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見識
這年頭正義的人還是多,這兒離城西派出所也不遠了,做好事嘛,當然可以。
城西派出所的民警都暗暗咂舌:這位女同志好強悍!
揹着一個大背篼追小偷,從車站追到了城西將人控制住。
“杜紅英同志,雖然你有生產隊的介紹信,但是這事兒還是需要這邊的人來給你作證。”
杜紅英就出示了村裏的介紹信,是帶着公款來進貨的。
一下車就被小偷盯上偷了錢包,三百多的貨款,在車站被偷了,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將小偷逮住。
派出所同志問了前因後果,結果還是要有人作證。
真正是……杜紅英慪得很。
沒法了,只好借了派出所的電話打到了紡織廠找安保科的文亮。
“嫂子,你別怕,我馬上就來。”
文亮先給城西派出所的關所長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端表示明白了,肯定不會爲難杜紅英。
然後他就騎着自行車用了十分鐘就殺到了派出所。
“哪個不長眼的敢動我嫂子的公款?”文亮殺氣騰騰的問。
蹲在角落裏被銬了腳銬手銬的小偷疼得直不起腰心裏那叫一個後悔。
知道這女人有貨,不知道她這麼強悍。
揹着這麼大一個密背篼在車站都能擠得動。
自己跑得並不慢都被逮住了,還被壓斷了一根肋骨。
看着文亮穿着安保制服心裏更是叫苦。
“文科長。”見到文亮的那一瞬間,杜紅英就感覺看到了親人:“這兒,這兒。”
“嫂子,你沒事兒吧?”
“我還行,就是……”派出所折騰人,還讓人來證明錢是她的。
“嫂子,別擔心,我先問問這個人。”
文科長几乎是熟門熟路的將蹲在角落裏的人拉進了旁邊的一間屋子,門“呯”的一聲關上了。
怎麼個問法杜紅英是不知道,但是等文亮出來後那人是半晌沒出來,派出所的民警進去好半晌將人扶了出來。
杜紅英看着那人好手好腳連臉上都沒有半點傷痕就覺得好奇。
她不會天真的認爲文亮沒下手。
高志遠曾經教過她幾招擒拿術,也告訴過她怎麼揍人驗不出傷卻讓人記憶猶新。
文亮和高志遠是戰友,他們問話的方式肯定與衆不同。
有文亮的作證,杜紅英很自然的拿回了“公款。”
至於那小偷,三百元可是鉅款等待他的將是數年的牢獄之災,甚至可能會被槍斃。
杜紅英才不會同情他,這些人從來就是罪有應得。
若不是她體力好,今天倒黴的就是自己了。
辛辛苦苦幹了這麼久被一鍋端了她不慪纔是怪事。
文亮將杜紅英送到了周家大院門口,門衛登記了杜紅英的信息,又去喊了周家的人出來領她進去。
“紅英,果然是你。”來接她的是謝姐:“兩位老人都念叨你好久了。”
“謝姐,我又來給你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謝姐道:“背篼我幫你背吧。”
“不用,不重。”
等到了周家杜紅英放下背篼讓謝姐收拾一下里面的蛋和新米時,謝姐才知道有多重。
“我端都端不起,少說也有六七十斤。”
“你這孩子,來就來了,你還拿這麼多米。”老太太道:“城裏也能買到米,這麼重你背這麼遠。”
“奶奶,沒事兒,我有力氣,這是今年的新米,纔打的背些給你們煮稀飯,有一股子的清香味,好喫。”
“行行行,米我就收下了,這是蛋錢。”
“我知道這蛋也是你花錢買的,本錢要給你。”
“奶奶,不用的,蛋不多不值錢。”
“拿着,不拿我就不要了。”老太太道:“我讓小謝揹出去賣了把本錢給你。”
“又不是你家的雞下的蛋,是你花錢買的,必須要本錢。”
“我們下過鄉,知道鄉下不容易,你的心意我們領了,我和老頭子都有退休工資日子還過得去,你要養兩個孩子,以後花錢的地方多着呢。”
老太太要塞錢給杜紅英,真是沒辦法拒絕。
好吧,這老太太倔得真可愛。
“孩子都一歲多了吧,什麼時候有空帶來給我們看看。”
“好,兩小子淘得很呢。”當媽的人一說起孩子就滿臉的笑容,杜紅英也不例外。
“淘就是聰明,男孩子別拘着他,等長大了丟進部隊,什麼樣的都會收拾得服服貼貼的。”
“好。”杜紅英心裏抽了抽,老太太已經給兩小子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啊。
“家裏怎麼樣?今年也天干,收成還好吧?”
“是天干,不過我們村勝在有一條河,村民們團結拼搏,今年的糧都豐收了。”
說起這事兒杜天全這個大隊長真正是功不可沒。
每個生產隊分組管理是分對了。
抗旱的時候誰也沒偷懶,天熱就晚上打着燈籠火把的幹。
“我聽你二姨說你們村上過幾次報紙,不錯不錯。”
老太太關心了問了這個問那個。
“蘭英說這次的是純棉布,你想好沒有拿回家去怎麼弄?”
“我要看看情況。”杜紅英道:“總歸是有用的,我們村很多婦女都沒事兒,做點手工掙點零花錢也不錯。”
“是啊,你是一個聰明的。”
老太太對杜紅英很是喜歡。
別看人是農村人,性子堅毅,腦子聰明,那肯定就不是一個簡單的。
“聽說你家還有兩個弟弟?”
“嗯,大弟高中畢業了,學校推薦上了市裏的醫科大學,還有二十多天就要來市裏報到了。”
“噢,不錯不錯。”老太太連忙道:“他來市裏的時候你送來,帶到家裏來認認門,以後過週末休假都來家裏歇歇。”
“好,謝謝奶奶。”杜紅英是驚喜萬分。
老太太就是醫院退下來的,紅兵學醫,要是能得到老太太的一些指點和幫襯那簡直是如虎添翼,這樣的好事簡直如天上掉餡餅。
“還有一個弟弟呢?”
“剛小學畢業,下半年上初中。”
“不錯不錯,就是要好好讀書。”老太太很欣慰:“你父母是有見識的人。”
沒讓孩子挖土而讓讀書,有這種想法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