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家大業大的趙家
“我可憐的寶寶,坐火車真是太受罪了。”
杜紅英心疼壞了。
“紅英姐,要不回去的時候我們坐飛機吧。”
杜紅英正有此意,上下兩輩子她還沒坐過飛機呢,想想自家弟弟已經開飛機了,她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機場在省城纔有自己所在這個市離省城機場又是兩百多里路,所以才選擇的火車。
火車真是費時間又費孩子,看把孩子折騰得。
杜紅英跟着藍平下了火車瞬間就找不着北了。
真不能怪她,一是沒來過,二來,就算來過她也絕對會迷路。
不爲別的,她出門一般都是跟着別人走,完全不帶腦子的那種。
“那邊那邊,紅英姐,我表姐在那邊接我們。”
這還行。
杜紅英揹着孩子跟着藍平擠出去,又聽到了有人喊她。
“嫂子,這裏,這裏。”
原來是趙月嵐和洪顯江。
“你們怎麼來了?”
“知道你坐這趟班車,我們肯定要來接你啊,要不然你走丟了怎麼辦?”趙月嵐接過杜紅英背上的寶貝:“來,我的乖乖,姑姑抱。”
結果小五並不給她面子,一抱過去就哭。
“怎麼了,才幾天不見你就不認姑姑了?”
“她坐車坐久了煩躁了,你看她小臉肉眼可見的縮了一圈了。”
“我可憐的寶貝。”
坐長途火車真正就是受罪!
“嫂子,走吧,回家,那幾個調皮蛋都說要來接你,奶奶說車站人多怕走丟了纔沒來的。這會兒在家望眼欲穿了呢。”
杜紅英也十分想念兒子們。
藍平坐上了她表姐的車,這邊則是洪顯洪開的車。
杜紅英心裏感慨萬千。
這就是有錢人的世界,普通百姓買一個二八大槓都是大件的時候,他們早就享受着四個輪子的汽車代步了。
杜紅英上輩子沒來過京城。
這會兒看京城卻覺得比上輩子九十年代的縣城還差一些。
房子都是低矮的,樓房都很少。
突然她看到了那個……
“那是天安門?”杜紅英驚喜的問。
“是啊,嫂子,別激動,今天回去休息休息,明天帶你把逛遍京城,逛到你懷疑人生。”趙月嵐笑道:“其實我都不知道有什麼好逛的,每一個人來了京城都要去看這裏看那裏,家裏就我最閒,都是我去陪,從小到大,我都逛了幾十次了,閉上眼睛都不會迷路。”
杜紅英……真的有一種飽漢不知餓漢飢的感覺。
她不知道在華夏大地,多少人對京城有着特別的情結,而那也是多少人一輩子甚至兩代三代人都到不了的遠方。
上輩子她們在電視上看到京城……是了,和電視上看到的還是很不一樣。
杜紅英決定了就算再熱再苦她都要逛一個遍。
“家裏幾個孩子逛過嗎?”
“逛了三次了,現在也不願意逛了。”
好吧,杜紅英得承認全家最沒有見識的人就是自己。
等杜紅英到趙家後才發現她是真的沒見識。
趙家,給她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大。
這……
還沒回過神一羣小子跑了出來,抱腿拉胳膊大喊“媽媽。”
“媽媽”
“媽媽”
“媽媽”
除了浩宇外都仰着頭看着她,渴望着她這遲來的母愛。
兒子多了就是這麼麻煩,她都不知道應該先抱哪一個先親哪一個。
杜紅英發現,身爲老大的浩宇永遠是不爭不搶的。
但是她不能因此而忽略這小子,要不然他那敏感的內心又該活動豐富了。
於是決定從老大開始抱,從老四開始親,輪流着來也不厚此薄彼。
“長高了,長胖了。”
“真乖。”
“兒子,媽媽也想你們了。”
“來,媽媽抱一下。”
兒子全都出現的時候你的表揚話術都得換。
杜紅英也是很不容易的。
“紅英回來了。”
“爺爺奶奶,我來了。”
“來了好,來了好,來來來,小五,我家的小乖乖,來讓祖祖看看。”
杜紅英很感謝小五吸引住了大人的注意,自己才能好好的和兒子們聊天。
彙報戰績的時候了。
“媽媽看看,我雙百分。還有英語,英語我錯了一道題。”
杜紅英……總算知道爲什麼趙月嵐各種建議她把孩子送回京城上學了。
看吧,在老家的初中都沒有學這玩意兒,人家浩然小小年紀就能考個九十九了。
“我兒子真厲害。”
浩宇……我媽夸人真敷衍,她是不知道全班就只有浩然一個人考了九十九,其他的全是滿分。
浩然也是滿臉的興奮,仰着頭等獎勵。
顯然,杜紅英沒搞明白流程,還問起了浩宇的學習。
“差不多的吧。”
浩宇纔沒有這麼幼稚,這有什麼可炫的?
班上那些同學已經開始在學俄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了……反正,媽媽是不知道這些小孩子有多厲害。
杜紅英再次爲浩宇的成熟穩重所折服,這小子讓她有點看不懂。
浩軒浩瀚則是纏着杜紅英不撒手。
“孩子們不要纏着媽媽了,天熱,你媽媽纔回家又累又餓,讓她先去洗漱好喫飯休息了。”
趙月嵐連忙過來解救她。
小傢伙們這才放開媽媽,然後跑去逗妹妹。
趙月嵐帶着杜紅英去了左邊的一個房間。
“奶奶說這是我哥回來時住的,專門給你們留的。”趙月嵐道:“洗漱用品換洗衣服是我和奶奶一起去買的,你缺什麼給我說,我那兒有新的都給你先用着。”
“好的,多謝了。”
杜紅英目送趙月嵐離開,再次打量了這個房間。
大而豪,真正顛覆了她的想象。
是的,一進趙家的門杜紅英就感覺這個院子好大。
不過一想到趙家以前是幹什麼的倒也正常了。
高志遠從未對自己說過趙家的事兒,倒是向趙月嵐提起過,趙家在解放前就是辦實業的,特別有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也曾多次找門路爲人民子弟兵送糧送藥品,雖然在動盪時期也曾經受過損傷,好在根基一直在。
杜紅英是怎麼也沒想到高志遠是家大業大的趙家子孫,那啥……這要放在解放前,她一進門還得有百十號人恭迎她這位“少奶奶”,一想到這裏,杜紅英自己給樂了。
真正是找到了白日做夢的感覺。
。