最新消息。
胤褆的心理活動,胤礽閉着眼睛也能猜到。雖說心裏有些不厚道的遺憾胤褆竟然沒再得一個嫡女,湊成五朵金花,不過,他膝下已經有了一個安安,牢牢佔據着嫡皇長孫的名分,胤褆如今就算得子也已經失了先機,影響不大。
“既是大哥親自相邀,孤自然是沒有不去的道理。”他家太子妃定然會過去,正好他也去瞧瞧胤褆家這個千呼萬喚始得來的侄兒。
康熙帝得知自己又多了一個孫子,心情十分高興。胤褆是諸皇子中最年長的阿哥,也是最先成婚的皇子,但胤褆於兒女一事上卻總是少了幾分運氣,令人唏噓不已。如今胤褆終於得償所願,有子有後了,康熙也終於能放心了。
於是,康熙帝高興之下,十分大方的給功臣的大兒媳賜了賞,以示表揚。
胤褆卻是有些失望,康熙帝除了賜下賞賜,勉勵了自己幾句爲人父的擔當責任之類,並沒有表露出要參加他兒子洗三宴的意思,也沒有提起何時將給皇孫賜名一事。
想當初,胤礽家弘昭的洗三宴規模多麼盛大喜慶,康熙帝更是聖駕親臨在洗三宴上就給賜了大名,如此無上恩寵待遇,連他這個堂堂的皇長子都不曾享受過。
他也沒有不切實際的想着要超過太子家的弘昭,但都是金貴的皇孫,起碼也別讓相差太多吧。這可是他千盼萬盼才盼到的嫡長子,他怎麼捨得讓他受委屈。
所以說來說去,歸根結底,還是胤礽太過礙眼了。
如果沒有胤礽……
胤褆眸光微暗,想到那法力高強的蒙古喇嘛大師,某些想法漸漸在他心裏變得清晰起來,然後生根發芽,破土而出。
胤褆念頭通達的回了乾東頭所,得知福晉還在休息睡覺,並未讓人打擾,而是先去嬰兒房看兒子。
大福晉本就體弱,前些年接連不斷的生產更是敗壞了身子,這次雖然如願生下了兒子,但虧損太是過大,產後狀態比尋常婦人都虛弱好多倍,恢復調養也更加艱難。
生下的兒子個頭也小小的,啼哭聲比之他前頭幾個姐姐也要弱小許多,看得胤褆很是心疼,更是捨不得他受委屈,長大後還要矮人幾頭。
心裏念頭愈發堅定。
不管康熙是出於何種考慮,是忙得沒時間給孫子取名,還是不想縱容胤褆風頭壓過太子,給胤褆乃至外界錯覺,反正直至洗三宴這日,康熙都未有給賜下名字,更未親臨乾東頭所給大阿哥一派添光增彩,只命人送了一堆堆厚賞過去,表明他老人家並未老眼昏花的忘記或者忽視的不重視。
胤褆看着宴席規模和賓客都低過弘昭許多倍的洗三宴,再見康熙真的不過來,賜名更是沒影兒,只覺得他家汗阿瑪愈發偏心。皇子中從來只看得見太子一人,如今到了皇孫一輩,又只看得見太子家的弘昭,真真是厚此薄彼的不公平。
心裏越發不滿,連帶看着自己此前“真心實意”邀請過來想對着顯擺的胤礽,也恢復了從前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康熙卻並不覺得自己是厚此薄彼,弘昭是太子嫡長子,又是他的嫡長孫,生來便已註定不同於尋常小皇孫。更何況,弘昭出生之時又正值他御駕親征葛爾丹前夕,彼時的大清最需要的便是壯大士氣,嫡長孫的到來,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之事,康熙怎能不重視的盛大慶祝。
不過,以胤褆自幼就處處都被胤礽壓過一頭的‘悲慘’經歷,他是註定理解不了康熙帝這番想法的。
冬日的腳步悄悄來臨,帶來了寒冷的氣息。本以爲大福晉誕下大阿哥嫡長子後,愛新覺羅皇室近期的下一樁喜事該屬即將臨盆的乾東二所三福晉接棒,卻不想毓慶宮此時橫空而出。
太子妃瓜爾佳氏,繼平安產下太子嫡長子,萬歲爺嫡長孫後,竟再次診出了兩月的身孕!
若是一般皇子妃,也不至於引來太多矚目,更何況這還不是頭胎,可這是太子妃啊,二胎也是不同的。
這一喜訊直接讓康熙帝展了笑顏,心裏深覺自己給太子千挑萬選的太子妃選對了,真是福運頗深,宜室宜家。
男子娶妻納妾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開枝散葉?皇室注重子嗣延綿,尤其身爲儲君太子的胤礽更當以身作則。太子妃誕下嫡長孫,時隔不久又傳出喜訊,可見二人是很有責任感的。
康熙帝對太子夫婦在子嗣上做出的貢獻很是滿意,大大嘉賞了石悅瑟的“勞苦功高”。
這讓其他皇子很是眼熱,剛新婚的抓緊了想造人,未婚的也暗暗期盼汗阿瑪早些給指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