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高思文考上大學了
連找人幫忙帶孩子的事兒都只能拖後腿了。
給李紅梅送了賀禮,叮囑她好好養身體好好養孩子。
“你看我閨女,乖不乖?”
杜紅英……就是故意在我面前顯擺。
“給你做兒媳婦,要不要?”
杜紅英……真是親媽嗎?纔出生兩天就找婆家。
“說真,紅英,我就覺得我閨女乖,你說你家四個兒子,隨便撈一個我女婿也不愁了不是?”
“你就這麼看好我那幾個小子?”
“那是,爹孃都這麼厲害的人,兒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嗯,對,就是這個道理,以後我一定要教我閨女盯着你家那幾個小子,早早的鎖定目標……”
“那行,誰的媳婦誰養,我的媳婦我自己養,明天我就抱走吧。”
“不行不行,再怎麼也得養到十八歲。”李紅梅急了:“石柱也想要個閨女呢,我要讓你抱走了他得收拾我。”
“你還怕收拾啊?”杜紅英笑得不行,這缺心眼的信以爲真了。
兩人笑成一團。
“明天就要走了啊?不是說要多玩幾天的嗎?”
“有事兒,得走了。”杜紅英和她聊了一會兒,重點又說到了石靈的親事上。
“我知道,我娘在給她找合適的呢,石柱說石靈腦子簡單,不讓嫁遠了,怕被欺負”李紅梅道:“我和她哥商量過了,實在不行咱就找一個女婿回通安村。”
這也行?
“這有什麼,咱們通安村可是全縣最好的村,說是招女婿吧,也不是要入贅的意思,就是戶口遷到這邊來,在這邊修房子成家,挨着我們才放心,孩子姓氏什麼的都可以跟着男方姓,石家有我生的兒女就能延續香火了。”
“這主意不錯。”
爲了照顧妹妹,石柱也是用心良苦了。
想想石柱石靈都有修房子的本事,等電子手錶回來,石柱又得發一大筆了。
看來,她是真不用擔心石靈了。
因爲要回軍區了,杜紅英回來就開始收拾東西。
“你看看你這麼匆忙,不是放假了嗎,就不能多在家玩幾天?”
“娘,我真的有重要的事兒要辦。”
這事兒還不敢給爹孃講,怕他們擔心。
出門在外都是報喜不報憂。
“那還找人幫忙嗎?”
“找吧,先幫我找着,找到人了我會安排人回來接的。”
杜紅英之所以堅持在家鄉找人,是知根知底的放心。
上輩子她聽說過有人找保姆帶孩子,有保姆將自己的孩子和僱主家的孩子換了的;也有保姆將僱主家孩子抱出去賣了的。
一錯過就是一生,杜紅英一想到那種事兒就有恐懼感,她絕對受不了骨肉分離的這種苦。
“好吧。”
七月初九,杜紅英就匆匆踏上了回市裏的行程,什麼拜見周家二老的事兒這些全都只能往後延了。
等過年吧,過年的時候帶着孩子們去給他們拜年。
“小菊、羅成,放假就回來玩兒呀。小菊,這就是你的家。”
“娘,我知道,我會回來看您和爹的。”
文菊從小就沒有家,很貪念杜家的溫馨。
她這次回來聽說文君蘭又參加了高考,私下裏就和杜紅英說過:她都能考上大學,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以考上了。
在冬梅孃的不捨的目光中,車子越開越遠。
“娘,回吧,姐姐他們都走了。”杜紅衛看着老孃落寞的眼神感慨不已,等他考上大學後孃又要目送自己離開了,以後只有娘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了,娘真可憐。
“唉,回吧。”
剛走了幾步,就聽到了村裏的喇叭在響。
“社員同志請注意,社員同志請注意,現在出一個重要的通知:通安村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有四人通過了入圍線,這四位同志是高思文……”
高家,張桂蘭聽到廣播興奮的大喊。
“他爹,他爹,聽,我們思文考上大學了!”
高思文正在費力的教兒子學寫字,他一個優秀老師硬是教了三天都沒將兒子的名字教寫好,感覺特別挫敗。
聽到廣播聽到了老孃的喊聲,愣了好一會兒,然後才站了起來。
“爹,娘,我考上了?”
“嗯,考上了,讓去村裏開證明公社蓋章,明天去體檢呢。”高建成興奮的直搓手:“咱老高家出大學生了,高家祖墳冒青煙了。”
出一個大學生可不就是光宗耀祖的事嗎?
“對了,小蘭不是也參加高考了嗎,怎麼沒她的名字?”
“不太清楚,或許是延後了,或許是……”
高考中這三個字他沒說出口。
就覺得文君蘭看書還是很刻苦的,經常瞌睡來了都還在看書。
“我去文家場看看她。對了,她的戶口遷走了,應該也考上了,只是在戶口地通知的。”
高思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文君蘭的戶口遷回了通安村,結果高考前一個月,文父又將遷口遷走了。他想阻止也沒有理由,人家好像找的關係,都不用通知他的那種。
有這樣背景強大的老丈人怎麼能得罪,文君蘭他也當祖宗一樣供着,說要去文家場騎着自行車就跑了。
“娶了媳婦忘了娘。”張桂蘭氣得不行:“你說,這女人又不能再生孫孫,他還這麼精貴爲了個啥?”
“唉呀,你不要屁話多,管得寬。”高建成也很火大但是他總不能說生不了孫孫就不要了吧,畢竟文君蘭的父母可不是一般人:“年輕人的事兒你不要多嘴多舌,耽擱了思文的前程看他找你拼命。”
越是有本事的老丈人越不敢得罪。
“張桂蘭,老子再給你提個醒,別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思文沒轉正都怪你和文君蘭一直鬧騰。”高建成敲着警鐘:“現在起,你給我好好過日子,裝啞巴,不要把思文的前程給毀了。”
“就知道說我,都不知道文君蘭給你們灌了什麼迷魂藥。”張桂蘭還想起了杜紅英:“一個高志遠也是一去部隊就啥都不管,啥都聽杜紅英的,老孃養兩個兒還不如養兩條狗,至少還可以搖搖尾巴叫幾聲圖個熱鬧。”
“頭髮長見識短,老子難得給你說那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