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怪味
生產隊分的各種豆子杜紅英也收。
杜紅英這兩年都讓娘種了不少的海椒,幺姨也種,知道她有用,曬乾了就用密背篼給她送來。
楠木林山上的野花椒紅了,陳秋葉就讓兒女去摘了,摘了曬乾就給她送來。
連這樣的本錢都不需要她花。
石柱和陳秋葉都下鄉收購這些雜糧土貨。
“紅英,你這是要幹啥啊,買這麼多葫豆。”
“做生意啊。”
杜紅英用大木盆先泡了五十斤的葫豆,然後抓了李紅運和杜紅衛這兩個想搞錢的小子做童工。
“手要輕一點,一刀砍下去拿起來,破了皮的葫豆放一邊。”
杜紅英要做的是炒貨。
她買了十多斤鹽,往鍋裏倒了五斤,把一個陳冬梅看得目呆口瞪的。
“都說鹽不值錢,你這樣當真不值錢?這東西不鹹?”
“沒事兒,不鹹。”
炒乾貨用鹽,陳冬梅覺得真是燒錢。
“用沙子炒不一樣嗎?”
“娘,是真不一樣。”杜紅英拿了一顆給她喫:“您嚐嚐”
陳冬梅不說話了。
是比沙子炒的更香。
最最主要的是這葫豆還是開口的,很沙很泡氣,一咬滿嘴香。
得虧她力氣大手勁足,足足炒了一下午,五十斤沙葫豆出爐。
又炒了五十斤的花生。
“這些炒貨要在城裏賣,農村人小孩不缺這種零食。”
杜紅英還買了二十斤菜油,怪味葫豆怪味花生搞起來。
“咦,這是個什麼味道?”杜天全吃了兩顆驚訝道:“怪怪的。”
“哈哈,沒錯,就是怪味花生怪味葫豆。”
“你都放了些什麼,我吃出來花椒、海椒、鹽、糖味了。”
“還放了點孜然粉、胡椒粉、五香粉。”
“你可真是啥都敢放裏面放。”杜天全樂了,又抓了花生米來喫:“嗯,不錯,喫這個方便,又脆又香,麻、辣、鹹、香、甜,味道怪是怪,確是下酒的好東西。”
“花生麻殼殼,吃了一個想二個。”陳冬梅忍不住直接打男人的手了:“剝花生的時候沒見你來剝,就知道喫,這是紅英花了本錢的,是要拿來賣錢的。”
“娘,喫吧,東西就是用來喫的,賣錢也是爲了喫。”杜紅英直接裝了一碗遞給杜天全:“爹,拿去下酒。”
“還是我閨女心疼我。”
“花生下酒,越喝越有。”杜天全可不管陳冬梅翻白眼,樂滋滋的端着一碗怪味花生米倒了二兩酒喫起來。
“紅英,這個味道好肯定很好賣。”杜天全邊喫邊點評:“只是你這個是油炸的怕是不好保管,回潮了就不好吃了。”
“嗯,早想到這個問題了。”
杜紅英買了很多透明塑料袋:“今晚得加班。”
一斤一袋,用小鋸子壓着在蠟燭上快速的過一下,封口。
爹孃裝袋,紅衛過秤,杜紅英封口。
“這個正月間都可以拿來送人走人福。”
“娘,你真是太懂了,我就是這個想法。”
不僅僅是小孩子的零食,還是大人送禮的佳品。
“姐,你封了口人家也不知道是什麼味道了。”
“有一種辦法叫試喫。”杜紅英道:“叫賣的時候另外裝一袋不封口,先嚐後買,你說能不能知道。”
“姐,你好厲害。姐,你教我們賺錢吧。”
放寒假了,他和李紅運也想搞錢買輛自行車。
“行啊,你們去賣吧,賣掉一袋給你們提一毛錢。”
“一天賣十袋就是一塊,二十袋就是兩塊,三十袋就是……”
杜紅英沒眼聽,陳冬梅也氣笑了:“你有本事一天賣一百袋就是一百塊,賣兩百袋一天就能買自行車。”
杜紅衛眼睛一下就亮了。
杜紅英笑得不行,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可沒這麼多貨給你們賣,明天你們倆先帶三十袋吧。”自己的貨要給石柱和幺姨呢,他們倆已經是銷售王牌了。
杜紅英一點兒也不愁賣不掉。
杜紅英還沒忘記通安村有一個手工作坊,她想多搞點進供銷社擺着賣。
當然,一口喫不成大胖子,她要等銷量出來看情況。
“嫂子,多搞點,好賣。”第一天還不到兩點石柱興沖沖的跑進了杜家:“嫂子,我都預定了三十多袋了。”
還興預定的?
石柱早已經是山川煤礦家屬區的熟人了,有什麼貨直接去那邊銷。
“那邊的漢子是煤礦工人,下工後都要喝點酒,家屬都想買給男人下酒,全是三袋五袋的賣。”
石柱道:“我往哪兒一放一吆喝,人家一嘗就都爭着搶着買了。”
一斤怪味花生一元錢,一斤怪味葫豆八毛,已經達到了紅糖和水果糖的價位。
但是這人東西稀罕,味道好,真正是吃了一個想二個,銷量好得不得了。
“好,我都泡上了,今天泡了六十斤。”
“不夠賣,根本不夠賣。”
石柱急了:“我都預定了三十多袋了啊。”
六十斤還不夠他一個人賣。
更何況還有幺姨的。
“幺姨的銷量估計不太好。”畢竟她走的是鎮上,如果不是逢場天人流量很少,而鎮上的居民經濟來源不是很好,再一個買糖果零食也方便,杜紅英不太看好。
賣東西消費市場很重要。
“紅運和紅衛也背了三十袋出去賣。”杜紅英笑道:“也不知道賣得怎麼樣,這會兒還沒回來。”
“啊,他們倆也參與了?”
石柱心裏怪怪的,就是有一種小舅子來搶食的感覺。
“嗯,說要賺錢買自行車。”
兩人騎的杜紅英的自行車去的,也虧得他們皮實,一個騎車,一個揹着怪味花生和葫豆搭車。
“這個點了還沒回來,往哪個方向去的,我去看看。”
“我聽紅衛說要去他外婆那邊的鎮上賣。”
“沿河街?”
“對,就是這個名,紅衛說咱們鎮上是我幺姨在賣,不能搶生意,沿河街有一個小碼頭人員多,去那裏一定好賣。”
“這兩個娃兒,怎麼能往那邊跑呢?”石柱道:“嫂子,我馬上去看看,接他們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