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抄作業
這讓肖主任都有點目瞪口呆。
“杜同志,你說的這個第二個方案到底是什麼?”
“肖主任,我就是隨便胡謅的,反正她同意搬遷了就好了。”杜紅英才不會告訴他呢,那主意有點損也有點壞他們的名聲。
半哄半嚇,老太太同意搬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老太太不用喪命,肖主任幾個也不用毀前程,兩全其美,杜紅英覺得說點謊也是功德無量的事兒了。
“這……”
服氣,杜同志做思想工作的本事是一等一的。
生產隊、大隊、公社的領導都抵不過一個杜紅英。
肖主任真的發了一張蓋着楠木溝水庫指揮部公章的獎狀,上書是三月上工積極份子。
這可真的有點假,她每天都是踩着點上工的。
不過也不能有別的名稱不是。
五塊錢的獎金,三天帶薪假。
杜紅英還是每天要去屠宰場拿豬頭肉,每天跑一趟楠木溝。
第二天假期又多拿了一籠肥腸回家喫,五塊錢的獎金可以打幾次牙祭了。
“你這個丫頭,嚇得人家一愣一愣的。”
聽完杜紅英講述前因後果,陳冬梅氣笑了:“人家安心要兩個五間大瓦房,你直接就給人打消了這個念頭,要是以後知道了非罵你不可。”
“娘,我可只給你說了,你不能給幺姨說哈。”杜紅英道:“這真的不是她想要就能要的,政府這邊已經做到最好的。而且,我這是在幫黃大娘,你想嘛,真要報了派出所黃大娘還敢硬來呀?”
上輩子的事兒自然不敢說出來。
“這倒也是,小百老姓誰不怕穿警服的,一看到他們腿都要打抖。”陳冬梅嘆息一聲:“這種人可憐又可惡,以難爲難的,坐地起價,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
“來硬的就怕她喫虧。”
“肯定是她喫虧嘛。”陳冬梅道:“胳膊扭不過大腿,老百姓不能和政府作對。”
“這件事本來就那個老太太不對。”杜天全道:“個個都像她這樣政府都不要幹事了。還是我們紅英聰明,這樣子就把問題解決了。”
陳秋葉也覺得杜紅英聰明。
“紅英這主意正,真沒想到這個月有六十多的收入這可是我第一次掙錢。”
“你只想着掙錢,你沒想到大蘿蔔快沒了,都長布了,下個月還能賣?”男人看着她這樣就笑問:“下個月你賣什麼湯。”
陳秋葉瞬間就頭疼了。
她也不知道這個事兒怎麼辦。
“紅英曾說可以賣血旺,就不知道能不能賣掉。”
“湯呢,這些人最主要的是想用湯泡飯,血旺都算菜了。”
“那我和紅英商量商量。”
杜紅英早就想到辦法了。
“買幹海帶加綠豆燉湯。”
“還有你之前撿的幹菌子、曬的竹筍都可以燉湯。”
“對啊,我怎麼忘記了。”
“等過段時間天氣大,還可以酸蘿蔔湯開胃。”
陳秋葉簡直佩服得很。
杜紅英再次說起賣血旺的事兒。
三月了,李紅梅想讓石柱去賣血旺,就打起了自己親爹的主意,讓親爹去修水庫,讓石柱重操舊業。
煮一鍋也是煮,多煮兩鍋也一樣,陳秋葉就說試試看能不能賣得出去。
杜紅英要辛苦很多,將一個陳冬梅心疼壞了。
“又要去煮血旺,又要去修水庫。回來還要帶兩個孩子。”陳冬梅再次氣自己抓閹的手氣,又抱怨男人:“還說你是大隊長,半點好處都沒佔到。”
“咱們當村幹部的不是爲了謀私利,是要爲大衆服務。”
“看把你能的,你還能再升一步?”
杜天全嘿嘿笑。
升不升的倒不是他能左右的,不過現在了已經是預備黨員了。
而且,通安村現在的村民幹勁兒很大了。
馬上就栽秧子了,他給各生產隊隊長做了動員工作,想要有好收成只有一個字:幹!
各生隊長都分了組,也知道七生產隊去年糧食大豐收,各個組的人分的糧都不同,比他們多一半。
加油幹不餓飯,大家心裏都有這個期盼。
分組後人數少,都知根知底的,誰幹活要偷奸耍滑那就可勁兒的盯着他,個個都盯他,能盯出一個窟窿來,看他還敢不敢偷懶,還要不要點臉。
“我爹肯定會是一個好乾部。”杜紅衛特別的驕傲:“我還寫了一個作文,題目就是我的爸爸。”
“噢,你還給我寫文章了啊,拿來我看看。”
杜天全哈哈笑。
“交給老師了。”說起老師,杜紅衛心裏特別不爽,他們六年級的語文老師換成了高思文。
最早的時候看到高思文他心裏有點小小的驕傲,高老師是他姐夫。
結果,這個陳世美居然和文知青有一腿,還讓姐姐受了那麼大的委屈。
就特別討厭他。
結果山不轉水轉,高思文換到了他們畢業班。
不過寫作文我的爸爸他不虛,他爸爸是大隊長,還上過報紙,厲害得很。
誰也沒料到,第二天李紅運被請了家長。
李嬸子去了一趟學校回來抄起棍子就揍兒子。
“你個臭小子,你抄作業也就算了,連作文都抄,你爸爸是大隊長?不知道的還當你親爹死了老孃嫁了二嫁。”
李紅運的爹一聽兒子抄作業給自己戴了綠帽子也沒饒他,抓了掃帚開啓男女混合雙打。
李紅梅聽到隔壁孃家打得嗷嗷叫原準備去勸架。
聽了原因後又氣又好笑。
“爹孃,別打了,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抄作業了。”
要是老孃一個人打他還能跑,被老爹抓住了跑也沒地兒跑。
硬生生受着,疼啊,真的好疼。
“你個小兔崽子,你學習不好也就罷了,你品德不學好,還抄作業,抄得這麼丟臉,老子不好好收拾你還當老子是死的。”
李紅運抄作文的事就這麼在七生產隊傳遍了,把一羣婦人笑得前俯後仰。
李嬸子看到杜天全和陳冬梅都有點尷尬。
“這個狗日的讀書讀不得,他爹說考不上初中就算了,以後讓他去學點手藝。”
“孩子小,慢慢教,能上個初中更好,好歹歲數也混大點。”
陳冬梅也是好氣又好笑,勸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