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幫紅衛糾偏
第三天他就跑來報喜了。
“肖爺爺答應我放學後去給他整理草藥,星期天和放假的時候就要和他孫子肖興一起去山上採草藥。”
“他答應收你爲徒了?”
“沒有。”
杜紅英心裏抽了抽,這也算是先期的考驗吧,有天賦又勤奮肯定就能通過了。
“我都想好了,我先跟着肖爺爺認識草藥,不懂的就多問多看多學,然後以後就學中醫。”
“不錯,你想好了就去做。”杜紅英很是支持他:“不爲良相便爲良醫,醫者仁心治病救人。”
學中醫有一點好處,就是一點草草藥就能解決問題。
不像西醫,大把大把的吃藥。
杜紅英想着上輩子的自己最後一段時間裏,大把大把的吃藥,將藥當成了飯喫,真正是很悲劇。
“嗯,姐,我一定好好學。”杜紅兵看着姐姐很是心疼:“姐,以後我掙錢了就給你養孩子,兩個孩子我也能養得起。”
這個弟弟,年紀不大說的話卻讓杜紅英心裏暖得一塌糊塗。
“好,姐姐相信你。”
自己的兒子自己能養的,不過男孩子適當的給點壓力是好事兒。
她這個弟弟,上下兩輩子都是有擔當的,姐弟感情也很深厚。
倒是紅衛,性子跳脫得很。
上輩子也是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然後跟着爹學木匠,卻又不好好學,被爹罵了就不願意學了。
八十年代出門打工,直到自己沒了都沒有紅衛的音訊。
想到兩個弟弟上輩子的命運,杜紅英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他們。
“紅衛呢?”
“又夥着紅運他們幾個出去玩兒去了。”
“他明年就上初中了。”杜紅英道:“得讓他抓緊點,考不上怎麼辦?”
“爹說了,考不上就跟着他去學木匠。娘也說了,我們考得上學校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會供我們讀書,要是考不上就各人學門技術謀生路。”
“也不能這麼說,書還是要多讀一點纔好。”
杜紅英喫過很多苦,所有的苦的根源就是沒多讀書。
“等他回來了讓他來保管室,我找他。”
“噢,好。”
杜紅兵走了,杜紅英坐在屋裏想着問題。
以杜紅衛這跳脫的性子真的有一個地方能收拾。
但是好歹也得到十八歲。
所以,她要做的就是怎麼讓這小子收點性子,安安穩穩的熬到十八歲不亂跑。
上輩子跑出去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娘就整天抹眼淚。
一想到那些,杜紅英的心情也受了影響,也開始掉淚了。
杜紅衛來保管室的時候就看到姐姐好像在抹眼淚。
“姐,怎麼了,誰欺負你了?”
杜紅衛見狀連忙問:“姐,誰欺負你告訴我,我揍他去!”
“沒什麼沒什麼。”杜紅英越是掩飾,杜紅衛越是疑心。
“姐,您怎麼了,姐?”
“哎”被問得多了,杜紅英一聲嘆息:“都說你姐夫走了,我卻總也不信,我昨晚又夢見他了,夢見他被毒蛇追。這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
又開始抹淚了,這個時候的眼淚很大程度上是有做戲的成分。
“我們家也沒人當兵沒在部隊,想打聽個什麼事兒也打聽不了。”
“姐,以後我去當兵,我一定將姐夫的事兒給弄個清楚明白。”
“真的?”
“嗯,真的。”
“可是,你姐夫也說了,當兵也是要有文化纔行,你看他就是讀了初中才有機會當兵的。”
“不就是初中嗎?明年我就能考了。”
“你能考上嗎?”
“我肯定能。”
“我也覺得你肯定能,紅衛,你其實挺聰明的,比高思文還聰明,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初中。上了初中,初中畢業就算沒去當兵你也可以當一個代課老師,比高思文還厲害的那種老師……”
自己一家人有多恨高思文,這會兒就能給杜紅衛多少動力。
“姐,我一定要考上初中,等滿了十八歲我就去當兵,我一定把姐夫的事兒搞明白。”
“好好好,姐等着那一天。”
杜紅衛又被杜紅英各種洗腦,雄糾糾氣昂昂的回去了。
杜紅英……別說不行,一切皆有可能。
杜家兩個弟弟,一個學醫一個參軍,這兩條道路都與上輩子截然不同,希望因爲自己的重生給他們帶來好運。
說起讀書,杜紅英知道幾年後國家政策有變,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名參加高考。
她好想試一試。
可是,自己只是一個小學畢業生,而且又特別害怕數學題……就覺得參加高考肯定是在爲難自己。
更何況,自己還要帶一對雙胞胎孩子,總不能真的就丟給爹孃管吧。
他們的父愛已經缺失了再缺失母愛豈不是悲劇。
算了算了,讀書高考這個事兒自己不要想了,還是好好的搞錢吧。
找自己擅長的事兒來做纔是正理。
搞錢也是要門路的。
每次賣點蛋給周貴芳掙不了多少,所以還得另想辦法。
直到晚上石柱和李紅梅給她拿回來籮筐時整個人都興奮了。
“周大姐說這是她弟媳棉紡廠的次品,發給工人抵工資的,她弟媳不要了就送給你,哪怕扯了做幾張尿布也行。”李紅梅道:“紅英,那個周大姐真是好人。”
“是啊,她是我的貴人。”
每個月能通過賣蛋掙點零用錢,這也算是好運。
“紅英,以後你掙錢的門路都喊上我們,我們給你跑腿。”
石柱去收雞蛋鴨蛋,兩天時間就能賺到兩三塊錢,李紅梅也賊聰明,杜紅英是一條大腿,得穩穩的抱住了。
“好啊,我身子不方便,有你們幫忙再好不過了。”
杜紅英將周貴芳送她的布料拿起來一看,全棉的,應該是印染上出了問題,花朵不規則,顏色有淺有深。
這一節布料足足有五六米,做尿布她可捨不得。
卻可以給孩子做兩套小衣服。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她發現有一條門路似乎可以走:買棉紡廠的瑕疵布來做衣服去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