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心
各大隊都要派壯勞動力參加修水庫,杜天全也在通安村召開了全村社員大會。
“出工都按在生產隊出工的工分記,只是這一次派了工咱們生產隊自己的活兒就得耽擱了,我的意思是每個生產隊每個組抽年輕的會騎自行車的去,要不然就要在楠木林借宿,出工的人每天有兩斤糧補。要不要去考慮清楚。”
“先採取自願報名,每個生產隊出十個壯勞力,咱們村得去一百人,初步估計得三五個月才能完成。”
村民們都議論紛紛,有些人家壯勞動多的就想去,但有些人家不願意去。
上輩子修水庫派工的時候也是特別難,七生產隊十個壯勞力只有三個報名最後沒轍了採用抓閹的方式。
很不幸高家抓到了一個去的名額。
高建成那兩天感冒了渾身無力,高思文沒力氣,杜紅英就被當一個壯勞力去了楠木林修水庫。
在楠木溝水庫千人大會戰的戰場女同志還不到二十個,杜紅英就是她們當中的一個。
修水庫因爲遇上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足足修了半年,杜紅英就在幺姨家借住了半年。
出工的是杜紅英,掙了工分是高家的,連糧補都沒給幺姨家。
那時候的杜紅英真是蠢得很,張桂蘭說啥就是啥,自己都沒有一個腦子。
每一件事回想起來都在提醒着她的蠢。
這一次七生產隊也只有四個人報名,餘下六個名額沒人去。
老規矩,抓閹,不同的是按分組來抓敗每組兩個人。
高家照例好運當頭,抓到了一個名額;而杜家也吉星高照被陳冬梅抓到了去的名額。
“我就說我手氣爛,你們偏不聽要我去抓,這哈安逸了,你們哪個去?”
杜天全是大隊長,鄉上時常要開會學習,然後回來給各生產隊隊長傳達會議精神,安排生產任務。
嚴格說來,他是不能長期脫崗的。
杜紅兵在上高二,已經是一個大小夥子了。
“要不我去吧。”杜紅兵道:“反正現在也不用考試,上大學是推薦的。”
杜紅兵的意思很明顯:自己爹是大隊長,自己又是通安村爲數不多的高中生,只要在修水庫的工作中積極努力得到好評,推薦名額沒準兒就能落到自己頭上。
高中的課程上不上都無所謂。
“不行。”杜紅英知道推薦也是要看文化課的。
杜紅兵的文化真的說不上優秀。
但是在這個大家對文化都不是很重視的年代,你稍微一認真點一重視點就能夠名列前茅了。
“紅兵,你別忘記了你的目標是進大城市大醫院當醫生,而且你在肖大夫那邊的學習也不能停。”杜紅英道:“爹是大隊長走不開,修水庫我去。”
“紅英,你去怎麼行,還有兩個孩子要喫奶呢。”陳冬梅心一橫:“我自己抓的閹我自己去。”
“那就把奶水斷了吧。”杜紅英確實也供應不上了,兩小隻胃口大得驚人:“娘,你在家裏幫我帶孩子,我去修水庫,我有自行車,每天就跑兩趟就行了,中午帶飯去喫”
大家夥兒中午都帶一個鋁飯盒,修水庫指揮部會供應開水,倒點熱開水就能泡飯喫。
“可是……”
“娘,我年輕,我有力氣。”
“也好,讓紅英去。”杜天全出言:“紅英,孩子有你娘幫忙照顧,我也不用來回跑得這麼辛苦,就在你幺姨家借宿搭個夥,在家裏背點糧去。”
“算了,山腳下到山上也得花差不多一個小時,和我騎自行車差不多的時間,就不去麻煩他們了。”
杜紅英堅持自己騎自行車來回。
夜裏睡覺的時候,陳冬梅都還在抱怨自己的手氣。
“你說一個小組就兩個名額,我怎麼就抓到了一個呢。”
真是嫌棄得恨不能將這隻手剁了。
“我說我去,你又讓紅英去。”
“讓紅英去吧。”杜天全小聲道:“這次修水庫全縣有上千名青壯年參加勞動,其中肯定不少有沒有成家的小夥子。志遠也走了一年多了,紅英還這麼年輕……”
陳冬梅……男人比自己想得還遠一些。
“就怕紅英沒那個心思。”陳冬梅嘆息一聲:“正月初六去大姐家拜年,我看大姐是有意想牽線,大姐夫大哥家的那個二娃子人看起來也不錯,老實本分的,結果紅英直接就避過去了。”
“後來大姐還特意私下裏找她說過,說二娃子一家人都不建議帶兩個孩子過去,年輕人有力氣靠雙手掙工分也能填飽肚子,餓不着的,你猜你閨女怎麼說?”
“怎麼說?”
“紅英說她有力氣掙工分能養得起兩個兒子,不需要誰幫忙。”陳冬梅道:“她還讓她大姨別擔心,她有本事讓兩個兒子的日子過得比有爹的還富裕。”
這話陳冬梅信。
就這一年多小打小鬧的,杜紅英手上掙的錢不少。
杜天全夫妻都沒讓杜紅英交錢,杜紅英也絕口不提上交,倒是經常上街的時候爲家裏買些喫的用的,反正沒白喫白住,沒佔孃家半點便宜。
“你閨女要是知道你也有這種心思怕是要給你急,還認爲你是在嫌棄她。”
“沒有哈,這人家她愛住多久住多久,我一點兒也不嫌棄,就這麼一個閨女,我只是不想她受委屈。少來夫妻老來伴,現在年輕好找,找個年紀相仿的再成一個家誰也不能說什麼。又不是古代一定要守着要立貞潔牌坊,趁着這次大集體勞動,萬一就遇上了合適的呢?”
“你最好別摻言,由着她自己的性子來。”陳冬梅道:“我可是半點都不敢說她的。”
“好好好,不說不說。”
杜天全是存了私心想讓閨女在這場千人大會戰的戰場找個女婿,卻又不敢說出來,真是憋得厲害。
高家,高建成渾身發軟沒力氣上工,高思文在學校當老師,文菊壓根兒就是不幹活的人。
最後決定先由張桂蘭去上工,等高建成緩過勁兒了再換回來。
七生產隊就是張桂蘭和杜紅英兩個女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