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討騎劫書
“諸位,此番我等前來並不是爲了妄造殺孽,燕國之士卒屠我大齊六鎮百姓屍骨無存!”
姜思塵大聲對着衆人慷慨激昂的說道。
“這一次我大齊兵鋒至此問心無愧!”
姜思塵語氣之中帶着一絲悲愴,眼光掃過臺下的百姓卻無一人敢與他對視。
情到深處慷慨激昂!
“六鎮百姓何其無辜,不過是圖謀生而已卻遭遇這樣的橫禍!”
姜思塵這番話極具渲染力,那痛苦的語氣讓所有的百姓都被觸動。
這些話狠狠地敲擊在所有平舒城百姓的心頭,他們知道自己並不佔理所以無從反駁。
國恨家仇本就是循環往復,既然己國之士卒造下殺孽他們就應該有所贖罪。
所有的平舒城百姓都狠狠地低下了頭不敢直視他的眼睛。
姜思塵這番話語很是巧妙,爲的就是將這平舒城中所有的百姓都擺在道德的下風。
這樣也可以讓他接下來的額手段更好施展。
“不過我大齊是仁義之師,在文安郡付出應有的代價之後就不會再濫殺無辜。”
齊軍對文安郡的屠戮是一件擺在檯面上的事實,即使自己不說出來也能從逃難的百姓口中知曉。
“然而文安郡中的絕大部分百姓其實並不是死在我們大齊的手上,更多的還是死在了燕國主帥騎劫之手!”
姜思塵揭開了一個大祕密,這件事在齊軍之中雖然是心知肚明,但是這燕國百姓卻大部分都不知道。
此番是爲了置燕國主帥騎劫於萬劫不復之地,只要自己將騎劫在文安城中的所作所爲公之於衆那麼騎劫將再難容於燕國百姓之中。
現在的平舒城雖然是在他們的控制下任何人不得進出,但是在不久之後百姓就會再次流動開來。
到時候這個消息只要傳入燕國其他郡城那麼騎兵就再無容身之地!
姜思塵的話語剛剛落下臺下就議論紛紛,諸多百姓開始疑惑姜思塵所說之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着這一幕姜思塵知道氣氛已經烘托到位。
“騎劫荒土原大敗,大齊軍卒兵圍之,城中少糧,騎劫縱兵而掠,少檑木,拆房梁以之。而後糧不堪食之,騎劫意圖退守。
但我大軍圍城,騎劫爲撤出文安城竟然讓所有的文安城百姓穿燕軍之破衣半夜潛行引至城外葫蘆口,我大齊萬箭齊發絞殺!
後騎劫所帶領的燕軍士卒趁着我大齊的注意力被吸引之時奔走小道,亡命逃之!
十萬文安城百姓無辜慘死!”
姜思塵所作的《討騎劫書》詳細的將之前在文安城中所發生的一切宣之於衆。
臺下譁然!
讓全城百姓替死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是利大於弊,但實際上卻是拿不上臺面的。
一旦百姓知道之後絕對是羣情激奮,而姜思塵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將騎劫轉化爲所有百姓的敵人!
在文安城的時候雖然沒有逮到他,但是在這番話語之後卻能夠令他身敗名裂。
此計略帶一絲歹毒!
然而比起騎劫讓十萬百姓替死的殘忍還是強的太多了。
“怎麼會這樣?”
“爲何要如此做!”
“士卒不就是爲了保護疆土的麼?”
“喪盡天良!”
“泯滅人性!”
……
臺下臺上一陣口誅筆伐,怒罵聲,詛咒聲充斥於耳,經久不絕。
在臺下百姓怒罵騎劫許久之後姜思塵才讓現場再次平靜下來。
“今天我們來到平舒城後不想再造殺孽,我以爲人性應當是存在的,騎劫之所作所爲縱然是身爲敵對之將我也看不下去。”
“這等手段非爲人子!”
姜思塵故意做出遺憾痛悔的表情跟風罵道,這番話語立刻迎來了所有百姓的認同。
不少人看向姜思塵的眼神都和善多了。
這番化敵爲友的計策已經成功,至少在這些百姓心中留下了齊軍正義之師的印象。
“另外,在平舒城中我們還有一件大事要做!!!”
姜思塵這次的聲音前所未有的響亮。
內力加持之下比喇叭好用的多!
“這些都是平舒城中之前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員,然而我卻聽聞這些官員之中有不少魚肉百姓橫行鄉里,做下了不少草菅人命之事!”
“既然我大齊之師來到這裏千萬不能讓這些事情繼續發生!”
“所以!”
“今天!”
“我們對這些人進行審判!”
姜思塵一頓一頓的大喊!
上一個計策叫做化敵爲友,那麼這一招就叫做同仇敵愾。
利用人心所向這個因素很容易就能聚集起聲望。
審判草菅人命的貪官往往是最高效的手段。況且這些傢伙也確實走出了不少天怒人怨之事,只是之前在曲萊的庇護下一直都能安然享受。
但在今天姜思塵來了之後就不會有他們的好日子過了。
聽聞姜思塵的話語之後下面這些人立刻議論紛紛,其中有不少都想將心中積鬱的不公平待遇一股腦的說出來。
往日裏他們是手無寸鐵的百姓,面對這些屍餐裹素之人只能默默接受,但是在今天看到希望之後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站出來宣泄一番。
而這正是姜思塵想要的效果!
從城主曲萊的所作所爲他就能看出來這平舒城中絕對有不少的蒙冤受恨之事,現在看着這羣情激憤的模樣果然沒有猜錯。
疑惑者說這種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是存在的,但是尋常的百姓面對身居高位之人是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的。
這種必然存在的情況只要展開就一定能收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