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娃兒不精明
“真的假的?”
“我也沒湊過去看,看到她就煩,不過好幾個人都在說,說那個娃兒肯定有問題,看起來不精明。”
李紅梅和石柱昨天結婚,今天通安村七隊就有一個炸裂性的新聞傳到了杜紅英的耳朵裏。
“娘,您別往外說,回頭說是你亂說的。”
杜紅英是很震驚的。
上輩子的高安康哪有一點兒不精明的樣子,就是淘得要命。
饒是如此,杜紅英也沒動他一下,因爲她自己生不出孩子,是真的當親生的在養,根本捨不得打一下,再加上張桂蘭的嬌慣,在通安村簡直是一小霸王。
一來二去的讓村裏的小孩子們都對他恨之入骨了,聯合起來對付他。
這輩子,居然有點不精明?
“那個娃兒在肚子裏折騰了那麼多天才出來,能精明纔怪。”陳冬梅一聲嘆息:“大人作孽娃兒遭罪,這真要是有問題那就是一輩子的事兒了。”
“隔壁劉二嫂說那個娃兒都四個月了,估計還沒得十斤,一張臉臉呢巴掌那麼大點,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養的。”
“說是奶水不好噠。”
“奶水不好辦法多的是,肯定是不精心。”陳冬梅想起看到文菊的樣子:“我以爲高思文眼光多高噢,結果也就那個樣子,瘦得像電竿一樣,哪有你好。”
“噗”的一聲,杜紅英忍不住笑出了聲。
果然婆娘是別人的好娃兒是自己的乖。
以前的文菊雖然瘦但是白白淨淨的啊,人家又是知青,有文化,比自己這個小學畢業的強得多。
再加上她一直在山上幹活曬太陽多,皮膚黑黑的,這一對比誰好看誰不好看一目瞭然,自家娘說得這麼自然,真正是雙標得厲害。
“娘,別的我不敢說好,不過現在的體重怕是要當兩個她了。”
“那是,你這叫娘壯兒肥,他們家的像秧雞子。”
陳冬梅就特別的自豪:“你大姨都說了,你懷的是雙胞胎,月子裏要人照顧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到時候她來幫我們一個月。”
“大姨真好。”
“是啊,你大姨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待人很熱情,你外婆生得多都全靠了你大姨幫忙,別看她只比我大兩歲,我感覺好像都是她拉扯大的一樣,更不要說你小姨和兩個舅舅了,我生你也是她來照顧的月子……”
杜紅英知道長姐如母,在陳家默默的承擔着一個母親般的責任和擔子,替外婆做了不少的事兒。
也正因爲大姨性子潑辣才能護住下面的弟弟妹妹。
“是啊,我們家兄弟姐妹關係好得很,不像別人家爲點小事爭爭吵吵的,分家更是鬧得雞犬不寧。”陳冬梅道:“你外公經常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兄弟姐妹之間是打斷骨頭連着筋,哪能分得這麼清。”
說這些無非是又想起了高家對高志遠的無情冷漠。
她真是想不通,文菊生的是高家的孫子,杜紅英肚子裏懷的就不是嗎?
莫非當真以爲杜紅英肚子裏懷的不是高志遠的孩子?
一想到這些陳冬梅更氣了。
一羣沒腦子的東西!
杜紅英淡淡的笑了笑。
她肚子裏懷的還真不是高家的孫子。
也不知道高志遠的父母是誰。
當年是迫不得已拋下他的,還是狠心呢?
那些年丟孩子的人家不少,有養不活的,有不敢養的,也有嫌棄殘疾的,嫌棄閨女的。
就高志遠長大後的樣子看,嬰兒時應該是健全整齊的,又是男孩子,被拋棄就只有兩種可能,養不活或不敢養。
不敢養,很可能就是生父生母身份敏感,甚至大膽一點:未婚先孕,生下來只好棄養。
至於說張桂蘭偷人家孩子的概率應該是零。
畢竟,她生了一個高思文,有兒子了;再有,多一個人多一張嘴,她抱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多一個負擔。
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高志遠也是有恩的。
杜紅英是多方面的想,所以纔將這件事悶在心裏沒說出來。
省得人沒了還掀起軒然大波,相對來說高志遠有一個家也比野孩子好點吧。
“噝……”杜紅英又感覺到肚子一緊,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的錯覺。
“怎麼了?”陳冬梅察覺到閨女好像在隱忍什麼?
“娘,我不舒服。”
好半晌纔回過勁兒來:“娘……”
“別怕別怕,我們上醫院。”杜紅英連忙道:“你在家坐着不動,我去找你爹,找石柱幫忙擡去衛生院。”
“我收拾的包袱要帶上。”
“知道知道,你別坐哈,我馬上回來。”
杜天全和保管會計他們幾個人商量着要買小豬崽養的事兒。
一聽說女兒要上醫院拔腿就跑。
“回來了再商量。”
“快去吧,這個事兒爲大。”
杜紅英去喊石柱。
“嬸子,石柱在茅房裏,他馬上就來。”
李紅梅初爲人婦,眉眼裏都是春意,聽說要擡杜紅英上醫院立即去喊。
杜家早就用涼椅綁好了滑桿,杜紅英坐上去,陳冬梅抱了一牀薄被子搭在她身上。
“慢一點,擡穩一點。”
陳冬梅揹着一個大包袱鎖上門就跟着去衛生院,路過石柱門前的時候將鑰匙丟給李紅梅:“我家紅衛紅兵回來了你給他們說一下,讓他們自己搞飯喫哈。”
“好,嬸子,我知道了。”李紅梅衝着杜紅英喊:“紅英,記得啊,我是孩子的乾媽。”
這乾媽比親媽還着急啊。
杜紅英都不敢笑,就是覺得肚子老是繃得很緊,一會兒有隱痛隱痛的。
“怕是快要生了。”陳冬梅道:“這是開始陣痛了。”
杜天全和石柱加快了腳步,要去鎮衛生院還要走這麼久的路。
再快也沒趕得上肚子裏兩個小崽子的進度。
等他們到衛生院的時候,杜紅英感覺褲子都溼透了。
“羊水破了,醫生,醫生,我女兒要生了,羊水都破了。”陳紅梅急得大喊。
“送產房去。”熊醫生對杜紅梅不陌生,這還算是一個聰明的,都在按她的要求來醫院定時檢查,產婦的情況她很清楚:“家屬在外面等着,別擔心,她的情況很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